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阐述

李达(1890—1966)早年留学日本,先习理科,后专攻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回国后,1920 年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主编《共产党》月刊,1923 年主编毛泽东创办的自修大学校刊《新时代》。在主编刊物时期,译介、出版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如《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国家与革命》、《唯物史观解说》等。五四运动时期,参加了关于“社会主义问题”和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先驱者之一,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做出了卓越贡献。抗战时期,李达继续阐述、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及毛泽东哲学思想。李达的主要哲学著作有:《现代社会学》、《社会学大纲》、《〈实践论〉解说》、《〈矛盾论〉解说》、《唯物辩证法大纲》等。

李达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社会学大纲》一书中。该书以史论相结合的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历史观均作了全面阐述。

①对唯物论的阐述。李达指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最高问题,并对此问题作了唯物主义的回答。他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着千差万别的物质的物体,这些物体在其质的构造上各具有特殊性。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一极普遍的规定,即它们都是离开人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是人们感觉的源泉。他指出,唯物论把这种普遍的规定性称之为物质。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是第二性的。

他还指出,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形式,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绝对不运动或绝对静止的物质,同离开了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存在的;时间空间也是物质存在的根本形式,它们同物质一样是一种客观的实在,独立于意识

而存在,并能为意识所反映,形成时间空间概念。离开时间空间,物质和物质运动就不能说起。

在李达看来,独立于意外之外、在时间空间中无始无终的物质是辨证唯物论体系的出发点,物质决定意识之论断是其基础。

②对辩证法的阐述。李达从原始时代人类的认识开始,分析了认识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指出黑格尔创立了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哲学体系,该体系的最大成果是辩证法。他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精神界去探讨辩证法的根源,以头立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就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改造和发挥,使颠倒了的辩证法再颠倒过来,以脚立地。他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辩证法经历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始自 1843 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经 1844 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 言》、《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5 年《神圣家族》,完成于 1846 年《德意志意识形态》。李达阐述了辩证法的内容,指出一切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事

物内在的矛盾性是其运动的源泉。他认为,对立物的统一即对立物的相互渗透和同一,对立物的斗争即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无斗争,便无运动、发展、生命和动力。同一或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是无条件的、永久的、绝对的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对立统一法则是辩证法的根本法则和核心。他还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事物的变化由量的变化而引起质的变化。量的变化以一定的质为基础而发生,并在质的规定性中发现它本身的界限,质的变化也由对象之量的变化的界限所限制。量的变化到一定阶段,就使特定的质发展到最后的界限,转变为别种质;他也认为,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下级阶段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的、新而高的阶段,此新的阶段又由于新的对立面而转变为更新的阶段。第一次转变为否定, 第二次转变为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阶段重演了先行阶段的一定的特征和性质,在外观上也好象回到了先行阶段。他指出,质量互变法则和否定之否定法则为对立统一规律所包摄。

③对唯物史观的阐述。李达指出,唯物史观是社会的理论和社会的实践的统一。社会的理论即对社会发展过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来自于对现实生活的改造,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他还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论纲,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部内容是对这个论纲的说明。他认为,社会存在就是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过程及生活资料的生产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社会意识是人们各种精神生活的总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他论述了人类历史的基本矛盾,指出生产力就是劳动力、劳动手段及劳动对象的结合,生产关系就是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两者不可分,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生产关系适应于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力发展到特定阶段,就有特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关系;指出经济构造是社会的基础,上层建筑——政治法律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建立在基础之上并为基础所决定,但建筑对基础有反作用,认为反作用表现为促进或延续和阻碍,前者表明建筑与基础相适应,后者表明建筑与基础发展的倾向相矛盾,此时,经济的必然性“必须打开它的进路而前进”,即变革基础,促进基础发展。

李达还论述了阶级与阶级斗争理论、国家理论、社会意识形态理论等。李达《社会学大纲》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全面、

系统、科学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促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

并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