吹管乐器唢呐出现与盛行
唢呐又名喇叭。唢呐是一种外来乐器,其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
最初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语的音译。后来,人们在宋金时期伎乐壁画上发现有吹奏唢呐形象,这才证实了唢呐是在我国宋金时代,才传到我国中原地区。
到了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明代正德年间唢呐已在我国普遍应用。明代武将戚继光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其军队里掌号笛的人,吹的就是唢呐。
明代王圻编《三才图会》里有关于唢呐比较详细记载,里面这样说,唢呐形状像喇叭,七孔,首尾用铜制成,管用木制成,是军中的乐器,民间也很普遍。
明代学者王磐所写的《朝天子·咏喇叭》是描述唢呐最好的文章,里面这样描述道:
喇叭,唢哪,曲儿小,腔儿大。来往官船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到了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
到了清代,唢呐称为“苏尔奈”,它被编进宫廷的《回部乐》中。后来,唢呐逐渐成为我国各族人民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
这一时期,人们制作唢呐是在木制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唢呐虽有八孔,但第七孔音与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与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
唢呐的中、低音区音色豪放、刚劲,各种技巧都易于发挥,非常富有表现力,由于它高音区紧张而尖锐,在乐队中应用要谨慎。
在明清时期,我国有20多个民族流行唢呐,流行地区不同,其称呼也各不相同,汉族现有“唢呐”、“大笛”、“海笛”、“喇叭”、“叽呐”、“乌拉哇”、“暖子”、“梨花”等多种名称。维吾尔族称“苏奈尔”、黎族称”“抹轰”、“拜来”、“宰乃”、“沙喇”等,蒙古族称“荜什库尔”、“那仁荜篥格”等。
明清传统唢呐管身一共有8个孔,分别由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以及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来按,以控制音高。发音方式,是由嘴巴含住芦苇制的哨子,用力吹气使之振动发声,经过木头管身以及金属碗的振动及扩音,成为唢呐发出来的声音。
明清唢呐按音域及乐器大小可区分为小唢呐、一般高音唢呐以及大唢呐,但其中又可分为各种调性的唢呐,所谓的调性是指放开最下面三孔时所吹出的音。
一般而言,明清传统唢呐常用音域为17度音,以最常用的高音唢呐而言。其音域是由低音至高音的。
在清代康乾年间,人们改良了唢呐,这种唢呐叫做加键唢呐,一般可分为加键高音唢呐、加键中音唢呐、加键次中音唢呐、加键低音唢呐等,其特色为增加了按键及半音孔,以增加音域和稳定音准。
因为各地区、各制造者的不同,形制以及按孔方式也有所不同,以最常见的加键中音唢呐而音,常用音域一般为18度音。
唢呐最大特色,在于其能以嘴巴控制哨子作出音量、音高、音色变化,以及各种技巧运用,这使得一方面唢呐音准控制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则使得其音色音量的变化大,且可借由音高控制,作出很圆满滑音,这些都使得唢呐成为表现力很强的乐器。
明清石器唢呐哨子的调整工夫,也因此成为唢呐演奏者必须具备的重要技术,除了哨子状况的好坏会影响省力与否及音准之外,视不同曲子及音色需求,也必须以不同方式作哨子的细微调整。
唢呐是明清以来传统我国民间经常使用的乐器,其出现的场合一般多是在戏剧伴奏。我国许多戏曲伴奏中都会用到唢呐,尤其是我国北方、西南方的剧种,而在清代中叶以后最广为流行的京剧、徽剧中也有少数的戏会用到唢呐。
[旁注]
《三才图会》又名《三才图说》,是由明代王圻及其儿子王思义撰写的百科式图录类书。书成于明代万历年间,共108卷。它为形象地了解和研究明代的宫室、器用、服制和仪仗制度等提供了大量资料,所以《三才图会》被誉为明朝绘图类书的佼佼者。
曲牌 是我国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称“牌子”。我国古代词曲创作,原是“选词配乐”,后来逐渐将其中动听的曲调筛选保留,依照原词及曲调的格律填制新词,这些被保留的曲调仍多沿用原曲名称。明代以前所形成的戏曲声腔,如昆山腔、弋阳腔,以及由明清俗曲发展成的戏曲剧种。
音域 我国古代一种音高划分,指某人声或乐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音至最高音的范围,各音区的特性音色在音乐表现中,有着重大的作用。高音区一般具有清脆、嘹亮、尖锐的特性;而低音区则往往给人以浑厚、笨重之感。
康乾 清代初期和中期的两位皇帝年号简称。康指清代第二位皇帝玄烨,年号为康熙,乾指清代第四位皇帝弘历,年号为乾隆,康熙是乾隆之祖父,康乾两代中间还有一位皇帝胤禛,年号雍正。所以康乾时期,也称“康雍乾时期”,他们统治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也被称为“康乾盛世”。
徽剧 我国的地方戏曲之一,主要流行于安徽和江西一带。明末清初,乱弹声腔传入安徽一带,与地方声腔及民间音乐结合,在安庆府的石牌、枞阳、桐城等地形成拨子。乾隆年间,拨子与四平腔脱胎而来的吹腔逐渐融合,形成二黄腔。二黄腔又与湖北西皮形成皮黄合奏,奠定了徽剧的基础。
[阅读链接]
提起明清时期民间的唢呐,年长艺人们常有“胡琴三担米,唢呐子一早晨”的说法。其实,明清时期民间唢呐跟其他民族乐器一样,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学会。
况且,明清民间唢呐曲牌数以百计,即便是流传甚广且常用的曲牌也足够吹鼓手操练三年五载,吹鼓手是民间的习惯称呼,其实是唢呐匠与鼓乐手的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