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襄盛举——重阳杂俗

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戴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或祭扫祖墓、纪念先人,或蒸糕煮蟹、庆贺丰收,以各种形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国疆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也都有自己的独特过节形式,这些颇具地方特色的重阳节习俗称之为重阳杂俗。

如江南人有在重阳日让妇女休息的习俗。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九月初九,父母家必迎女归宁,食花糕。”北京《大兴县志》则有:“九月初九,父母家必迎女归宁,亦曰女儿节。”

可见明清时北京已有重阳日是“女儿节”的说法。而相反的是,在山东滕县一带又忌讳出嫁不满三年的女儿重阳节回家,浙江绍兴一带也忌讳重阳走访等,不一而足。

福建重阳祭祀妈祖祈求平安

福建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是:登高、放风筝、食糕等,也有中秋祭祀妈祖的习俗。

在我国的东南沿海有信奉妈祖神的传说,沿海的人们每年在重大节日里都要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

相传妈祖诞生于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987年农历九月初九逝世。

妈祖降生时,邻里乡亲看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晶莹夺目,照耀得岛屿上的岩石都发红了。所以,父母感到这个女婴必非等闲之女,也就特别疼爱。因为她出生至满月间都不啼哭,便给她取名林默,父母又称她为林默娘。

林默幼时聪明颖悟,8岁读书,过目成诵。长大后,矢志终身不嫁,行善济人。她精研医理,教人防疫消灾,且洞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

湄洲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有少礁石,在这海域里遇难的渔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们传说她能“乘席渡海”。她还会预测天气变化,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又传说她能“预知休咎事”,称她为“神女”、“龙女”。

987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年仅28岁的林默与世长辞。这一天,湄洲岛上群众纷纷传说,他们看见湄峰山上有朵彩云冉冉升起,又恍惚听见空中有一阵阵悦耳的音乐。

从此以后,航海的人又传说常见林默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渐地普遍供奉妈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顺利。

在福建莆仙沿海,每年的农历九月九那一天,乡民们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纪念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求得保佑。

福建的农历九月,秋高气爽,云淡山青,此时登临高处,瞩目水色山光,顿感心旷神怡,不失为一大乐趣。据宋代梁克家的福建最早的地方名志《三山志》记载,汉闽越王无诸,九日登于山九日台,凿有石樽,以泛菊花酒。石樽可盛酒三斗。

后人附会农历九月初九登高可消灾祛病,从此便相沿成习。每逢重阳,家家户户携男带女登高,于山容纳不了,便渐及屏山、乌石山及南台大庙山。

民间传说大庙山上,有一天降巨石,重阳日小孩个个都想试登此石,若能登上,可保健康成长。

重阳登高,旧时多是读书人的事。清代乾隆年间的《泉州府志》记载:

九月登高、饮茱萸菊酒,唯士人间行之。

直至清代道光年间的《龙岩州志》又说道:

重九为登高会,采茱萸、菊花,泛酒以饮。儒者游咏自适。

建阳县志上也说,每逢重阳时节:

士夫亦多援故事,登高饮唱,以乐嘉节。

同安、南安、漳浦、古田、尤溪、顺昌、将乐、光泽等地的旧志也都有类似的记载。

就像三月三到绍兴玩“曲水流觞”、摹写《兰亭序》一样,九月九重阳节这天就该读《滕王阁序》、吃重阳糕、喝茱萸酒。唐代福建观察使常衮写过《重九谢赐糕酒等状》:

茱萸清酒,常闻旧俗之传。

常衮在福州时,最喜欢带文人写诗作文,这堆人有不少后来就高中进士了。宋代状元黄裳写给福州的诗,有“照万事时惟是道,赏三山处最宜秋”,可见重阳登高,最爱应景的往往是新科进士。

明代长乐人谢肇淛在《五杂俎》里记录了福州独有的重阳食俗:

闽省以是日作粽,与端午同。

乾隆版《福州府志》也说:

九日:登高,饮茱萸菊酒,啖栗粽。

可见明清时期,至少有200多年的历史,福州人重阳节要包粽子吃,还是栗子馅儿的。包粽子的风俗到清代道光年间渐渐消失,当时的福州诗人刘萃奎写的重阳诗里说:

