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成熟和正式创立

1937 年,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结束时,国内的现实政治、思想文化战线及理论研究方面形成了如下态势:

现实政治方面经历了并正经历着重大变化。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土地革命战争,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并胜利到达陕北;另一方面,1931 年“九·一八”事件和 1935 年“华北事变”后,中日之间的矛盾代替了国内的阶级矛盾而上升为主要矛盾。面对这种形势,1935 年的“瓦窑堡会议”讨论和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 年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蒋介石被逼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于 1937 年上半年初步形成。

理论研究方面,30 年代为适应形势需要,李达、艾思奇等纷纷著书立说, 阐述、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掀起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潮,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1935 年《反对本本主义》问世,从理论上克服了党内教条主义,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初步形成。

思想文化战线方面,国民党敌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声势浩大的发展,实行文化“围剿”,而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进行了“反围剿”,并在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和关于辩证法的论战中取得了胜利。马克思主义已深入人心。

中国共产党在上述三方面的工作其总的方向是一致的,但由于国民党反动派从中阻隔,三者没能相互结合起来。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就着手吸引、消化以往的经验,将三者结合起来。这是产生于中国革命实践的毛泽东哲学思想本质使然,也是为迎接即将开始的抗日战争所需。《实践论》(1937 年 7 月)和《矛盾论》(1937 年 8 月)就是这时的产物。

①《实践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贡献。《实践论》综合 30 年代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成果,总结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通俗而深刻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毛泽东首先论述了实践观。他指出,人类社会实践有三种主要形式,即

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和阶级斗争,其中,生产实践最为基本,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是人类认识的基本来源。除生产活动外,在其它形式的社会实践中,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对人的认识发展影响深刻。他还指出,社会实践过程是指“物质生产过程”、“阶级斗争过程”和“科学实验过程”。毛泽东反复强调、阐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他说,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 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没法解决的。总之,“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他还指出并阐述,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人们的社会实践,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仍是实践。毛泽东的上述结论,是在对实际工作中的唯心论及脱离中国革命实践的教条主义的批评中作出的,其中,实践三形式之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首次出现。

毛泽东还论述了认识发展的辩证法及认识发展的根本规律。他指出,认识过程中有两个阶段,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阶段。感性认识是属于事物之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则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 通过科学的抽象而达到的对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认识。两个阶段性质不同,但又不是相互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他还指出,认识过程中有两次飞跃,一是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当然, 这需要条件,即“感性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乎实际(不是错觉)”(《毛泽东选集》第 1 卷,第 267 页),并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理”的改造制作,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二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唯有此,认识的真理性方可得到检验和证明,认识的目的方可实现。飞跃的基础仍是实践。

毛泽东认为,认识发展遵循一定规律,而其根本规律是:“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毛泽东选集》第 1 卷,第 273 页)这个概括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矛盾: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揭示了认识发展的特点:螺旋式上升即辩证的否定过程。

②《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贡献。《矛盾论》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系统而深刻地论证了对立统一学说,提出了著名的“矛盾精髓” 观。

毛泽东认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贯穿整个人类认识过程的两种根本对立的宇宙观,其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从事物外部寻找事物发展的原因,只注重外因; 辩证法则从事物的内部、事物与他事物的联系中寻找世界发展的原因,即从事物自身的矛盾说明事物的运动发展,强调内因。辩证法承认外因,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而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根本法则。掌握了对立统一学说, 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毛泽东强调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毛泽东指出,矛盾有两种属性,即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任何事物都包含了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事物内部包含有自己的特殊矛盾,构成自身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否认特殊矛盾就是否认事物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运动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研究了矛盾特殊性的种种情形,强调了把握矛盾特殊性的重要性。他说,不同质的矛盾,需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解决,而不同的解决方法只能来自于对矛盾特殊性的认识。因而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根据中国革命过程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和矛盾次要方面的复杂情况,毛泽东把论述引向深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首次提出矛盾特殊性的两种特别情形: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他指出,矛盾力量具有不平衡性,世界上不存在平衡发展的东西。事物所包含的众多矛盾有主次之分,同一矛盾的两方面也有主次之分。他认为,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主要矛盾方面在矛盾中起主导作用,规定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与矛盾次要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他说,这一方面要求我们具体地、实际地研究特殊矛盾,并抓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毛泽东选集》第 1 卷,第 297 页)。另一方面要求我们看到主次之间的转化,具体地、辩证地看待特殊矛盾的特殊性情形。

毛泽东还论述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他指出,同一性有两个层次含义,“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毛泽东选集》第 1 卷,第 306 页)同一性是生动的、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否认同一性的相对性,就是把对立的事物看成僵死的、凝固的,就是否认发展。毛泽东花了大量篇幅,以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为例,强调了矛盾双方在具体条件下的相互转化。斗争性是矛盾双方本来就是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对立的。斗争性贯穿过程的始终,促成一过程向他过程转化,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同一性中存在着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二者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他以此原理分析批判了实际斗争中的“左”、“右”倾错误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最为精彩之处、也是对唯物辩证法的最大贡献就是通过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考察,提出了“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学说。他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就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否认了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认了一切。⋯⋯所以它是共性,是绝对性。然而这种共性,即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地暂时地存在的,所以是相对的。”(《毛泽东选集》第 1 卷,第 294—

295 页)不懂得矛盾的精髓,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毛泽东强调说,矛盾精髓说要求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片面夸大普遍性,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词句和外国经验,就会导致教条主义;片面夸大相对性,否认理论的指导作用,就会导致修正主义。矛盾精髓说把矛盾学说具体化为实际的工作方法。

《实践论》和《矛盾论》既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理论阐述,也是对中国革命战争的丰富经验,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经验的哲学概括。它们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的完成,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的形成,因而它们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成熟和正式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