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的起源与发展流派

那是在战国时期,西北三秦地区有一种古老乐器名叫瑟,当时有个叫宛无义的人,他弹瑟技艺非常高,他的两个女儿也非常喜欢弹瑟。

有一天,姐妹俩都争着到父亲那里学习弹瑟,姐姐快一步,她先把瑟拿到手中,不让妹妹碰瑟。可是,爱撒娇的妹妹哪里肯让,她也赶忙跑过去,双手抱住了姐姐手中的瑟。两人你拉我扯,互不相让,忽然,“咔嚓”一声,完整的瑟被掰成了两半。

这时,宛无义赶了过来,他不由得愣住了,只见大女儿手中的一半瑟是13弦,小女儿手中的一半瑟是12弦。宛无义又急又气,他忙把两个女儿手中的瑟拿过来。宛无义唉声叹气,左摸摸,右看看,用手指把弦一拨,让他吃惊的是,半边瑟竟然发出了更好听的声音。

宛无义早忘了责备两个女儿,他把半边瑟分别作了一些修缮,结果这半边瑟反而比完整的瑟更加好弹,声音也好听多了!

宛无义欣喜万分,因为这种新乐器的由来是两个女儿争瑟,于是他便把半边瑟叫做“筝”。从此以后,“筝”就在我国流传开了。

筝也叫“古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弦乐器,它属于八音分类中的丝类乐器。古筝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非常好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人们喜爱。

古筝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等结构组成,其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5声音阶排列,最多拥有25根弦。

古筝,是先秦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是我国独特而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古筝是一件伴随我国悠久文化、在这片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

古筝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期,在当时秦国一带广泛流传,所以又叫“秦筝”,它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关于先秦古筝起源,汉代文学家应邵在他所著的《风俗通义》中记载:

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

从中可知,先秦古筝形制应为“五弦,筑身”,但是应邵也不知道是何人发明古筝的,他还记下了“蒙恬所造”的传闻,这就又为古筝起源添加了一些神秘色彩。

还有,关于先秦古筝命名,自古说法也不一致,一直以来都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古筝是先秦时期的瑟分劈而来的;另一种说法是因古筝发音铮铮而得名。后来,宋代文学家丁度在他所著的《集韵》中记载了秦人“分瑟为筝”之说:

秦俗薄恶,姐妹有争瑟者,人各其半,当时名为筝。

但是这种说法并不可靠,因为就常识而言,瑟被分开就成了破瑟,怎么能算是一种新乐器呢?即便将破瑟修补成古筝,这恐怕远比制作筝、瑟要难很多。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古筝因为其发音性质而得名,这种说法依据是汉代经学家刘熙在他所著的《释名》中记载:

筝,施弦高,筝筝然。

这便是说,先秦古筝因为其发音“筝筝然”而得名,这音色显然是对瑟等乐器音色舒缓而言的,这就把筝与瑟联系起来了。

其实,我国先秦民族乐器可以因为乐器来源命名,也可以因为研制方法命名,更可以因为其音色命名。其中古筝因为音色发音“筝筝然”而得名,这也是很自然的事。

先秦古筝盛行于战国时期的“秦”地,后来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他所著的《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了这件乐器: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叩缶、击瓮而就症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可见,先秦古筝是“真秦之声也”,这也是“秦筝”之名的由来。还有,在司马迁这篇文章中,古筝与“击瓮、叩缶”一起被列举出来,这显然不是为了文采,而是古筝本来就是先秦“乐舞”中的重要形式和内容,而秦国民间乐器,也是以古筝为主的。

还有,古筝这种乐器在战国时期是专门用于宫廷音乐中的韶乐演奏的,它最初显然不是民间乐器,因此,古筝最早是宫廷专用乐器,它理当比缶、瓮等古乐器高雅一些。只是后来宫廷中已经开始用“韶箫”替代了古筝,这时候古筝才不再是宫廷乐器,逐渐在先秦民间发扬光大,开花结果。

还有,汉代文学家应邵在他所著的《风俗通义》说,筝是“五弦筑身”的,但关于筝形制中的“筑身”,历代文献都语焉不详。

后来,人们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具先秦古筑明器,这具筑之所以说它是明器,是因为该器虽然被涂上一层黑漆,却是用独木雕成的。这具古筑是实心的,并不能作为乐器使用,因为它不利于产生共鸣,若是用来演奏的话,无法获得足够的音量。此外,该器通长约34厘米,用来演奏显然太短小了。