近日乡风犹效古,不尝栗粽只尝糕。

清代,随着风筝的快速发展,福州人把重阳节变成了独一无二的秋季风筝节。福州的风筝形式多样,以“九连环”为最雄伟。“九连环”形如蜈蚣,剪彩为头,具百四十四甲,长达四五十丈,以大绳系于山石上,乘风则需数十人挽之。

风筝在福州又叫纸鸢,福州方言“鸢”与“殃”类似,因此,有人在放风筝时故意将线弄断,任其飘落别处,认为这样便可免去不幸与灾殃。

道光年间,福州学者郭柏苍写的《乌石山志》,就记录了需要几十个人一起放的大型风筝“九连环”,每年九月初九是重阳节,福州城里城外都可以见到人们登上高地放纸鹞。走在街上,你会看到一群鹞鹰在天上围成一圈的奇异景象,那是有人用一根粗大的绳子同时控制五个或更多的纸鹞。

或许你会看到一公里以外的天空上飞起一只巨大的风筝,它是一串相互间隔的风筝组合,叫“骨牌鹞”,每一片骨牌都有四五尺长,十分壮观。每年到九九重阳节这天,总有官员带着一群乡勇守在这个小山上维持治安,如果天气好,这一天会有三四万人登高放风筝。

在福州,放风筝以乌山最盛,其次为大庙山,参加风筝小组比赛的,基本上是福州青壮男子,福州女不放风筝,她们上山,只为了看热闹。

厦门、漳浦、海澄、南靖、诏安、龙溪、长泰、平和、漳州、平潭、永泰、建阳、崇安等地,在重阳节时放风筝已成惯例。尤其是儿童,以长细绳系之,出郊原乘风放纵,高飘入云,以为娱乐。

风筝也有在夜间放的,而且还带有点着烛火的灯笼。这种风筝施放起来煞是好看。夜放风筝盛行于清初,如县志有记载:

重九,……放纸鹞曰风槎,夜系灯而纵之,明彻星河。

但这种风筝极易引起火灾,后来官府予以禁止。

福建的重阳糕更是五花八门,体现了地方特点。福州的“九重粿”共9层,层层相连又可一一掀开,藉符重九之意。中间夹七层糖色,寓意节节高和登高消灾。店铺出售时,将其切成菱形小块,上插红纸制的三角小旗,使人一望便知。

建瓯、浦城有五色“九重糕”,以米粉蒸制而成。厦门、南平、尤溪、大田、长汀等地,重阳日制作栗糕。建宁家家磨浆作糕,名为“层层糕”。建阳的糕则以红薯、芋头和粳米制成,并且还互相馈送。

霞浦在重阳节这天,民间以屑米蒸糕,和以红糖称甜糕,调以盐、肉称卤糕,这两种都叫重阳糕。亲戚之间互相馈送,特别是新婚的人家,尤重送头年。

福安则有七层糕,而在连城吃的是“薯糕”、“芋糕”,以至于俗称重阳节为“薯姜芋卵节”。将乐有“阳阳包”,状如饺子。

其皮由芋头、山粉和制而成,以饼、糖、油渣调均为馅,多包成近似三角形状。整个制法如包饺子。但吃起来韧滑可口,胜过饺子。

莆仙的人们沿袭旧俗,过重阳节时还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

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中说:

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

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

做法是将优质米用清水淘洗,浸泡两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搅拌;加红糖掺水熬成糖汁,而后置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9次,舀入米果浆,蒸熟出笼后上花生油即可。

此米果分9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状,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莆田除了有九层糕外,据明代周亮工撰写的笔记小说《闽小记·闽酒米曲》记载,还在重阳这天采草为粬,“和米捣成如弹丸大”。

在福建有些地方还有“补重阳”的习俗。如在厦门,重阳节时要食羊肉以资调补;在诏安,人们认为重阳节是全年中进补的最佳日子,因此,这天许多人家都要杀鸡宰鸭,和上当归、川芎、党参等滋补中药炖着吃。

漳浦有重阳节吃西红柿的风俗,说是可以御寒。长汀的一些农村重阳节时兴吃板栗、炖母鸡。漳州的重阳节还要吃柚子、番薯、芋头、花生、西红柿,据说吃柚子可以补脑,吃番薯、芋头可以补筋骨,吃花生可以补手指,吃西红柿可以补心肺。

每逢佳节倍思亲。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的。莆仙人因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与清明的祭坟,合称春秋二祭。

