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带个头吧”:志在千里

“支持国家建设,报效桑梓,此乃本人毕生奋斗之宗旨也!”李嘉诚, 这个从小被迫离开祖国母亲的香港同胞,怀着一颗热忱爱国爱乡之心,努力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家乡的建设尽心尽责。

1979 年,李嘉诚被委任为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负责联系在我国和外国投资。此后,国务院总理以及广东省领导人分别会见了他。他十分感激人民政府对他的信任。

信中写道“⋯⋯支援国家建设,报效桑梓,此乃本人毕生奋斗之宗旨也!乡中若有何有助于乡梓福利等事,我甚愿尽其绵薄,倘有此需要,烦详列计划示知为荷。”

1978 年,当他获悉潮州市居民住宅紧张,便自愿捐款兴建群众公寓。他

在 1980 年至 1981 年间,先后 3 次捐款 182 万元人民币,兴建了 10 幢住宅共

308 套房间,家乡人民称赞他是为群众“雪中送炭”。

1981 年,李嘉诚又捐款 2200 万港元,在潮州市兴建了两所大型的、设备完善的综合医院,1982 年已竣工交付使用。他还捐资 550 万港元,为汕头医学专科学校添置了一大批先进的教学仪器,其中不少医疗设备在当时广东医疗界尚属首次使用。李嘉诚还和岳父庄静庵先生、母亲李碧琴女士、夫人庄明月女士多次捐款,在内地兴办中、小学校和修缮历史古迹⋯⋯

李嘉诚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尽管他为内地民众的福利事业作出很多捐赠,但他坚决谢绝以他的名字为任何大厦、医院、学校命名。当他捐建的学校、医院建成时,家乡人民希望他能回来剪彩,李嘉诚再三推辞,他说:“若有一天,我独自一人到医院去,看见病人接受良好治疗,康复出院,我心已足矣!”

1987 年 5 月,李嘉诚捐赠 50 万港元给“中国孔子基金会”,以支持中国对传统文化的研究。

1991 夏,李嘉诚捐款 5000 万港元之巨,用以救助遭受特大洪水之灾的华东人民。

李嘉诚没有进过高等学府,他跻身实业界全靠勤奋自学,他以亲身经历, 深深体会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早就萌发了爱国兴学的强烈愿望。

当他在一本杂志上看到 10 亿中国人只有 100 万大学生这条消息时,心情极不平静,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便毅然作出决定:为祖国捐建一所大学,一所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综合大学——汕头大学。他亲自选定校址,就在家乡潮汕平原,一处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汕头市日月湖畔。他委托香港 3 家建筑事务所派员实地勘察,各自提供土建规则设计,从中择优录用,使校园布局、建筑结构、园林造型均有独特优点。

汕头大学规模很大,有工、理、文科等各种教学楼、图书馆、礼堂,运动场,设有 10 多个系,附设一所医学院。李嘉诚为其捐赠 6 亿港元。

1984 年元月,汕头大学举行了奠基仪式,李嘉诚也参加了。一个记者问他:“你为什么要捐这么多钱办汕头大学呢?”

李嘉诚回答说;“这是一个中国人要做的事。一个国家要富强,发展教育是第一个因素,也可以说是基本条件。我们国家要加速四化建设,就要有人才,人才不是天生的,要靠学校培养,我捐建汕头大学,藉以为中国四化建设培育英才,一表拳拳赤子之心。”为提高汕头大学的学术水平,他又捐了 2000 万港元作为汕大的学术基金,每年提取利息奖励成绩优异的教师、学生及选派出国留学生。他十分重视师资力量,有许多人写信给他要求赴汕头大学任教,他都转给汕头大学筹委会严格审定,选用德才兼备的人任教。

李嘉诚为祖国作出了贡献,祖国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在汕头大学开学典礼上,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对他的爱国行动给予了高度评价:“闽有陈嘉庚,粤有李嘉诚,前有陈嘉庚,后有李嘉诚。”

对此,李嘉诚一再表示:“这是我作为一个国民应尽之天职,亦有本人抱定之宗旨!”也正如他所说:“创办汕头大学是顺应潮流、合乎民心的大事,就让我先带个头吧。”

江泽民在 1990 年元月会见李嘉诚时,也曾赞誉说:“你办汕头大学,尽人皆知,为发展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李嘉诚告诉中共中央总书记,

应有的贡献。

年逾花甲的李嘉诚,壮心不已,他还在不断地奋斗着

蔡冠深是香港新华集团的总裁,也是一个很有成就的实业家。他有着一颗赤诚的爱国心,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蔡冠深祖籍广东中山,祖上几代人都是渔民或农民,并不富裕。他小时候家里就很贫寒,没有钱读书,只能上免费的“义学”。那时候我国的教育事业非常落后,没有很正规的那种小学,有钱人家都是请先生在家里单独教自己的子女。蔡冠深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品德和习惯,他处处都留意勤俭节约,办事踏实,从不偷懒或弄虚作假。作为一个实业家,蔡冠深 18 岁就加入了海产业,从底层做起。干过推销员、押运员,勤勤恳恳地工作,得到了上司的好评,25 岁时成为新华集团的总裁。如今,他所统领的新华集团是一个经营食品、地产、金融证券及信息高科技产业的多元化跨国集团,下属的分公司有 50 家,遍布四大洲 12 个国家,总资产达百亿港元。富裕之后,蔡冠深没有忘记自己以前曾经获得的种种帮助,决心要回报社会,为下一代人的教育提供方便,为祖国的早日富强尽心尽力。

蔡冠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0 多年来,蔡冠深和他的家族大量捐款资助祖国的科技教育事业,在海内外获得人们的好评。其中包括兴建中山市科学馆、中山市华侨中学、香港中文大学通识资源中心,澳门新华学校, 设立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基金会,东北大学教育基金会,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奖助金、上海大学博士生基金会、澳门蔡氏教育文化基金会等,捐助总额已超过了一亿元。

更让人崇敬的是蔡先生满怀爱国热忱,出资 800 万元人民币设立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荣誉基金会。1995 年在中国科学院召开的大会上,蔡冠深第一次向 100 多位曾经创造过辉煌业绩的老院士颁赠了荣誉奖金。他还非常细心地

考虑到老人们出门走路不太方便,特意捐赠了一部凌志 400 型高级轿车,为老科学家们服务。

蔡冠深对曾经为国家作出卓越贡献的老一代科学家充满深情,他说他从这一代科学家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更从老科学家身上感受到了献身理想、为国奉献的高风亮节。每次到北京,他都要亲自去看望严济慈、卢嘉锡、钱伟长、王淦昌等老科学家。关心他们的生活、身体状况。

蔡冠深的爱国举动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好评。1995 年 6 月 12 日,江泽民主席在中南海会见了蔡冠深,对他爱国爱乡和关心科学、教育的情怀给予了高度评价。

——香港著名实业家杨永德先生

3.5 万多亩山地果场是个什么概念?

不驱车到广东省高州市永丰果场看看,真是难以想象。果场依山坡起伏, 绵延几十里,数百座山上,盘山梯田玉龙般螺旋而上,现代化的灌溉系统分布其间,75 万株荔枝、龙眼欣欣吐绿,颇为壮观!

开发这座世界上目前最大的荔枝、龙眼果场,是香港实业家杨永德先生和他的家族对祖国的真诚奉献。因此,他们并非不懂得投资农业的风险与难度,却义无反顾地倾资开荒种果,兴建生物化肥厂,为处于低谷的中国农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其意义比许多急功近利的项目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