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的摇篮:小试房地产

早在塑料花兴盛时期,李嘉诚眼光敏锐,为下一步棋作打算了。这也许与他的家庭出身有关,他出生在一个名城的书香门第,从小受到家庭熏陶。由于年幼家贫,他深知贫穷的滋味,而且少年时期饱受战争离散之苦,深知人生道路的崎岖和艰辛。他的父亲、母亲对他进行的是“要有骨气”、“穷者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类教育。他永远也忘不了,在战乱年代,面对母亲的誓言——“咱中国人得做点事给别人看看!”

尽管长江工业公司塑料花业兴旺发达,但李嘉诚深谙花无常好的道理,准备另辟蹊径,改行换业。他审时度势,认识到今后随着香港的繁荣,人多地少的矛盾会日益尖锐,地产业必然大有可为。这难以捕捉的星星之火在李嘉诚的心中竟熊熊燃烧起来,他决心改行换业,致力投资于房地产业,

扭转长江工业公司的经营方向,作出了自己人生关键的选择。

1958 年,是战后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期,香港地价下跌 70%,房价下跌 30%,房地产业正处于底谷时期,也正是这一年,刚满而立之年的李嘉诚,以百万资本雄心勃勃地开始向地产业进军。他稳重踏实,先在港岛北角地区买下一块工业用地,筹款投资一幢工业大厦。隔了两年,李嘉诚通过收回的钱再投入购地建房,不久便在柴湾作第二幢工业大厦的投资。在这段时期,李嘉诚一面经营塑料花业,一面广泛涉足地产业,不断地探索、学习, 积累了大量地产业经营经验。

从 1958 年到 1990 年的 32 年中,香港地产业历经沧桑,几起几落,很多中小投资者纷纷破产,还有一部分保守的投资者急功近利,也只是半途捡个“芝麻”,就此罢休。而大智大勇的李嘉诚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不像大多数中小投资者如若获得一倍左右的利润,就欢天喜地,干脆把地皮卖掉以获眼前利益,结果他们赚的钱,就仅此而已。而李嘉诚看准了香港人多地少, 地皮有永远涨价的趋势,将所获得的利润,再次大胆地购入地皮和大批旧楼房,等到地产价格涨得很高时再卖出去赚大钱。

在香港房地产市场沉浮动荡的 32 年里,李嘉诚始终坚持按部就班的创业

精神,留下了一连串令人发省的创业史迹。从 1958 年初涉地产界,到 1972

年,李嘉诚组建的长江实业有限公司已拥有楼宅约 100 万平方米,第二年又适逢香港股票市场出现狂热,以大批土地做后盾和长江实业公司将 25%的股票投入股市,得款 3100 万港元。到 1976 年,长江实业有限公司 50%股票已为香港市民所拥有,资产更为庞大,一跃成为香港华资地产集团的首领。

我们说李嘉诚是个特殊的大智大勇者,就在于他的胆量和眼明手快,他善于抓住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例如,他当年首先购置的地产便是为别人所忽视的工业用地。以后随着香港经济的起飞,制造业逢勃发展,工业用地大幅上涨。到 1980 年,以市区平均地价计算,工业地价比 1959 年涨了 281

倍,而非工业用地及住宅用地分别为 74 倍和 82 倍,足见李嘉诚眼光非凡。

又如 1965 年银行风潮及 1967 年的地产价格狂跌。许多人急于脱手房地产, 他却泰然处之,反而认为是发展地产业的大好时机,因而继续地购买地皮楼房,只买不卖。仅 5 年的时间,长江实业公司就拥有 35 万平方英尺的房地产

业,每年资金收入达 390 万港元。

为了提高长江实业公司的购买力,他用 6800 万港元私款购买了长实公司的股票,然后再以相似的价格抛售出去,这一做法使他自己成了控制公司股票的总管。他还成功地收购了拥有两家旅馆的温可公司,然后卖掉了其中的

于其资产净值的 2/3 价钱买到手。

1976 年,李嘉诚还成功地争得了在香港岛上建地铁车站两块土地的合同。

到 1979 年,地价开始回升,李嘉诚凭借自己高超的判断力,表现出远见卓识,对太高的地价保持了克制力。他减少了土地购买量,转向股票市场。他先是成功地购买下九龙和红勘地区拥有大量土地的青洲莫珑的股票。紧接着又大胆地袭击了洋行的领地。在香港,被称为洋行的有五家,他们是“江平”、“怡和”、“太古”、“和记”和“会德丰”。这五大洋行都拥有自己的卫星公司,其中有的是由它们控股的子公司,有的是关系比较松散的公司,九龙仓就是属于后一种公司。被称为高级洋行的怡和,总是傲慢地认为九龙仓是属于它的,而忽视了它并非处在控股位置上的事实。李嘉诚看到九龙仓在股票市场上的价格远远低于其真实价值,就抓住机会大量购买这家公司的股票,以后又转卖出去,大获其利。长江实业集团从 50 年代末转到地产业,历经数十年,比前段发展塑料制品工业时期长得多。这也反映出李嘉诚稳扎稳打的作风。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公司也因之而风云一时,成为香港地产市场上的劲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