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发明了避雷针
避雷针是防止建筑物等遭雷击的装置。现代的高层建筑几乎都有避雷装置。而避雷针最早是由谁发明的呢?
目前大部分书刊都认为是美国学者本杰明·富兰克林最先发明的:1752 年 7 月的一个雷雨天,美国学者(英国移民)本杰明·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作了一个震动全球的吸取天电试验。他把一个大风筝飘入高空,当雷电出现后,挂在风筝线上的金属片便发出电的火花,从而证明了他提出的“闪电是和物体磨擦时所生成的电相同”的理论观点。同时他又发现了当闪电或雷击时,可以由导线将雷电导入地下而使建筑物免遭雷击,从而发明了避雷针。
实际上,避雷针在我国出现最早。据《谷梁传》《左传》《淮南子》等著作记载,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即出现了为防止雷击而在建筑物上安装“避雷室”。宋朝以来,许多建筑物都有不同形式的“雷公柱”。广西真武阁四柱不落地,德庆县文庙四柱不顶天,都是古代建筑师为使厅堂的人有地方避开雷击,消除了电学上所称“跨步电压”的危险。
1688 年,法国人马卡连在游历我国后,写了一部书,名叫《中国新事》, 他在书中写道:“⋯⋯屋顶的四角都被雕饰成龙头的形状,仰着头,张着嘴。在这些怪物的舌头上有一根金属蕊子,这金属蕊子的末端一直通到地里,如果有雷打在房屋上,它就会顺着舌头跑到地里,不会产生任何危险。”这说明我国的避雷针已经同现代的避雷针原理相同。从时间上看,1688 年马卡连来中国游历,本身已比富兰克林的实验早了 64 年,那么避雷针的出现最早的应属中国。如果以避雷装置出现的时间而论,中国在南北朝就已经有了。是谁发明了避雷针已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