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外国火柴竞争
刘鸿生发了财,经常拿出一点钱来办慈善事业。他在自己的老家浙江定海县,办了两所学校,让那里的孩子免费读书。还经常给一两家医院捐点钱。
1919 年,江苏北部发生了水灾。许多灾民流离失所,生活无着落,刘鸿
生捐出 5 万元钱,救济灾民。这时,一位朋友给他出主意说:灾民多,单靠
虽然很有钱,但在别人眼里,终归是个买办,不光彩。何不趁机办个厂,招收一批灾民进厂做工。既帮助灾民解决了困难,又可以捞到一个实业家的牌子。这不是一件名利双收的事情吗?
刘鸿生被这番话打动了。他分析了当时上海和附近地区工厂的情况,认为办一家火柴厂比较合算。因为火柴厂设备简单,不需要太多的钱。而且可以容纳和养活比较多的工人。他下决心拿出了 12 万元作资本,在苏州创办鸿生火柴厂。经过一年多时间,工厂就建成投产了。
鸿生厂的火柴一生产出来,就面临着和瑞典凤凰牌火柴、日本猴子牌火柴的竞争。早就想垄断中国火柴市场的瑞典火柴公司,逐渐把手伸入了我国内地。以前,这家公司只在华中一带销售火柴,后来,它吞并了日本的一家火柴公司,又在上海建立了分厂,在当地生产和销售。这样一来,许多中国人办的火柴厂由于竞争,纷纷倒闭。鸿生火柴厂也面临着同样的威胁。
刘鸿生当然不甘心束手待毙、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工厂关门。他用高价聘请化学工程师来改进技术,提高火柴的质量,压低价格。他还想到联合的办法:一个工厂的力量小,几家工厂联合起来,力量不就大了吗?
他说服了两个比较大的火柴厂,同自己的工厂联合起来,成了大中华火柴公司,由他担任总经理。接着,他凭借三厂联合后的实力,又先后收买了一些小火柴厂。到 1934 年,大中华公司拥有资本 300 多万元,下设 7 个火柴厂,每年生产十几万箱火柴,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一家火柴公司,瑞典火柴公司的一个强大对手。经过几年竞争,瑞典资本家不得不坐下来同大中华公司谈判。从这以后,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火柴占据了国内的主要市场,刘鸿生一下子成了全国闻名的“火柴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