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有一个著名的纺织实业家刘国钧,他出身非常贫寒,却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毅力白手起家,从一无所有一步步成为百万富翁,并为我国的民族纺织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887 年 4 月 2 日,刘国均出生在江苏省靖江县生祠堂镇的一个普通家庭里,父亲是私塾先生,因为参加科举考试,辛辛苦苦考了很多次也没有考中, 所以一时想不开就精神失常成了疯子,一天到晚说胡话,书也教不成了,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刘国钧的母亲替有钱人家帮佣来维持。刘国钧生长在这样一个贫寒的家庭里,从小就深刻体会到了生活的艰难辛苦,养成勤俭节约宽厚待人的好习惯和品德。看到母亲受苦受累,一天到晚奔忙,他便不声不响地去拾柴、扫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甚至为了挣钱养家还去贩卖过水果。小小年纪就在四处奔波,虽没有正式上过学,却聪慧机灵、能写会算,一副“小大人”的模样。13 岁时,刘国钧告别父母,去靖江县城一家槽坊当了学徒。可是当学徒太累了,一年四季像长工一样给店老板干活,还得不到什么报酬。不到一年,刘国钧无法忍受那里的重活和老板的蛮横欺压,只好离开靖江,随同一个邻居背井离乡来到常州埠头镇谋生。后来又在奔牛镇的两家杂货店当学徒,因为他的年龄太小了,除了当学徒外再找不到活儿干。
奔牛镇的三年学徒生活,对刘国钧的一生的影响非常大。小时候的那些不幸经历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他一直默默地寻找着摆脱贫因发家致富的机会。在别人家的杂货店当伙计时,他常常去附近的集镇批货,出入各家货栈,对市场行情渐渐地由生疏变熟悉了。于是他决定独自去经商闯天下。
要经商,首先就得要有足够的资本,这对两手空空的刘国钧来说,应当是一件棘手的事,然而他早有准备。他利用自己经常外出批货的机会,尽量多拉生意,多获佣金,为自己日后的经商打下基础。他还让母亲和妻子编织辫纺(清朝时男子用来扎辫子的一种绸带)送到店里代销。这样日积月累, 渐渐有了积蓄。后来,他又设法搭上了一个互助会,筹集了 600 元资本,并
与另一毕姓人家集资 1200 元,对外号称 2000 元。就这样,终于开办了和丰杂货店,附设土染印坊染布匹。两年后,合伙人因不务正业,整天赌博抽鸦片,以致负债累累,只得把另一半股份拱手让给了刘国钧。
生性聪颖的刘国钧一向善于应酬巧于经营,加上本人一贯讲义气又勤奋踏实,因而生意一直不错。只是本小利薄,难有大的作为。1911 年 10 月 10 日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一时间战火纷飞,奔牛镇上的商店纷纷关门停业以避战祸。刘国均的父母也提心吊胆,问刘国均:“我们
关不关门?”刘国钧却处变不惊,他沉着冷静地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估计战争不会持续多久,很快就会过去。他决定冒一次险,壮着胆子坚持开门营业。
果不出他所料,一时全镇的商店都关了门,生意都集中到了他开的和丰货店。时值兵荒马乱,有的农民担忧时局,纷纷将子女的婚期提前举行。人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农民们担着稻谷逢人便打听:“哪里能买到做嫁妆的衣料?”路人回答道:“只有奔牛镇的和丰杂货还在开业。”和丰杂货店布匹立即销售一空。他又成功地说服了常州商人,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将存货折价售给和丰。就这样,和丰的生意一直红红火火。和丰卖出去的是布匹, 收进来的是稻子,此时,粮食很便宜,值不了多少钱,但当时局平定后,粮食就贵起来了(当时一担稻子收进时抵一两半白银,卖出去得三两白银)。刘国钧从中获巨额差价。到第二年年底结算,和丰净赚 5000 余银元。而其它
店主则望洋兴叹。到 1915 年,刘国钧的资本就从原先的 600 元一跃成了 2
万元,增长 30 多倍。
就碰到了无法解决的技术难关。刘国钧果断决定自己到上海走一趟,摸清斜纹布的浆纱秘诀。
当时的上海是我国最为繁荣的工业城市,高楼林立,工厂随处可见。刘国钧经过慎重思考,把目标瞄准了英国商人开的怡和纱厂。然而,怡和纱厂的进出口防守非常严,闲杂人员一律不准进去。刘国钧急得汗水直流,在水泥地上不停地走来走去。他几乎想打退堂鼓了,但一想到大纶织布厂的前途, 想到自己刚刚开创的局面,他冷静下来。认真观察了一段时间,机警的刘国钧就发现门卫对其它人看得很严,对身穿统一样式工作服的工人很少检查。他灵机一动,立即有了主意:找一个豪爽重义气的工人借套工作服来混进厂去!
