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贤孔子的早年经历
周公制定的礼乐,体现了当时的时代文明。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至春秋末期,整个社会礼崩乐坏,诸侯割据,连年征战,天下混乱。
至公元前的551年,在鲁国的陬邑曲阜东南的叔梁纥家里,一个男婴降生了,并取名为孔丘,字仲尼。仲尼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只能与母亲颜徵在到外婆家所在的曲阜城生活。
仲尼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仅靠自己纺线织布、种粮种菜、饲养禽畜以及亲友的接济艰难度日。这位无比坚强的母亲,只能把自己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聪颖懂事的儿子身上。受母亲言传身教的影响,仲尼自幼酷爱礼仪,尤其是对祭祀等一些古老文化礼仪有着浓厚兴趣,并且经常做这方面的游戏。
公元前546年早春,一天早饭后,阳光暖暖地照着,大街上传来了悠扬的乐声和嘹亮的锣鼓声。在乐队的后面跟着一队马车。原来,这是某位贵族要进行祭祀活动,参加祭祀的贵族们兴高采烈地坐在车里。
小仲尼赶紧跑出家门和平民百姓一起,紧紧地跟在祭祀队伍的后面。穿过街巷,祭祀队伍来到了曲阜南郊。主祭官和贵族们登上了祭坛,看热闹的布衣平民则有序地站在祭坛周围。
供桌上放着烤熟的猪、牛、羊和油炸的鸡、鸭、鱼、肉等祭品。空气里弥漫着肉的香味儿。只见穿戴一新的主祭官郑重地宣布道:“郊祭大典开始!依规程敬祭天神、地神!”
这次郊祭大典大约进行了一个半小时,年幼的仲尼始终兴致勃勃地在旁边观看着。直至祭祀典礼结束了,仲尼才回到家里,但是年仅6岁的他仍然兴趣不减。刚吃过午饭,他就在院子里摆上一些坛坛罐罐,模仿起祭礼来。他又当“主祭官”,又当“参祭者”,一步不落地按照程序严格操作着。日复一日,仲尼尽情地演习着郊祭。这一切,都被细心的母亲看在眼里。
有一天,母亲把仲尼叫到身边,微笑着问:“丘儿,你长大以后,是想做管祭祀的官吗?小孩子家怎么天天学礼制呀?”
仲尼瞪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认真地回答:“娘啊!我长大了,要当个为国效力的好大夫,不学礼制能行吗?”
父母一听到儿子有读书的要求,心中暗喜,一把将儿子搂在怀里说:“丘儿真是娘的好孩子!从今以后,咱家里专为你设学堂,你姥爷当过教书先生,我也当教书先生,娘教你读书好吗?”
“太好啦,太好啦!孩儿谢过母亲!”仲尼说完,恭敬地给母亲磕了一个头。
公元前546年,6岁的仲尼在家里跟母亲学识字。只用了6天的工夫,仲尼就把300多个字学会了。
仲尼到了13岁起便开始入学。当时学生们所学的,主要是敬神祭祀的礼节。此外,就是对待长辈的揖让进退礼貌和一些修身做人的道理。仲尼这时候学习的知识,简单地说就是“尚古”,也就是“崇尚古制”。“古”是指古代的尧帝、舜帝、禹王、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时的政治和文化。
这些帝王都仁慈贤明,他们在位时国内的政治都安定而修明,为民造福。可是,到了仲尼这个时代,情形就大不相同了。
原来,在周天子支配下的各国诸侯,互相争权夺利,纷纷与王室脱离关系,宣告独立,过去的修明政治如今都已被搞得混乱不堪了。鲁国只是东方的一个小国,势弱力小,随时有遭受他国兼并的危险。再加上国内权臣们的钩心斗角,天下纷乱如麻。
仲尼目睹这些情形,不免怀念起古代的修明政治和安定的生活,因而对古代的文化和古时候圣人的言行如《诗》、《书》、《礼》、《乐》等,都很细心地去探究。
仲尼在15岁前学习了一般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但这些根本无法满足他对知识的渴求。由于家境贫寒,仲尼没有条件进入专门为贵族子弟设立的高级学校深造,他就只能通过自学来提高自己的水平了。
母亲的精心教育和家庭的深远影响,使年轻的仲尼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他勤奋好学,当时社会上要求士人必须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大科目,他都努力去掌握。他进太庙时遇见什么问什么,表现了极其强烈的求知欲望。仲尼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并且非常热衷于政治。他从小就树立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决心步入仕途,中兴家业,出人头地。
仲尼对周公非常仰慕,以至于在梦中见到了周公。每次他梦见周公后,总是久久不能入睡。因为敬仰周公,他经常到鲁国各地考察学习,遇有不明白的问题就虚心向他人求教,这使他获得了大量知识。
仲尼时刻不忘随时随地研习周礼,通过不断地观摩钻研,使他对周礼的一套越来越熟悉了,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了,就连鲁国国君也开始注意到他了。
冬去春来,转眼间仲尼已经19岁了,出落成了一个英俊儒雅的少年,他并在一年一度的初春乡射比赛中夺魁,使得他名声更响亮了。
公元前532年的一天,是仲尼结婚的大喜日子。婚后的第二年,孔夫人就生下了一个儿子,这对年轻的夫妇自是高兴不已。有了家庭的仲尼比原来更加努力学习,他曾经专程到宋国考察殷商的礼制,对周礼的渊源进行了研究。他明确地指出夏礼、殷礼以及周礼之间的继承关系。
鲁昭公对仲尼的言行极为赞赏,当他得知仲尼有了儿子,特地命人送去一条大鲤鱼,以示祝贺。仲尼夫妇能得到当朝君王的如此厚待,简直是受宠若惊。仲尼随即给儿子起名为鲤,字伯鱼,以表示对君王赐鱼的纪念。
仲尼渊博的学识和出众的才华,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承认和赏识,特别是鲁昭公赐他鲤鱼的消息更是不胫而走,一时间传遍了鲁国都城。鲁国执政的正卿季武子就派人前来请他,让他担任鲁国的大司寇。
