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传承——习俗演变

重阳节在我国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

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直至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至清代,这种风俗依旧盛,并被人们一代代完整得传承了下来,并焕发出越来越强劲的生机。

从纸鸢变为风筝的发展演变

唐朝的安定和繁荣,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经济全面发展的时期。社会的安定、文化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传统节日的盛行。

而节日的盛行促进了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发展,作为一直被用于军事上的纸鸢,随着传统节日清明的兴起,用途上有了新的转折,开始向民间娱乐型转化。

唐代以前,风鸢一直是战争时通讯和侦探的重要工具,并能带上“火药”用作战争进攻的武器。

唐初时,纸鸢还有作为通讯工具的作用,用来传递军事情报。唐代史书《新唐书》记载,781年,唐将张丕被叛军田悦的军队困在临名,情况危急,张丕“急以纸为风鸢”,其上书有“三日不解,临名士且为悦食”之言,风鸢升空后:

高百丈,过悦营上,田悦命善射者射之,竟不能及。

求救书终于用纸鸢送达援军,因而解围。小说《大唐狄公案》中也有狄仁杰用纸鸢传递军事文件的描述。

后来,纸鸢逐渐演变成为人们的一种玩具,重阳节放风筝逐渐转化为一种娱乐形式,不论在宫廷还是民间都相当普遍,人们都对纸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唐玄宗李隆基就曾在山东蓬莱观看“八仙过海”纸鸢的放飞。

唐代纸鸢的制作水平很高,宫廷纸鸢有的还用丝绢扎制,不但可以白天放飞,而且晚上可把五彩灯笼挂在纸鸢上,放到空中去。

每年放纸鸢的时节,太学也要放假三日,武学也要放一天假。顾非熊在《长安清明言怀》诗中,曾记载了唐玄宗姿游踏青的情景: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茸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直至唐代中期,进入了繁荣稳定的发展阶段,纸鸢的功能开始从军事用途转向娱乐,同时由于纸业的发展,使得纸鸢的制作材料也由丝绢开始转用纸张。纸鸢也逐渐走向民间,种类、花色也多了起来。

那时的人们在重阳节扫墓、登高、蹴鞠、打马球,放纸鸢,儿童放纸鸢始在民间流行,唐代诗人唐采在《纸鸢赋》中记载:

代有游童,乐事末工。饰素纸以成鸟,象飞鸢之戾空;翻兮将度振沙之鹭,杳兮空光渐陆之鸿,抑之则有限,纵之则无穷,动息乎丝纶之际,行藏乎掌挥中……。

唐代时纸鸢的制作水平已非常高超,放飞效果有非常好,纸鸢的制作技艺和放飞效果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据说当时的张培在情急之中所做的纸鸢能放到高百余丈。由此可见,连射箭高手的箭都”不能及。

唐初纸鸢的尺寸比较大,可以进行载人飞行,成功与否另当别论,只能推测放飞的技术已经成熟。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燕台》中有“西楼一夜风筝急”和高飞的风筝诗句:

夜静弦声响碧空,官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方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中唐诗人元稹在他的咏物诗《有鸟二十章纸鸢》中写道:

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

其他一些诗人也在唐诗中多次写有咏风筝诗词,可以看出盛唐时期的风筝活动情况。

名称由“纸鸢”变为“风筝”在唐朝已有,后来五代时期,据专门记叙通俗俚语的书《询刍录》记载,五代时期,亳州刺史李邺在纸鸢上装制竹哨,风入竹哨,声如筝鸣,纸鸢由此而正式得名风筝。

风筝与我国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民俗、宗教相融合,逐渐形成独特的风筝文化,又因地域文化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不同,让风筝的发现呈现出丰富多彩、各有千秋的态势。

可以说,唐代的风筝已成为年轻人的嬉耍物品。《全唐文》卷一五四杨誉《纸鸢赋》载:

相彼鸢矣,亦飞戾天,向把能尔,风之力嫣。余因稽于造物,知不得于自然,原其始也,谋及不童,征诸哲匠,蔡伦造纸,公输献状。理约蔑以体成,刷丹青而神王。

可见唐代儿童不仅能放风筝,而且还能制作风筝,风筝做为娱乐用品已比较普及。唐人路德延的《小儿诗》记述的几十种儿童游戏中,放风筝是其一,诗曰:

