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创建儒家思想体系
仲尼最后回到鲁国后,除了偶尔对现实发表一些议论外,基本是只发言,不行动,他将精力主要用在了培养弟子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上。
仲尼为了编著好《易传》,在晚年刻苦研读《易》。时而凝神端详,时而放声读之,时而持笔书写,不久,把《易》精读了一遍,了解了全书的内容;又细读了第二遍,基本掌握了书中的要点;接着,潜心精读了第三遍,更透彻地把握住了《易》的实质。
此后,结合写作与教学,不知又将《易》书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翻去,把串联竹简书的熟牛皮带子磨断了3次,史称“韦编三绝”。
其实,“三”是个概数,表示多次。就是说,仲尼读的那部《易》书的熟牛皮带子被磨断了多次。每次磨断之后,弟子帮助老师用新牛皮带子把竹简串好,继续研读。通过反复阅读琢磨,仲尼对《易》达到了融会贯通,在以前边读边写的基础上,开始系统地编写《易传》。
在编著《易传》的同时,仲尼又在老子思想的基础上,仲尼加以吸收、改造和创新,早期的儒家学派终于诞生了。
儒家学派的目的与功能不外乎道德问题。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道德问题说到底就是个礼制问题。儒家学派的创建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仲尼在垂暮之年总结自己的思想进程时说:
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可见,仲尼在年轻时就有了远大的志向,但他一生中的挫折也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儒家学派的出现应该是仲尼晚年的事情了。
仲尼自称“三十而立”。仲尼年轻已经以办私学成名,他的贵族后裔身份也得到鲁国贵族的承认。仲尼当初到东周王都洛阳“问礼”,并会见了做史官的老子,真正得以系统地接触周官典籍,并全面检讨“周礼”,就始于此时。
在周游列国的14年间,仲尼一面教导弟子,一面上下求索。从“四十而不惑”至“五十而知天命”,仲尼走向成熟,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在这一时期,仲尼在理论上的最大成就,就是用“仁”对“礼”进行改造,提出并完善了他的“仁学”理论。对于夏、商、周三代的礼制,仲尼最赞赏的是周礼,认为它综合了夏商之礼的优点。
在仲尼看来,周礼不仅继承了夏、商之礼的许多形式和“亲亲”、“尊尊”的核心内容,而且大大增加了夏商之礼所缺乏的道德理性精神,把“有德”、“无德”作为遵礼与否的主要标准。
仲尼顺此前进,进一步阐发和弘扬礼的道德性,用“仁”对礼进行改造和充实,从而把礼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仁”字在仲尼以前的文献中已经出现,是一个从“亲亲”、“尊尊”引申出来的爱有等差的道德观念。
仲尼的“仁”的理论丰富了仁的内涵和外延。仅在《论语》一书中,谈“仁”的条目就有100多处。仲尼的“仁”又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即所有人都从“爱人”的原则出发,从积极方面讲,要帮助别人立起来和发达起来;从消极方面讲,是不要把自己厌恶的东西推给别人。
仲尼还提出对执政者个人修养的要求,要求他们“率己正人”,做社会的表率、百姓的榜样。“德治”是治理者的内在德性、人格修养在国家治理中的体现,即所谓的儒家理想人格的最终目标:“内圣外王”之学。因此,就有了仲尼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作为教育家,仲尼的理想人格楷模是做一个仁人君子。在他看来,仁人君子不仅要有宏远的理想和对于这种理想的执著追求,而且更要通过长期不倦的自身修养实现崇高的君子人格。
仲尼所说的仁人君子忠于自己的理想,相信自己的价值,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使自己的行动符合仁义的原则。
仲尼既反对夸夸其谈,自吹自擂,言而无行,言过其行,要求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切切实实干出成绩;又反对顽固不化,盲目蛮干,不撞南墙不回头,明知不对也硬干的作风。要求君子谨慎求实,随时准备修正自己的言行,老老实实地改正错误。
君子一定要敢于坚持真理,也必须随时修正错误。要求君子尽量与社会上的各类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他广泛论述了君子与国君、朋友、父母、兄弟以及其他人相处的关系,特别强调“礼”对这种关系的约束。
这就要求,对亲族包括父母兄弟妻子儿女要厚道,对国君和上级不僭越、不献媚,对下级不盛气凌人和威胁利诱。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进别人的坏事。
“中庸”是仲尼的重要理论之一。他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是至高无上的啊!老百姓缺乏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中庸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中庸的意思就是使事物矛盾对立的双方都在一定限度内发展,从而使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永远处于一种统一和谐的境界。
仲尼意识到了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重要性。仲尼看到,在社会生活中,君臣、臣民、官民、列国、父子、夫妻、兄弟等,都是对立的一对矛盾。为了保持彼此之间统一和谐的关系,彼此的行动都要有一个“度”,超过或不足都会破坏这种统一和谐的关系。
仲尼的中庸学说是一种治国的艺术、处世的艺术和自我修养的艺术。中庸学说推进了礼学的深化,并使仲尼的正名说向前发展了一步。其中心目的不外乎要求人们正视自己的等级名分,一切都在礼的框架内活动,以求得上下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的安宁。
除了“仁”这一治国思想外,仲尼所创立的儒家思想,还包括教育和美学两方面的内容。
在教育方面仲尼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仲尼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要端正。仲尼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启发和教育的重要意义。
仲尼的弟子子路请教先生:“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呢?”
仲尼说:“还有比你更有经验、有阅历的父兄呢!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哪里能马上就着手去做呢?”
冉有也以相同的问题请教先生:“听说一个人的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呢?”
仲尼却答道:“当然应该马上实行。”
公西华看到同是一个问题而先生给出的答复却不同,他觉得不可理解。仔细思索了一番,仍然是想不出所以然来,便去向先生求教。
仲尼说:“冉有这个人遇事常常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勇敢;则遇事轻率,常常鲁莽行事,所以要叮嘱他处事慎重。”这就是仲尼因材施教的一极好的例子。
人与人的个性是不同的,显然处事的方法和结果也不一样。作为一个老师,就要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施教。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
在美学方面,仲尼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仲尼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做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仲尼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仲尼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华民族礼貌友善、温良忠厚和认真刻苦的气质,也是在儒家的教化下逐渐形成的。儒家思想规定了我国文化的特质,造就了中华民族的风骨,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面貌。儒家思想对我国社会的巩固、发展和延续都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
[旁注]
竹简 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现在一般说竹简。均用毛笔墨书。由于其材料的局限,难以广泛的传播,这极大地限制了文化和思想的传播,这一切直至竹简的出现才得改变。
《论语》 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僭越 超越本分,古时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器物等,尤指用皇家专用的。表示臣下身居卑位敢于指点君王的所作所为是一种犯上行为的谦辞。现在指无权冒用或要求,盗用,非法霸占。可与越俎代庖对照使用。
[阅读链接]
有一次,孔子路过了一个小村庄,村路七岔八岔,一时找不到去路。他看见路旁边,有一个小孩子正蹲在树上。他走到树下,抬起头来,刚要问路,但这个孩子异常淘气,对着孔子撒尿,弄了孔子一身。
按照常理,遇到这事,肯定是让人气不打一处来的。可是孔子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面色和蔼地对小孩子说:“你从树上下来,我有好吃的东西送给你。”
小孩子一听说有好吃的东西,赶紧从树上下来。孔子果真给了他一些好吃的东西。
由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孔子是多么仁爱宽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