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形式主义

本世纪初出现在俄国的形式主义学派虽然强调文学的“独立性”,仅从“本体”——文学作品——来研究文学,但却是文学批评史上第一个把重点从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转移到作品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上来,并将“形式”的概念扩大到审美感知领域的文论流派。

形式主义学派的重要成员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在早期著作中便提出了“艺术知觉”的问题。在向波捷布尼亚的著名格言“艺术是形像思维”的发难中,他几乎是直接求助于知觉的。在他看来,形像并不足以构成文学的全部,形像本身只是创造最佳表达的工具,仅仅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在艺术批评中,只有从知觉的一般原则入手,艺术观察才能深入其本质。他指出,我们的日常知觉是与“实用语言”联系在一起的,实用语言导致了知觉的习惯化,或“自动化”,“代数化”,从而使我们总是用习惯的方式感知事物, 对事物视而不见。正是建筑在日常实用语言之上的知觉的习惯化使人失去了对事物的新鲜感受,造成了知觉的迟钝和丧失。而艺术则恰恰相反,它最重要的功能正是使我们的知觉非习惯化,非日常化,从而使对象获得新的活力, 使我们失去了的接受新鲜刺激的能力得以恢复。因此,在艺术批评中,知觉

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作品的艺术性质。我们可以将散文创造的对象当作诗来知觉,同样也可以把诗创造的对象作为散文来知觉, 这是因为:“表现既定对象的诗之所以被赋予艺术性,是由于我们的感觉造成的。狭义地说,艺术对象是那些根据特殊设计创造出来的、旨在用最大可能的确定性将其作为艺术来感知的东西。”①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只有那些脱离了日常知觉的习惯性和自动性的事物才能被当作艺术知觉的对象,才值得冠以“艺术”的称呼,唯有知觉而不是创造,才可成为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艺术创造仅仅是“设计”,是我们赖以知觉艺术对象的手段。

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写道:“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受⋯⋯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奇特化,使形式变得困难,增长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知觉本身便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方式,而对象本身不重要。”①他确信,陌生、新奇的形式往往导致新的艺术风格、文体和流派的产生:“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是由把向来不入流的形式上升为正宗而实现的。”②

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什克洛夫斯基进一步提出了“奇特化”(一译“陌生化”)的论点。所谓奇特化,就是使对象从日常知觉领域升华到非同寻常的高度,造成一种“知觉震撼”的效果,从而更新知觉者感知事物的方式。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必须通过“奇特化”手段,即通过破坏人们习惯的交流方式,使每日司空见惯的事物变得离奇古怪,从而恢复事物的新鲜感。一部艺术作品成功与否,首先有赖于它所使用的技巧所引起的奇特化效果。奇特化有两种功能:一方面,它对统治着生活的语言规范和社会传统予以揭露,迫使读者用新的、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它们;另一方面,它使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艺术作品本身,而不过多地把精力分散到内容和情节上去。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文学作品作为语言的艺术作品,必须通过语言的奇特化来强化语言的刺激效果,凸现其审美功能。他把这称之为文学语言的“审美偏离”。在他看来,这种偏离体现在三方面:一、对于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实用语言的偏离;二、对于已经模式化、读者早已熟悉的文学语言的偏离; 三、对于已经陈旧的文本结构、描写方式、情感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偏离。

俄国形式主义从审美知觉入手阐述了作品与读者、形式与接受活动的关系,从而为接受美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它对伊瑟尔“文本理论”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另一个重要方面,即文学史观方面,形式主义理论对接受美学,尤其是姚斯的接受史理论,也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系。

在形式主义者看来,艺术是运用在文学作品中的形式手段的总和,文学的“进化”应当理解为艺术形式和手段的变化与更新。什克洛夫斯基认为, 文学的进化是一条形式和技巧发展的长链,这种进化的标志是艺术技巧的“创新”,而创新又是艺术的形式结构内部“新”与“旧”斗争的结果,是这一结构的自我更新和变异,其动力在于文学自身。形式主义学派的另一成员尤里·蒂尼亚诺夫则进一步提出,形式的创新与更迭是文学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正是形式的更新带来了旧的文学风格和流派的死亡以及新的风格、流派的产生,导致了文学时代的更迭,文学史的运动与发展。据此,他反对用任何外

① 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技巧的艺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论文集》,慕尼黑 1964 年,第 47 页。

① 《俄国开式方义批评论文集》 1964 年慕尼黑,第 43 页。

②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论文集》,第 48 页。

部原因来解释文学的历史变迁,而主张文学史研究把注意力仅仅集中在形式与技巧的“新陈代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