这些理由都足以证明先秦古筑是件明器,该器犹如有柄的小瑟,筑面首位各钉以横排竹钉,一排5个,这就与《风俗通义》的记载相符,但其若是作为乐器的话,显然是不可靠的。

其实,我国先秦瑟、筑与古筝样式基本雷同,其差别除了音色不同外,外在差别主要在于弦数,也就是瑟有25至50弦之分,而古筝仅为12弦与13弦两种样式,当时的筑也发展成为12弦与13弦。虽然筑与古筝弦数相同,其它们也有明显区别。

后来明代科学家、文字学家方以智在《通雅》中记载了筝与筑的区别:

踏步筝用骨爪,是、长寸余,以代指。筑,以竹鼓之也。

如此看来,其实先秦古筝与筑的差别主要在于筝是弹拨乐器,而筑只是一种竹鼓,这便成了筑与古筝形态上的主要差别。

还有,先秦古筝、筑与瑟的关系,既不是分瑟为筝,也不是由筑演变为筝,而很可能是筝筑同源,筝瑟并存的。5弦竹制筝演变为12弦木制筝,很可能是参照了瑟的结构而改革的。

在先秦时期,陕西关中地区是古筝的发源地,这里有丰富多彩的古老民间音乐,其传统惯用乐器更是数不胜数,尤其是在榆林地区,人们用筝作为伴奏乐器,在其民间音乐中广泛使用。

先秦关中风格筝曲的鲜明特色,首先是音律上的特殊性和两个变音的游移性。7声音阶中的4级音偏高,七级音偏低。所谓偏,当然不是半个音。这两个音又游移不定。一般来说,是向下滑动紧靠下一级音的。

还有,在关中筝曲旋律进行中,一般是上行跳进,下行级进的。此外,先秦关中筝曲风格细腻,委婉中多悲怨,激越中也有抒情,代表了先秦关中地区民间音乐风格的特点。

此外,在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古筝也相当普及,从史书《史记》中所记载的文字来看,古筝在先秦中原地区已经相当普遍了。

这一时期,秦筝随着秦国影响力增强而流入中原地区,和当地民间音乐“郑卫之音”融合发展成为后世有名的中州古调。

还有,先秦中原古筝在演奏上有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右手从靠近琴码的地方开始,流动的弹奏至靠近岳山地方,同时,左手作大幅度揉颤,其音乐表现很富有节奏,也很有效果。

在先秦中原古筝技法中,有一种技巧被人们称为“游摇”,当时从民间相传的一首诗中可以窥见其精髓之处,诗道:

名指扎桩四指悬,勾摇剔套轻弄弦,

须知左手无别法,按颤推揉自悠然。

这便是说,先秦中原筝派演奏艺人以左手滑按、小颤、滑颤、大颤等招法最有特色。在指法运用上,则无论是珠圆玉润的长摇、错落有致的剔打,或是凄婉欲绝的走吟,悲壮苍凉的重颤,都和先秦中原曲调曲情浑然一体,其描摹情态,刻划入微,是为先秦中原筝派的又一特色。

还有,先秦中原筝派的音阶特点,多用变徵而少用清角,近于三分损益律的七声古音阶,但是二变音高,也不是绝对不变的,往往会按到近于宫和徵,真可谓“七音、六律以奉五声”了。

先秦中原筝派曲调特色鲜明,歌唱性很强,旋律中四、五、六度的大跳很多,于清新流畅中见顿挫雄壮。其筝派频繁使用的大二、小三度的上、下滑音,特别适合中州铿锵抑扬的音乐声调,使先秦筝曲具有朴实纯正的韵味。

还有,在演奏风格上,先秦中原筝派不管是慢板或是快板,无论曲情欢快与哀伤,都不会着意追求清丽淡雅、纤巧秀美的风格,而以浑厚淳朴见长,以深沉内在慷慨激昂为其特色。

先秦中原筝派美妙筝乐,就如同后来五代时期后汉文学家侯瑾在他所著的《筝赋》中记载的优美筝曲:

于是急弦促柱,变调改曲,卑杀纤妙,微声繁缚。散清商而流转兮,若将绝而复续,纷旷落以繁奏,逸遗世而越俗。若乃察其风采,练其声音,美哉荡乎,乐而不淫。

虽怀恩而不怨,似幽风之遗音。于是雅曲既阔,郑卫仍倚,新声顺变,妙弄优游。微风漂裔,冷气轻浮,感悲音而增叹,怆嚬悴而怀愁。若乃上感天地,千动鬼神。享祀视宗,酬酢嘉宾,移风易俗,混同人伦,莫有尚于筝者矣。

