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追求的儒学思想

董仲舒文幸而人不幸,在对策后,他并没有在朝廷任职,而是被汉武帝派到江都易王刘非那里当国相。

刘非是汉武帝的哥哥,此人是一介武夫,但因为董仲舒当时声望很高,是举国知名的大儒,所以对董仲舒非常尊重。刘非把董仲舒比作辅助齐桓公称霸诸侯的管仲,也就是希望董仲舒要像管仲辅助齐桓公一样来辅助自己,以篡夺中央政权。

但是,董仲舒是主张“大一统”的,因此,对于刘非的发问,他借古喻今进行了规劝,指出:“仁人者,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意思是说:正人君子,应当端正与人相交往的态度,不要为了能够从他人那里获取某种好处或达到某种目的,才决定和他人结交。

董仲舒的这句话,实际上是暗示刘非不要称霸。推而广之,是希望刘非说任何话,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是为了匡扶正义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董仲舒为江都易王相6年,搞了不少祈雨止涝之类的活动。在这个阶段,有一件事对董仲舒的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公元前135年,皇帝祭祖的地方长陵高园殿、辽东高庙发生了大火,董仲舒认为这是宣扬“天人感应”的好机会,于是带病坚持起草了一份奏章,以两次火灾说明上天已经对汉武帝发怒。

结果奏章还没上,正巧朝廷大臣主父偃到董仲舒家做客,看见奏章,因嫉妒董仲舒之才,就把奏章草稿偷走,交给了汉武帝。汉武帝看后大怒,决定将董仲舒斩首。后怜其才,又下诏赦免,但江都王相却被罢免。

从此,董仲舒不敢再说灾异之事,而是干起了老本行,从事教学活动,又教了10年的《公羊春秋》。

公元前125年,丞相公孙弘又推荐董仲舒做胶西王刘瑞的国相。刘瑞也是汉武帝的哥哥,他比刘非更凶残、蛮横,过去不少做过他国相的人都被杀掉,或毒死。因董仲舒是知名的大儒,刘瑞对他还比较尊重。

董仲舒在刘瑞这里一直小心谨慎,心神不安,唯恐时间长了遭到不测。遂于公元前121年以年老有病为由,辞职回家。从此以后,也就结束了他的仕禄生涯。

董仲舒虽然结束了仕禄生涯,但真正的儒者不会因为官场失意而意志消沉,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生低谷或许更能锤炼强健的人格。

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史记》说“董仲舒为人廉直”。是真儒,其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明道”、“行义”;是纯儒,其事君的准则就是“廉直”、“勿欺”。既是廉直勿欺,就注定了他不会阿附取容,以博高位。

董仲舒罢相家居,已经年逾古稀,但他并没有高蹈肥遁,不问世事,而是魂牵斯文,忧国忧民。朝廷凡有大事,常下诏垂问,甚至有的刑事案件也派使者和延尉张汤前往董宅,问其得失。

董仲舒引经据典,一一作答,皆有条理,共决大案要案232件,后编为《春秋董仲舒决狱》一书,成为汉晋之间司法断案参考的经典文献。

他还常常就重大时政发表看法,上疏献计献策。当时关中民不好种麦,他建议多种冬小麦,以避饥荒。还针对“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建议限民占田,抑制土地兼并。

当时汉武帝外事四夷,特别是与匈奴的战争,使天下虚耗,户口减半。目睹那一场一场痛苦的较量,董仲舒也进行了自己的思考。

他认为:“义动君子,利动贪人”,对于像匈奴这样的贪人,主张“与之厚利以没其志,与盟于天以坚其约,质其爱子以累其心”,使其进有所贪,退有所忌,庶几可达到“胡马不窥于长城,羽檄不行于中国”,与邻为睦的目的。

董仲舒历经仕途沉浮,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他的道德修养。作为一个典型的忧患型人物,他进亦忧,退亦忧,就像后来的北宋文学家范仲淹说的那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种人格,是自孔子以来就形成的古代儒者的人格,当然也是被誉为“统儒”的董仲舒的天性。事实上,这种忠君、忧国、爱民的忧患意识,一直伴随董仲舒终生,直至死而后已。

董仲舒代表着一个阶层,这个阶层就是“士”。士,原本是邦国时期最低一级的贵族,其上依次是大夫、诸侯和天子。天子有天下,诸侯有国,大夫有家,他们都是“领主”。士却没有领地,顶多有一块没有主权和治权的田地。没有领地,所以没什么家产。