刘国钧找到一个工人借了他的工作服,轻轻松松地进入了怡和纱厂。表面上,他和普通工人没什么两样,实际上,他的那双眼睛一刻也没闲着,手脚也特别勤快。然而正因为他的异常勤快,没几天,便引起了监工的注意, 一查问,他惊讶地发现这个人竟然不是本厂工人,于是便拉住要送伪装成工人的刘国钧去警卫室受惩罚。周围的工人一看势头不对,纷纷叫他快逃。在好心的工人们的帮助下,刘国钧才越墙而走,侥幸得以免遭毒打。然而,借工作服给他的那位工人却被打得遍体鳞伤。刘国钧感到万分悲痛,他立即将受伤的工人送到医院,并负责全部医药费用和他的工资损失。他拉着受伤工人的手说:“兄弟,是我害了你。”那位工人也是位热血汉子,他也拉着刘国钧的手说:“兄弟,这事不能怪你,要怪也要怪黑心的英商。”这位工人伤好后,基于对刘国钧的感情和爱国热情,邀请了同厂的另一位技术精湛的工人利用星期日,由上海直奔常州帮助大纶织布厂解决浆纱难题。
就这样,在刘国钧的不断努力下,大纶机器织布厂很快进入了正常的生产。由于技术运用的不断提高,产品的销量也日增。当年就盈利三千元,第二年又赢利近万元,第三年的发展势头更猛。后来,由于内部矛盾,刘国钧离开大纶机器织布厂,并撤回自己的那部分资本,另外独自创办了广益织布厂,获得了成功。到 1922 年,他将历年的利润作为积累资本,又创办了广益二厂,成为常州最大的织布厂。
然而好景不长, 1924 年,日货象潮水一样涌进中国市场,民族工业难以维持发展。广益厂的经营虽蒸蒸日上,刘国钧却清醒地看到,日本已占领了中国市场,要想把中国市场从日本人手中夺回来,只有在产品的质量上赶上并超过日货,才能真正地达到目的。因此,他于 1924 年东渡日本,访问学习日本厂商的经营管理。日本商人的讲求实效、节减工序,降低成本等先进的做法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国后,他大力进行改革,不惜花大价钱买新式电动式织布机。经过他不断努力,广益厂生产的布料不但在中国市场上成了抢手货,而且走出国门远销海外,击碎了日本欲独占纺织市场的美梦。这样,到 1930 年,广益织布厂已拥有了 20 多万元的流动资金,成为具有相当规模、拥有比较先进技术的织布大厂了。
刘国钧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不停地奋斗,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发展了中国的民族纺织业。后来尽管抗日战争爆发,织布厂几次被日本鬼子的飞机炸毁,但刘国钧从没有意志消沉过,他总是有一股奋发向上的冲劲,为自己的事业不惜牺牲一切,坚持让企业在战争的夹缝里生存和发展。新中国建立以后,他更是呕心沥血,为中国民族纺织工业的发展奋斗不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国近代有一个自学成才的著名出版家、企业家,他就是陆费逵先生。陆费逵一生服务社会近 40 年,其中在出版界任职 38 年。他凭着卓越的胆识、
才干和魄力创办了中华书局,并经营中华书局 30 年,长期担任上海书业同业工会主席。
陆费逵 1886 年出生于陕西汉中,老家在浙江桐乡。他从 5 岁时起,就由母亲在家里教他读书认字。9 岁进入私塾就读时,已经能够写文章了。远远超过一般儿童。13 岁起,陆费逵潜心自学,正逢戊戌变法时期,他开始阅读
《时务报》、《清议报》,接受维新思想和革命思想。14 岁时,他就和同学一起创办起昌明书店,并被推选为经理兼编辑。从此陆费逵开始走向新闻出版业。昌明书店开业时间不长,由于股东意见不一致,就各奔前程了。陆费逵自办起新学界书店,销售《警世钟》、《猛回头》、《革命军》等进步刊物。他还自己编著了一本《岳武穆传》,以此来抒发爱国思想,并积极参加当时的革命活动。后来,他又到了商务印书馆,在那里工作了好几年。
辛刻革命成功后,陆费逵离开了商务印书馆,于 1912 年 1 月 1 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之日宣布创立中华书局,同时发行了新编的教科书。这些新式教科书内容新颖,易读易记,很快就畅销全国各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华书局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资本总额达到了一百多万元,分局增至 40 多处,遍布在福州、成都、昆明等地,印刷所拥有数百台机器,一千多名工人,成为当时国内仅次于商务印书管的第二家大书局。
1917 年 6 月,由于中华书局扩充太快,大量资金投入基本建设,一时周转不开,陷入困境。这时很多方面都有人邀请陆费逵共事,都被陆费逵婉言拒绝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中华书局办好。后来,经过陆费逵和同事们的艰苦努力,终于战胜了经济上的困难,使中华书局继续发展。