折竹装泥燕,添丝放纸鸢。

当时的风筝不仅白天放,夜间也能放。唐朝赵昕编写的《息灯鹞文》中,就记述过宫廷夜晚放风筝的故事。宋代,放风筝已成为流行于民间的娱乐活动和喜事的庆祝纪念活动。

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就详细记载过,每到九九重阳节的时候,人们便背上饭食到效外放纸鸢,直到日暮方归的情景:

少年郎竞放纸鸢,以松勾引,相牵剪裁,以线绝者为负。

宋苏汉臣画的《百子图》里,还详细描写了放风筝的动作和工具。由于风筝的普及,当时放风筝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技艺。

逢庙会、集市、节日和游戏时,都有人表演创作和放风筝。放风筝的人同杂技演员、杂剧演员被称为“赶趁人”。南宋末,开始出现了以扎售风筝为业的手工艺人。

明清时期风筝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无论在大小、样式、扎制技术、装饰放飞技艺上都比从前有了很大的进步。明清风筝的装饰手法上也较过去丰富,风筝和各种民间工艺开始有机地结合起来。

明代初年,有人在风筝上安装火药,点燃盘香放飞到敌营上空,盘香燃尽点燃引信,火药立即爆炸,这便是有名的“神火飞鸦”。

在明代以前,我国民间在重阳节放风筝的习俗,主要流传在南方广大地区。但是自从1371年明太祖定都北京以后,我国文化经济的中心逐渐北移,南方重阳放风筝的风尚习俗也逐渐流传到了北方,并根据北方独特的地理环境,人们开始逐渐将重阳节放风筝的习俗转移到了更加适合北方节气的清明节,一些地方保留了在清明和重阳两个节日放风筝的习俗。

后来由于明太祖在执政后采取节俭传统节日的开支等措施,所以,在明代初期重阳等节日的娱乐活动有所衰减。

另外,明代帝王吸取汉代出现的韩信与陈稀用风筝测量未央宫、准备谋反的教训,下令禁止在京都放风筝,因此,这一时期在我国北方地区清明节放风筝的风俗,也受到一定影响。

《帝京景物略》为明初刘侗所著,它是一部详细记载京都节令风俗、名胜古迹的专著,其中对京都人们在重阳节扫墓、踏青和娱乐的活动记述尤为详细。但唯独没有放风筝的内容,并记载道:

燕;日有风鸯戏,现已禁。

而同时期在南方,放风筝却一直是重阳节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当时在南方民间放风筝为儿童所喜闻乐见,也是画家、诗人常见的创作题材。徐渭在诗中写道:

我亦曾经放鹞嘻,今来不道老如斯。

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

在另一首诗中也有描写放风筝的内容:

柳条搓线絮搓绵,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直至明代中叶,《水平府志》记载:

家家树秋千为戏,闺人挝子儿赌胜负,童子团纸为风鸢引绳而放之。

清初著名戏曲家李渔,还专门编写了根据风筝演义的传奇戏曲作品《风筝误》,并在该剧的成因中写道:

书生韩世勋题诗于风筝上,放飞中风筝落在詹家,詹淑娟和诗其上,因而结合。

在清代,放风筝之戏在我国普遍兴起,放风筝成为我国北方在重阳节和清明节的一项群众性的娱乐活动。特别是在文化经济发达的京津地区和以手工业著称的山东潍坊地区放风筝的传统尤为突出,许多地方志和地方文献中都记载了清明时节放风筝的情景。

民间放风筝习俗的普及,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同时,在这项活动的实践中,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把放风筝作为一项锻炼身体“去病免灾”增强体质的活动来看待。

因此,放风筝开始脱离了只在清明和重阳的范畴,开始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娱乐和体育活动,并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清代,在北京一带,宫廷与民间的风筝发展迅速,不仅制作精良,而且品种增多,出现了造型新颖的字风筝,使风筝有了新的形式和内容,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民观看放风筝。《北京竹枝词》就真实生动地描述这一情景:

新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

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向碧云端。

这一新内容、新形式的出现,为风筝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此时,各地相继出现了像仙鹤童子、雷震子、群雁、杏花天等各种不同形式和内容的风筝。

潍县风筝艺人根据我国“尊龙”传统,吸收了当地木版年画、刺绣等民间艺术中有关龙的形象,对传统蜈蚣风筝加以出新,将蜈蚣头改装成龙头,扎制出了“龙头蜈蚣风筝”,巧妙地把龙的形象运用致串式风筝上,被称为潍坊传统风筝一绝。

