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三次对策汉武帝

公元前140年,雄心勃勃的汉武帝做了西汉王朝的第七位皇帝。上台伊始,他就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首先从治国理念上一改先祖故训,变黄老之学的无为政治为有为政治,开始重用儒生,大力倡导儒学。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诏命贤良进行对策。十年磨一剑,“三载不窥园”的董仲舒,正好赶上了这个机会,真是千载一时,三生之幸!

汉武帝连问三策,董仲舒也连答三章,其中心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史称《天人三策》或《贤良对策》。

汉武帝迫切想要“贤良”们为他的皇权找到根据,并且从理论上回答自然的一些规律,因此在第一道制书中问道:怎样才能得到天帝的授权?

汉武帝所问的恰好是董仲舒曾经深入研究过的问题,他在奏章更是把自然的发展变化和上天的意志合为一体,把皇权统治和天的意志结合起来。董仲舒在奏章的一开头就说,上天总是将自己的意志体现于人世间。随后,他又把儒家的一套重复了一遍,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他提出自己对刑罚的看法。他在奏章中援引《尚书》、周公和孔子的话说明天意支持德政的观点,并说之所以灾异起而德政废,是因为刑罚的问题。董仲舒在这个基础之上,他还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主张。

他建议说:“作为一国之君,先正自己的思想行为,然后再来纠正朝廷诸官的行为,做到上行下效……”

他认为,只有这样,才不会有邪气和奸佞,才能风调雨顺,万民安居乐业,五谷丰登,天地丰润,四海之内闻盛德而皆来称臣。教化建立而奸邪停止,是因为它的堤防完好;教化废止而奸邪并出,用刑罚也不能制止,这是它的堤防坏了。

因此,他建议汉武帝广设学堂,在国都设立太学进行教育,在县邑设立县学、乡学实施教化,用仁来教育人民,用义来感化人民,用礼来节制人民,所以,虽然刑罚很轻,却没人违犯禁令,这是教化施行,习俗美好的缘故。

随后,董仲舒又以自己的眼光回顾了汉代以前的历史,说明周代兴盛是因为教化,秦代败亡是因为暴政。而汉王朝继秦代的天下,就如同得到朽木粪墙一样,虽然想要好好治理。

于是,他又一次向汉武帝表明,要想大治天下,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必须首先从思想上改变,使全国上下在思想上达到统一,这才有大一统的希望。

汉武帝看到董仲舒的对策,感到十分惊奇,他异常高兴,因为终于发现了最适合自己的思想基础。他对董仲舒十分满意,十分欣赏他的才干。

然而,由于汉代初期推崇黄老学说,推行“无为”的政策。而且当时太皇太后,即汉文帝的皇后窦氏还没有去世,她十分喜欢黄老学说,而且坚持黄老之学,这是一个必须逾越的障碍。

于是,汉武帝就这个问题第二次策问,要贤良们再对策。在这次策问中,他提出了古代帝王的“劳”与“逸”的问题,“奢”与“俭”的问题,还有“质朴”和“雕琢”的问题。他说:“有人说美玉不用雕琢,又有人说仁德要用文来修饰才完美,两者岂不相矛盾吗?”

他要臣下回答为什么这两种说法相异,实质上他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有为而治”和“无为而治”到底哪一个更正确。

董仲舒又写了一篇近2000字的对策,在策问中,他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政治观点。然而在字里行间,无处不充溢着孔孟的儒家思想。这一篇文章更详细、更系统地提出了为君之道和治理天下的方法,对汉武帝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

在策问中,董仲舒叙述了自尧以来,直至周文王的几位君王的所作所为,得出结论说:“由此看来,帝王治国的道理是一致的,然而之所以有‘劳’和‘逸’之分,主要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的缘故。”这实际上是回答了汉武帝有关“劳”和“逸”的问题。

君王的“劳”和“逸”是因为时境的变化。对于“奢”和“俭”的问题,他引用孔子的话回答说:“所以孔子说:‘奢则不逊,俭则固。’”用以说明“俭”是自古治国的一项重要原则,对国家的兴亡有着深远的意义。