仲尼恪尽职守,正直公正,工作上卓有成效,得到了众人赞誉。与此同时,他一面做好本职工作,一面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他越学越感到不满足,越学越感到自己与古代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此期间,曾点、颜路先后拜仲尼为师,做了仲尼的学生。
不久,鲁国上卿大夫孟僖子之子孟懿子来给仲尼拜年。
孟懿子说:“我父亲重病前看得明白,鲁都的官学死气沉沉,不出人才。他已面奏国君批准,允许夫子办私学,传道授业。我会遵从父命,尽力帮助夫子办学。”说着,从怀中取出了国君诏书。
这是一份具有深远意义的诏书,它标志着我国从此开启了私人办学的先河。不久,10多个前来求学的青少年就带着行李衣物和学费搬进了孔门。仲尼在阙里的街西边筑起了杏坛,建成了历史上的民间第一所学堂。
仲尼当时的办学基本方针是“有教无类”,即招生对象不分贫富贵贱和民族国别,一律同等对待。这个方针适应了春秋时期文化下移的潮流,突破了以前贵族教育体制在出身、国别、族别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迎合了广大平民的愿望,因而受到了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普遍欢迎。
仲尼幼年曾受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教导,人到中年仍是一心想向老子学习。于是,他就带着颜回、子路等几个弟子到洛阳去见老子。
仲尼说明来意,向老子求教。老子张嘴大笑道:“你们看我这些牙齿怎么样?”
仲尼看了看老子的牙齿,早已参差不全了。老子又伸出了自己的舌头问:“那么,我这舌头呢?”
仲尼又仔细看了看老子的舌头,立时顿悟:“先生学识渊博,果然是名不虚传!”他又面带微笑地接着说,“如醍醐灌顶,方才大悟呀!”
仲尼师徒辞别老子,返回鲁国。在途中,仲尼喜悦极了。弟子们却都疑云重重,不得释然。
仲尼解释说:“他张开嘴让我们看他牙齿,意在告诉我们,牙齿虽硬,但是上下碰磨久了,也难免残缺不全;他又让我们看他舌头,意思是说,舌头虽软,但能以柔克刚,所以至今完整无缺。”
弟子们听后恍然大悟,方才明白了其中的奥妙,各人简直受益匪浅。
仲尼的一生从事教育事业达40多年之久,学生众多,大家都叫他“孔子”。据史料记载,孔子有弟子3000人,其中才华出众、品德优良者有72人。
孔子的学生遍布当时的许多个诸侯国,多数来自鲁国、卫国、齐国、秦国、陈国、宋国、晋国、楚国、吴国、蔡国、燕国等。
孔子曾经按品行和专长对他的学生进行分类,举出第一类的佼佼者。其中品行高洁者以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为代表;表达力强以宰予、子贡为代表;擅长政事者以冉有、子路为代表;在学问研究方面以子游、子夏为代表。
这些学生,就是后人所说的“孔门十哲”。他们大都受孔子的思想理论、德行和爱好的熏陶,与孔子的政治倾向基本一致。孔子的早期活动,通过亲身实践和创办私学,为后来创立儒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旁注]
叔梁纥 (公元前622年~公元前549年),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的生身父。鲁国著名武士,也是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叔梁纥曾是周代诸侯国宋国君主的后代,后来,流亡到鲁国的昌平陬邑。他人品出众,博学多才,兼会武功,而且又是陬邑的大夫。
颜徵在 (公元前568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孔子的父亲叔梁纥72岁时与颜徵在野合生孔子。在生孔子时,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故起名为丘,字仲尼。孔子3岁时,叔梁纥去世,孔子17岁时,母亲去世。由于名分的原因,颜徵在和孔子甚至不能参加叔梁纥的祭祀。
郊祭 祭祀天、地、日、月的活动。祭祀之处分别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祭天于南郊,时间为冬至,皇帝必须亲自去。祭地于北郊,时间为夏至,皇帝或亲去或派人去。祭日于东郊,祭月于西郊。统称为“祭郊”。祭祀活动是周代最为隆重的祭典,属于自然崇拜的一种。
太庙 是古代皇帝的宗庙。太庙在夏代时称为“世室”,殷商时期称为“重屋”,周代称为“明堂”,秦汉时期起称为“太庙”。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
鲁昭公 (公元前560年~公元前510年),鲁襄公之子,母齐归。鲁国的第二十四代君主。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伐季孙氏,但大败,逃到齐国的郓地,后辗转至晋国的干侯,晋欲使昭公返鲁,鲁不纳。死于晋地乾侯,终年51岁。
大司寇 西周时期的司寇。周天子是最高裁判者,中央设大司寇,负责实践法律法令,辅佐周王行使司法权,大司寇下设小司寇,辅佐大司寇审理具体案件。大、小司寇下设专门的司法属吏。此外,基层设有士师、乡士、遂士等负责处理具体司法事宜。
老子 (约公元前570年~公元前471年),又称李耳。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老子存世著作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学说对我国乃至世界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阅读链接]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和孟子,合称为“儒门五圣”。孔子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创始人。
颜子即颜渊,也叫“颜回”,他以德行著称,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以其“修齐治平”的政治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子思,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