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的天下兴亡之责
古代儒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发展到明末清初,更加强调经世致用。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理念,当时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其意义和影响极为深远,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到“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他说的“亡国”,是指改朝换代,一个王朝的灭亡;“亡天下”,是指整个国家民族的沦亡。维护一个王朝的政权是君臣者的事,保卫整个国家民族,则是全国人民都有责任的事情。
这句话在人们传习和引用过程中,后被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概括成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是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顾炎武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思想?这就得从他的成长和他所处的时代谈起了。
顾炎武诞生于明万历年间的1613年。那个时候,由于明代封建王朝衰败,国力削弱。东北满族领袖努尔哈赤乘机而起,不再接受明代朝廷的统辖,先于1616年建立地方性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后来其子皇太极将“金”改称为“清”。明王朝为了同实力不断扩大的后金作战,导致国内矛盾加剧。
顾炎武的童年时代,所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严峻的社会现实。他从9岁起,便不间断地读我国古代的历史名著如《史记》、《左传》、《战国策》、《国语》、《资治通鉴》等,还认真地读了像《孙子》、《吴子》一类古人谈军事的书。这对于顾炎武成长后注重经国济世的实学,学术上孜孜于进行新的探索,关心国家大事和民族命运,都有明显的影响。
11岁那年,他的祖父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他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
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以至于后来的他成了一个在学术上很有成就之人。
顾炎武已经是14岁的少年,进入昆山县的官学,取得了秀才的资格。这时顾炎武在许多同学少年中,交上了一个名叫归庄的好朋友。他们互以名节相砥砺,性情都耿直狷介,不肯随俗浮沉,以致被人称为“归奇顾怪”。
当时这两个年轻人称得上是优秀之才。他们对社会现状有着同样的看法,对当时败坏的社会风气都深恶痛绝,真可说是志同道合。他们还参加了当时江南一带知识分子的进步组织复社,同各地来的读书人一道,既论文又议政,抨击朝廷中的贪官污吏,议论国家大事。
1639年,27岁的顾炎武又一次参加了为取得举人资格而进行的考试,仍遭到了失败。13年的亲身经历,使他深刻地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危害性。严峻的社会现实,更促使他做出了同科举制度决裂的抉择。此后,他便把全副精力用到挽救社会危机的探索中去。
顾炎武的家中收藏有很多图书,他日以继夜地从这些书籍中去搜集有关农业、水利、赋税、矿产、交通等方面的材料,打算编成一部分量很大的书。这部书虽然因为天下大乱没有能够编写成功,但是,基本材料都完整地保存下来了。
后来,顾炎武把这些重要资料一分为二,其中有关经济资料的汇编叫《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资料的汇编就叫《肇域志》。这两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直至今天,对于我们研究我国古代尤其是明代的经济史和历史地理学,都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正当顾炎武把自己的探索日益深入的时候,清军很快进占北京,建立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明亡清兴,改朝换代,面对这样的局面,顾炎武为了实现拯救苍生之志,从1645年至1654年的10年间,一直在大江南北考察。后来又下决心远离家乡到北方去。
东汉王朝的伏波将军马援,早年处于艰难的环境之下,曾在北方边地经营农田和畜牧。马援当时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这正是顾炎武要效法马援的志趣所在。
1657年春天,45岁的顾炎武从南京返回昆山。他将家产全部变卖,同好友归庄等人依依惜别,踏上了到北方去的旅途,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山东莱州府。在这以后的三四年间,顾炎武逐渐把自己的活动范围扩大到了整个山东、河北、北京,结交不愿为清王朝做官的学者,同他们互励气节,研讨学问。
1658年至1659年之际,顾炎武来到古称燕、代的今河北北部地区,历抵北京、蓟州、山海关、十三陵等地。他在居庸关考察了历代派兵戍守的下口,东望明帝十三陵所在的天寿山,不禁感慨万千,以诗记之:
燕代经过多感慨,不关游子思风烟。
顾炎武不是一个漫无目的的旅行家,他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学者。这种襟怀在他同时所写的另一首五言《秋雨》中反映得十分清楚,诗中写道:“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顾炎武正是要通过在“四海”的实际考察,去探求历史兴亡变迁的原因。
山海关,北依角山,南临渤海,为东北与华北交通的重要关隘。明代以来,这里更是一个军事要塞,明清代的兴亡,就是从这里揭开战幕的。顾炎武登临山海雄关,凭栏远望,往事历历在目。
1662年,50岁的顾炎武决定把自己的活动范围扩大至西北去,以便更广泛地求友访学,同时实际地了解那里的国计民生状况。
20多年来,顾炎武刻苦研究古代音韵学的专著《音学五书》,经过历年来反复认真的修改,也已接近完成。从此,他开始了生平最主要的著作《日知录》的撰写。
1664年初,顾炎武结束在山西、陕西的考察,经由北京绕道河南,回到了山东。在山东章丘县大桑家庄,他购置了一份田产,寄居下来。
几年来,在山西、陕西、山东的游历中,顾炎武陆续结交了那里的著名学者傅山、李颙、阎若璩等人。他们与顾炎武志同道合,都成了他晚年最要好的朋友。
顾炎武定居西北,已届垂暮之年,但决心在这里探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十分可贵的是,顾炎武并没有停留在对社会问题的暴露上,而且还进一步提出了许多积极的改革主张。
顾炎武首先把立足点放在发展生产上,这就是他一再强调的“厚民生”。他从西北地区的实际状况出发,主张在这里开垦荒地,而且还亲自经营过垦荒事业。他认为应当在这里发展纺织业,主张“每州县发纺织具一副,令有司依式造成,散给里下”,同时从外地招聘纺织工匠前来传艺。
他从多年的实际调查中,了解到西北是发展矿业和畜牧生产的好地方,他在给自己的学生潘耒的信中,曾经写道:
大抵北方开山之利,过于垦荒;畜牧之获,饶于耕耨。使我有泽中千牛羊,则江南不足怀也。
他还认为,要在西北地区发展生产,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必须进行赋税征银制的改革,以便减轻西北以及类似的一些落后地区人民的经济负担。他反对赋税不加区别地一律征收白银,主张:
凡州县之不通商者,令尽纳本色,不得已,以其十之三征钱。
顾炎武渊博的历史知识和一生在各地的实际考察,他不仅把自己的看法写进了《日知录》,而且还专门写了《郡县论》、《钱粮论》、《生员论》等著名政论文章。这些著作,在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是很值得重视的。
1682年2月14日清晨,顾炎武似乎觉得身体好了一些,准备出门去看望几个朋友。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竟连上马的力气也没有了,一失足栽倒在地上,从此便永远起不来了。第二天凌晨,我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学者和卓越的思想家,悄悄地离开了人世。
顾炎武作为开创一代学术的文化巨人,他的大量著作是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他提出并积极实践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旁注]
梁启超 (1873年~1929年)。清代光绪时期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是戊戌变法领袖之一,我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归庄 (1613年~1673年)。明末清初书画家、文学家。顾炎武挚友。善草书、画竹,文章胎息深厚,诗多奇气。有《玄弓》、《恒轩》、传世者名《归玄恭文钞》和《归玄恭遗著》。
傅山 (1607年~1684年)。明清之际思想家、书法家。于学无所不通,经史之外,长于书画医学。著有《霜红龛集》等。傅山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
李颙 (1627年~1705年)。李颙在理学上的造诣,被称为“海内大儒”。李颙和眉县李柏,富平李因笃统称为“关中三李”。李颙的著作在康熙、雍正年间均有刻本,光绪时期补入《四书反身录》等篇。
三藩之乱 是指清代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发动的叛乱。其中吴三桂势力最大,不仅在经济上是朝廷沉重的负担,而且威胁到清代朝廷。平定三藩,对于清代朝廷来说,是真正完成统一、确立稳定的皇朝统治的标志。
[阅读链接]
顾炎武小时候在婶婶的悉心教育下,学了不少的知识,不禁有些飘飘然。婶婶及时发现了这种思想苗头,让他背诵宋代刘基写的《卖柑者言》这篇文章,然后问他这篇文章的意思。顾炎武说,文章揭露了某些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华而不实。
婶婶意味深长地说:“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点进步就骄傲自满,这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又有什么区别呢?”
顾炎武惭愧地低下了头。从此,顾炎武谦虚谨慎,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