随后,董仲舒又用大量篇幅向汉武帝建议实行有为的政策。他认为历史上有为的帝王能做到“有为而治”的话,便天下升平;相反,如果做不到的话,便会天下大乱。而能做到有为的帝王,正是与儒家的主张相符合的;不能做到的帝王,则与儒家的主张相背离。

他还引用曾子的话说,希望汉武帝尊崇适合于他自己的思想,并做出相应的行动,自然可以成为与前代贤明圣主相并肩了。接着,董仲舒顺承他在头一次奏章中的提议,建议汉武帝兴办太学。

董仲舒的两次“对策”逐渐深入而明确地提出了尊儒兴教,德刑并施的主张,赢得了汉武帝的充分信任。但汉武帝意犹未尽,又下第三道策问:为什么夏商周三代的治国思想不一样?

董仲舒的回答是:是因为天性完整而人性不足。针对当时的治国问题,董仲舒指出,大汉建国至现在已经70多年了,不如回头来进行改革,改革了就能好好治理,国家治理好了,灾害就会一天天消除,福禄也就会一天天到来。执政能适合人民,自然会得到天给予的福禄。

《天人三策》的三问三答看起来就像一个渴望知识的后生请教一个学有所成的智者,这里面可以看出董仲舒高屋建瓴的理论水平和汉武帝超人的智慧。

董仲舒以其滔滔不绝的口才和充足的理论准备,借助于可以自由阐发的春秋公羊学,投汉武帝之所好,公开援道入儒,在融合儒道、用道家和阴阳家的思想资料充实、发挥儒家义理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让武帝心醉的“三纲五常”政治儒学体系。

在3次策问中,董仲舒既回答了皇帝的提问,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面对董仲舒的回答,汉武帝满意了。

但董仲舒并未就此搁笔,紧接着他又写了一些文章,极力赞美儒家思想。他把《春秋》作为儒术的象征提了出来,而且还把它提高到上察天道,下察人事的神圣地位。然后,他又表达了独尊儒术的主张。他说: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治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这段话,学界多年以来一直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8字加以概括。

董仲舒所总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得到了汉武帝的认同,汉武帝由此施行了一系列措施,对当时的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董仲舒以“君权神授”这一基本思想和模式,也为“大一统”的我国古代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成功范式,影响、造福中华民族近2000多年。

[旁注]

黄老之学 战国时期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因尊奉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主张“无为而无不为”,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待时、因时而动,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代表人物有河上丈人、安期生等。

对策 汉代出现的察举制度的一种考试方法,又称“策试”。公元前178年,汉文帝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亲自加以策试。察举对策制度自此而成立。所谓对策,就是把策题书于简册之上,使应举者作文答问。对策兼有征询政见与考核才识的双重意义。

太学 是古代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时期。汉代始设于京师。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大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我国教育史上的奇葩。

皇后窦氏 (公元前205年~公元前135年),窦漪房,汉文帝之后,西汉景帝之母,汉武帝之祖母。清河郡人,出身于良家子女,吕后时被选进宫。她是西汉王朝最后一位信仰“黄老思想”的管理者,在她的影响下,西汉政权能继续由刘邦时期定下的“以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精神。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

阴阳家 是流行于战国末期至汉代初期的一种学派,齐人邹衍是其代表人物。大体而言,邹衍的阴阳家思想表现在将自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并试图进一步的发展,用来建构宇宙图式,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

[阅读链接]

在西安南城墙东段内侧,有一条小街道,叫“下马陵街”。它东至和平门,西通柏树林街南口的碑林博物馆。在这条街偏东北侧就是董仲舒墓所在。董仲舒墓也叫下马陵。

董仲舒去世后,汉武帝亲自为他选择安葬之地,并在陵前修建董子祠。出于对董仲舒的尊敬,据说汉武帝每次经过他的陵园时,30丈之外,便下马步行,随从臣子照例这样做。从此后也便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骑马者,乘轿者,凡经过董仲舒的墓前,都要下来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