在莆田、仙游祭先墓如清明。仙游旧时习俗,重阳节祭祀祖坟的开支来自“介田”。“介田”指兄弟分家独立时分剩余的田产。“介田”轮流种,祀先之后若还有盈余,再按丁平分。

浦城旧俗,重阳日到祖先坟前焚烧楮帛,称为“送寒衣”。

在沙县、长乐也有“秋祭”的习俗。沙县还有“搭重阳”的活动,即由道家设坛,百姓等搭上疏,祈求全家福祉。永定的一些地方做米饭,备牲醴,祭祖敬神。

上杭则有重阳节在九皇宫祀九皇的俗例。据传,上古有人皇者9人,故称。上杭自农历九月初一至初九,男女多食素,名九皇斋。有的人家在农历八月底洒扫房屋,墙壁家具擦洗一新,人人都要斋戒沐浴,非常虔诚。

松溪、永泰等地在重阳日清晨,要先采茱萸泛酒来祭祀祖先,然后邀请亲朋故友开怀畅饮。

龙海等地民间重阳节时要用麻糍祭祖,还要用柚子、甘蔗、番薯、芋、红柿饼、花生等果品祀神,祭祀完毕后,供品要分给家人食用,还要用番薯皮、芋皮祭门槛,谓“剥鬼皮”。

在顺昌,民间有过“重阳关”之俗。这天,道士设道场作法事,头戴道冠,身披道袍,登坛诵经,吹龙角,击磬钟,请神求福。许多人家将自己家中16岁以下的子女开出生年月日时辰,交送神坛报名“斩关”,以保子女平安健康成长。

如果重阳节这天是霜降的话,在永定的一些农村,不能生火做饭,事先应准备干粮充饥,因为有“重阳对霜降,十家烧火九家亡”之说。

因为在当第的传说中,远古时期的“霜降”与“重阳”均是天上的两员猛将,骁勇善战,一日,两将不知何因,引起争端,打了起来,从天上战至人间,从人间复又天上,只战得天昏地暗,重阳渐渐不敌,躲进人间一柴灶内。

重阳性为火,所以在灶内很安生很惬意,而霜降性为水,无法入灶捉拿重阳,性情渐躁,遂起一计,看见冒炊烟的烟囱都给堵上,逼重阳出来再战,可怜了正在烧火做饭的人家,烟囱堵上,家中烟熏火燎,被熏死的、房屋着火被烧死的,不计其数。因而有了“霜降赶重阳,十家烧火九家亡”的说法。

但也有反其道而行之者,说是“重阳对霜降,十家烧火九家旺”,照常生火做饭。在政和一带,重阳节这天各工场或店铺的老板,照例备好丰盛的酒席,宴请师傅与学徒。其意在于自即日起其业务进入旺季了,大家多加出力。因此有谚语说:“吃了重阳酒,工夫不离手。”

长汀县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海澄县重阳节放风筝为戏,称为风槎。

[旁注]

梁克家(1128年~1187年),字叔子,宋代晋江人,著有《三山志》一书。纪录掌故,自成志乘一体,入编清代《四库全书》,是福建现存年代最早的地方志。

《闽小记》明代周亮工撰写的笔记小说,是他在福建任官时的杂著,叙写福建的风土人情等。周亮工,字元亮,明末清初文学家、篆刻家、收藏家。著有《赖古堂集》、《读画录》等。

祭祀 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更是儒教礼仪中最重要的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即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祭祀的法则详细记载于儒教圣经《周礼》、《礼记》中,并有《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经书进行解释。

霜降 二十四节气之一,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的10月23日,这时我国的黄河流域一带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

[阅读链接]

北方有谚语“晚麦不过霜降,霜降前,要种完”。江西赣州一带也有“霜降对重阳,来年饿死少年郎”的说法,是因为收成不好,古戏文唱道:“霜降赶重阳,平地起战端”。

因此,在江南一带及其以南各地,粮食比较充裕的人家,怕北方的灾民、流寇哄抢粮食,就举家上山避祸,每家每户都不冒炊烟,告诉他人“我家也断炊了”,没有粮食给你们抢,而有些没有来得及离开的人家,因炊烟的出卖,导致被洗劫一空,因此就有了“霜降对重阳,十家烧火九家亡”的结局。

在重阳时节举家上山避祸,到后来在风调雨顺、太平盛世时节,就逐步演变成了“重九登高”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