在先秦时期,著名筝曲有《渔舟唱晚》、《高山流水》等。其中《渔舟唱晚》整首乐曲极富诗情画意,旋律流畅,先慢后快,先松后紧,情绪层层迭进,生动描绘出了夕阳西照射下的湖光山色及渔舟竞归、渔人唱和的怡人境界。

《高山流水》曲借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广泛流传于民间。此曲本是古琴曲,音乐浑厚深沈,清澈流畅,形象地描绘了巍巍高山,洋洋流水。

后来,先秦人们将《高山流水》改为古筝弹奏后也别有一番风味,为古筝音色特长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从低音至高音,从高音至低音的滚奏手法,惟妙惟肖地托显出涓涓细流、滴滴清泉的奇妙音响,使人仿佛置身于壮丽的大自然美景之中。

[旁注]

三秦 关中一带在春秋战国时期为秦国发源地。秦朝灭亡后,西楚霸王项羽将陕西的关中和陕北一分为三,分别封给原秦朝的三位降将,也就是章邯为雍王、董翳为翟王、司马欣为塞王。这就是”三秦“的由来。刘邦统一全国建立汉朝后,关中被分为三个郡,并称“三秦”。

瑟 我国古代弹弦乐器,共有25根弦。古瑟形制大体相同,瑟体多用整木斫成,瑟面稍隆起,体中空,体下嵌底板。瑟面首端有一长岳山,尾端有3个短岳山。尾端装有4个系弦的枘。首尾岳山外侧各有相对应的弦孔。瑟是我国古老乐器中的代表乐器,对我国音乐乐器发展有巨大影响。

《风俗通义》东汉泰山太守应劭所著,原书30卷、附录1卷,该书考论典礼类《白虎通》,纠正流俗类《论衡》,记录了大量的神话异闻,但作者加上了自己的评议,从而成为研究古代风俗和鬼神崇拜的重要文献。

蒙恬 秦代著名将领。他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均为秦国名将,他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胸怀大志。据传蒙恬曾改良过毛笔,他是我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集韵》是宋代编纂的按照汉字字音分韵编排的书籍,作者丁度。该书字训以《说文解字》为根据,反切多采自《经典释义》,是我国古代一本较好的字书。

李斯(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秦朝丞相,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等秦统一之后,他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他的政治主张的实施对我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我国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被誉为“千古一相”。

应劭(约153年~196年),东汉学者他父亲名奉,是汉桓帝时的名臣,官至司隶校尉。他少年时专心好学,博览多闻,其著作有《风俗通义》。

筑 古代弦乐器,形似琴,有13弦,弦下有柱。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起源于楚地,其声悲亢而激越,在先秦时广为流传,自宋代以后失传。

《通雅》明代科学家、文字学家方以智撰,共52卷,收入四库全书。该书内容广泛,考证名物、象数、训诂、音声等。通雅全书24门,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中州古调 俗称“河南板头曲”,流行于河南地区的传统民间器乐曲,原是说唱音乐河南大调曲子的前奏,据说原来有歌词演唱,由于唱词过于文雅,不易被人们接受,也就逐步演变成纯乐器曲子。

三分损益 是古代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根据某一标准音的管长或弦长,推算其余一系列音律的管长或弦长时,须依照一定的长度比例,三分损益法提供了一种长度比例的准则。

侯瑾 东汉著名文学家,约汉灵帝、献帝间前后在世。他少孤贫,依族人居。撰中兴以后行事为《皇德传》30篇,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

《高山流水》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与伯牙、钟子期有关,是伯牙所作的高山流水之曲。此曲原是古琴曲,后分为《高山》、《流水》二曲,另有同名筝曲《高山流水》,与琴曲不同。

[阅读链接]

关于古筝的起源,还一种说法认为,古筝是战国时期一种兵器,它用于竖着挥起打人。因为在战国时期,有一句古话叫“筝横为乐,立地成兵”。

后来,人们在古筝上面加上琴弦,拨动时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于是古筝才发展成为一种乐器。随着时间推移,先秦兵器越来越轻便,古筝这种体形庞大、质量不轻的兵器就被遗弃了。

因此,后来人们见到的古筝都是以乐器形式出现的,而不再是一种兵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