随着民间放风筝的普及和发展,宫廷中把放风筝当做一项娱乐来对待,各地官吏把民间涌现出来的富有、“吉祥如意”内容而制作精巧的风筝,作为进贡礼品,并把扎制、绘画的能工巧匠选送到京都,为宫廷扎制风筝。

宫廷风筝的制作,不同于民间风筝,它不计工本,不惜代价,因而选料、制作、绘画等各道工序,都极为讲究,甚至连放风筝用的拐子都雕刻得非常精致美观,所制作的风筝富丽堂皇,花样百出,姿态各异,是一种高雅精致的艺术珍品。

风筝艺人们除为宫廷制作风筝外,还在京城开设风筝铺,扎制风筝出售。诗人裴星川在其《竹枝词》中记录了当时风筝市场的盛况:

风筝市在东城墙,购选游人来去忙,

花样翻新招主顾,双双蝴蝶鸢成行。

在闽南语中有一句话:

九月九,风吹满天啸。

就是形容重阳以后,风筝满天飞的情形。

由于农历九月以后,我国台湾季风渐强,另一方面又天高气爽,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从前玩具不多,又很少有娱乐活动,放风筝就成为孩童的最爱。

当秋天一到,大家在田野空地,大放风筝,是相当快乐的事情呢!台湾重阳放风筝的习俗,起源相当早。据资料的记载,居住在宜兰的平埔族,也就是葛玛兰人,早就有这样的活动。

台湾地区早年的重阳放风筝活动,所用的风筝大多由孩童自己制作,式样凭自己的巧思发挥,一般都以放得高为主,种类也相当的多。

除了将风筝正常放飞以外,几个风筝在天空中,互相打斗的事,也是相当精彩有趣的一件事情,这就是当地人喜欢的“风吹相咬”。

在打斗的时候,用各种技巧操控风筝,或者截断对方的尾巴,或者咬断风筝线,让对方“英雄无用武之地”。更激烈的,还有在风筝线上,绑上暗器的,以便破坏对方。风吹相咬时,大风筝固然容易打胜,但小风筝操控自如,东游西窜的,易于随时打游击,反而更居优势呢!

[旁注]

《新唐书》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等人编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

武学 原指古代的军事学校,始于王安石变法,其提出学校教育要“求专门,兼文武”,在东京设立武学,教授军事知识,以唐前七种兵书为《武学七书》,即七种主要教材。又设武学博士等官。明朝曾设置过武学,但并无定制。后清朝只设武举而无武学。

蹴鞠《战国策》和《史记》是最早记录蹴鞠的文献典籍,“蹴”即用脚踢,“鞠”系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它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

李商隐 唐代著名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全唐文》是清朝官修唐人总集。全书100卷,并卷首4卷,辑有唐朝、五代十国文章共18488篇、作者3042人,每一位作者都附有小传。从1808年开始由董诰领衔,阮元、徐松等百余人参加编纂,是我国唯一最大的唐文总集。

火药 是我国发明于隋唐时期,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和动机都是荒谬和可笑的,但它的实验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刘侗(约1593年~约1636年),明代散文家。在当员生时,因“文奇”被人奏参,同谭元春、何闳中一起受到降等的处分。他因此颇有名。1634年进士,后选任吴县知县,赴任途中逝于扬州。

戏曲 指的是我国传统的戏剧。戏曲的内涵包括唱念做打,从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脱颖而出的京剧、豫剧、越剧,被官方和戏迷友人们誉为中国戏曲三鼎甲。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

刺绣 是用绣针引彩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刺绣是我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我国的手工刺绣工艺,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

[阅读链接]

在记述唐代各项典章制度沿革变迁的史书《唐会要》中,曾经记载了一则关于唐代皇帝过节的情况。

据记载,到重阳节时,皇帝一般是在曲江岸边的亭子里举行庆祝活动,在此期间,皇帝不仅要赐宴文武百官,还要即兴作诗,臣子应制唱和。

例如在788年的重阳节那天,唐宣宗在曲江亭宴饮群臣,宣宗把诗作成之后,群臣蜂拥唱和,当场交上来诗的有36人,宣宗还把这36首诗评出三个等级,甲等4人,乙等4人,剩下的是丙等,最后君臣尽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