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创业 首富一方
一无资金,二无设备,三无人才,就是在这样的基础和条件下,卢志民带领乡亲们走上了创业致富之路。
他首先打上了本地一座黄土山的主意,因为当时市场上的砖非常走俏, 要办一个砖厂,可以土变金。然而在办砖厂的过程中,他也着实费了一番周折。可以说,苦辣酸甜的味道都尝到了。
在某一家国营砖厂“取经”时,卢志民他们遭到了那位大厂长的奚落, 他们被赶出,卢志民出来后狠狠地说:“这也好,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层皮, 咱们干,两年后,他要不上咱红嘴子来学习,我不姓卢!”
为了筹款,卢志民顶住压力,动员说服群众从每两个工分中出 1 元钱, 作为社员集资建砖厂的专项费用。这样集腋成裘,几天就集到了两万块钱。可还远远不够,卢志民就一趟趟地跑银行,请求贷款。可是人家怕队里穷, 还不起。
不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银行的领导被他的话感动了,破格贷给了 8 万块钱。
有了垫底资金后,在不误农活的情况下修窑、自造制砖机,搞大会战。一干就是大半夜。先建了 9 孔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原计划的 18 门轮窑就
建成了。后来,还觉着不过瘾,又扩大建到 38 门,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大砖厂。
就是这样一群人,钱不凑手,人没受过训练,设备现画图现制作,说干就干,3 月动工,5 月出坯,6 月点火,7 月就见回头钱,真是一个奇迹。更令人咂舌的是,有好事的人,一手拎着一块红嘴子的砖,使劲对撞,瓦缸一样铿锵有声,还不会撞碎。他们就凭这样的速度、这样的效益、这样的质量, 硬是在当地制砖市场和行业中占据了头把交椅。最后迫使那家曾奚落他们的国营大砖厂的厂长,不得不主动登门拜访,还要求以红嘴子砖厂的名义卖砖。
有过这样一番创业的经历,卢志民和他的伙伴们,更加胸有成竹,干劲也越来越大,他们又接连办起了啤酒厂、轧钢厂、饲料厂、养鸡厂⋯⋯建起了厂部大楼,还有一座科学技术大楼兼公司办公楼,村民们住上了三气一火的公寓楼。他们这个小村已拥有 4500 万元的固定资产,到目前已累计上交国
家 1000 多万元的利税,早在 1986 年就提前实现了小康。现在已是家大业大, 首富一方了。
卢志民也自然成了名人,但他并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他一面规划了新的发展蓝图,一面参加业余学习,既为了圆大学梦,也为了圆富强梦。
在中国的农民企业家中,第一个出资千万元办学的是张贺林。
张贺林是安徽省阜阳远近闻名的乡镇企业家。 1983 年,原本在窑厂做工的张贺林独自创办了一个小小的建筑材料企业,由于他经营有方,很快取得了经济效益,有了可观的收入。张贺林先富起了,但他深深感到乡镇企业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经营人才,于是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萌发了自筹资金办一所培养乡镇企业人才学校的念头,向上级领导递交了一份办学申请报告。报告很快批复,张贺林的这一举动得到领导们的支持。1985 年 9 月, 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阜阳乡镇企业中专学校”终于在颖西镇建成了。
从此,张贺林既要“办厂”,又要“办学”,累得腰酸背痛也无怨无悔。对于他这个文化水平并不算高的农民来说,花费在办教育上的心血似乎更多些。
面对陌生的教育领域,张贺林克服重重困难,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办学方法:聘任老师,他打破原有职务、级别、职称,重新考核录用;培训学员, 采取长短期相结合的方针;农村的学生住得很散,他就带领老师,送教上门⋯⋯
张贺林的心血没有白费。1988 年,学校被列为安徽省教育改革实验单位,1992 年 10 月,又被省里正式批准为中等专业学校。经过 9 年努力,学校已为当地农村培养出三千多名合格实用人才,为促进本地区乡镇企业发展作出了贡献。9 年来,张贺林把自己辛辛苦苦经商办厂积累起来的钱,一次次毫不犹豫地投入办学,至今已达 1500 万元,对此,他无怨无悔。望着新建
的 2 万平方米教学楼和宿舍楼,张贺林觉得心情特别舒畅。面对活跃在金融、微机、财会、企管、工业与民用建筑行业的三千多名人才,张贺林更是无比欣慰。
有人笑他傻,放着大钱不赚,偏要干这赔本的买卖,他却坚定地说:“现在办事讲效益,我看办学的效益最大。”张贺林勤俭办学、无私奉献的办学精神获得了人们的高度评价。
然而,张贺林并没有因为取得的这些成绩而骄傲自满,停止前进,他的目光更远大了。他说:“我还要争取办学院、办大学,为国家培养更高效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