1931 年“九·一八”事变以后,防费逵深深感到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他在报上发表文章,痛骂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罪行,表现出他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陆费逵把一生精力都投入到了祖国的出版事业和教育事业上,他主持中华书局 30 年间,共出版各类图书约 6000 种。其中,各种教科书 400 余种,
社会科学书籍近 2000 种,自然科学书籍 600 余种,文学艺术书籍 1000 余种,
重要古籍 600 余种,各种工具书 30 种,少年儿童读物 800 余种;此外,还编
辑出版了近 20 种杂志,在我国近代文化史和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华书局是以出版发行教科书起家的,后来一直把出版发行教科书作为自己主要的业务之一,对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是和陆费逵一生热爱教育事业分不开的。陆费逵对出版事业严谨认真,中华书局出版的教科书内容健康,对读者和社会有益,而且质量有保证,从不粗制滥造降低成本从中获利。中华书局还特别注意出版少年儿童读物,其中以 1922 年创刊的《小朋友》内容最为丰富,最受小读者的欢迎。
陆费逵于 1942 年 7 月突然病逝,终年 56 岁。但陆费逵和他创办的中华书局功绩永存。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条大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在这里,有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今天,人们从重庆上船,沿江而下,可以观赏三峡的壮丽风光。
这条航线,叫做川江航线。解放前,素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的四川,交通十分落后,只有川江是它和外省联系的唯一通道。但是,川江航运的权力,却掌握在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的轮船公司手中。
20 年代,这儿出现了一个中国人创办的轮船公司——“民生公司”。它
经过 20 多年的奋斗,不仅夺回了川江航运的主权,而且把它的航运范围从川江扩展到沿海,一直延伸到东南亚和日本,成为拥有上亿元资本和一百多艘轮船的大公司。这件事震动了国内外,美国的大资本家把民生公司的成功称作“世界航运史上的一个奇迹”!
创造这个奇迹的人,名叫卢作孚。
“民生”出世
卢作孚 1893 年出生在四川省合川县一个小贩家里。念过几年小学,靠自己的勤奋自学,当过中学教师和记者。年轻的时候,他曾经有过“教育救国”的理想,但是,严酷的现实砸碎了他的理想,他转向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在家乡,他亲眼看到,在长江上游的航线上,到处是悬挂着英、美、日、法等国国旗的外国轮船。还有一些军阀和乡绅办的轮船公司的船。但是在长江的支流嘉陵江上,却见不到一只轮船,来往交通很不方便。卢作孚决定开辟一条从重庆到合川的新航线,作为他创办航运事业的起点。
两手空空的卢作孚,首先得想办法筹集资金。他计划募集两万元,可是,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募到 8000 元。卢作孚就带着这笔钱,去上海买船。
根据嘉陵江的水流特点,卢作孚订购了一艘 70 吨、专门用作客运的小轮
船。但是,这艘船的造价居然要 30000 多元!比原订募集的资金还要多。怎
么办呢?卢作孚毫不犹豫地和工厂签订了合同。预交 8000 元,然后赶回合川,继续筹集经费。他四处奔波,费尽口舌,最后总算在几个好朋友的帮助下凑足了船款。
1926 年 5 月,新船造成了。卢作孚一面派人去接船,一面在重庆召开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公司取名“民生”,意思是要为实现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而奋斗。卢作宰孚在章程里写明,公司的宗旨是:服务社会, 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
从上海驶出的民生公司的第一只轮船“民生号”,沿途战胜了洪水的围困和土匪的袭击,渡过了险滩,7 月 23 日到达合川。成千上万的合川人民涌向码头,兴高采烈地欢迎这只悬挂着彩旗的小火轮。从此,“民生号”定期航行在重庆合川之间。民生公司开始了它的艰难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