事实上,在我国古代,士的安身立命之本,无非就是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第一件事是士自己的,后面三件事则分别是大夫、诸侯和天子的,但需要士来帮忙。

也就是说,士,首先要管好自己,加强道德修养,学成文艺武艺,这就是修身;然后帮助大夫打理采邑,这就是齐家;辅助诸侯治理邦国,这就是治国;协助天子安定四海,这就是平天下。

在家里,董仲舒总结了自己50余年治学的心得体会,加上对《春秋公羊》等的研究,写成了17卷82篇《春秋繁露》。

他仍继续从事对《春秋》微言大义的研究,从《春秋》的某些语言作出很神秘而又实有所指的注解。这就是汉代兴盛的“今文经学”的初期,他写了许多有关“今文经学”的文章。所谓今文经学是指用秦汉时期流行的隶书写的解释《春秋》的文章,首先做这种文章的就是董仲舒。

除了研究这类经学的文章以外,董仲舒还整理了各次上疏的文章和其他一些议论性的文字,据史书记载,他一共写了123篇这类文章,然而到现在,大部分已经遗失,流传下来的只有10多万字。

董仲舒并没有把自己写的书命名为《春秋繁露》。相传他成书之前,梦见有龙入怀,于是创作了这本书,这当然只是传说。然而他写了好几十篇文章,分别叫《闻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等,却没有把他们编撰成书。一般认为是后人辑录编纂而成的。因为这些文章是一部连贯的儒学之书,于是给它们冠名为《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大致上体现了董仲舒的思想。然而他在书中掺杂了不少关于神学的内容,从头至尾都贯彻着他的神学观。他还强调了天的至高无上。在《五行相生》篇中,他又重复了自己关于阴刑阳德的说法。

董仲舒从儒家思想出发,在书中表达了“仁义”的改良主张。在《仁义法》篇中,他解释“仁义”为“爱人”、“克己”。在《制度》篇中,他还指出土地兼并是社会等级破坏、农民贫困作乱的原因,还主张废除奴婢制。在《身之养重于义》中,他说以“利”“养体”,是人之天性,因此要用“礼”来防范老百姓,引导百姓如何取利。

他还把“天人感应”的思想融进了文章中,他说王者能起参天地的巨大作用,广大“民”“众”也能影响上天。更重要的是,他把“四权”和“三纲五常”在书中做了归纳,在《基义》中用天地、阴阳之道论证了三纲,他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上天的意志。

在《春秋繁露》中,董仲舒还阐述了“三统说”。三统从黑统开始,经历白统至赤统,又复归黑统,他认为这就是历史的发展规律。

在书中,他进一步总结了他的“性三品说”,在《深察名号》中,他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仁贪二气。就如同天有阴阳二道一样,君主和圣人的出现就是为了教民为善。在《实践》篇中,他把人性分为三等,在《竹林》篇中说人的节情、化性、正命最终都依赖于圣人和天意。

公元前121年,董仲舒已归家10多年,这期间汉待达到鼎盛。他尽管在家中著书立说,养病在家,但仍十分关心朝政大事,甚至他75岁时,还积极写奏章给汉武帝,坚决反对盐和铁官营的政策,认为这样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公元前104年,在他写完最后一篇奏章后不久,他便因病去世,被葬于西汉时期京师长安的西郊。

有一次,汉武帝经过董仲舒的墓地,为了表彰董仲舒为汉王朝的效劳尽忠,表达自己的哀思,他特地下马致意。因此,董仲舒的墓地又被称为“下马陵”。

董仲舒的影响董仲舒的一生,走过了75个春秋。从一位杰出的学者到皇帝的智囊,从当相治国到归家著书立说,他主要是作为一名思想家度过其一生的。他的廉洁正直,刻苦钻研的精神,得到了后人的赞美、推崇。

西汉时期称他是超过伊尹、管仲、姜子牙的相国大材,东汉时期王充称他是孔子的继承人。此后司马光、二程、朱熹等极力推崇他。元代把他请入“圣庙”受祭,明代封他为“先儒”,给他盖上了“董子庙”。

他的哲学思想,有一些可取之处,在当时也有适应历史发展的要求,他的神学是统一于他的哲学之中的。但他以神学为目的,甚至搞一些装神弄鬼之事,实不足取,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促进了我国历史的发展。

[旁注]

刘非 (公元前168年~公元前127年),汉景帝之子,母程姬。公元前155年立为汝南王。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叛乱,他年15岁,有勇力。上书自请击吴,被任为将军,吴破,被封为江都王,治故吴王所属之地。

主父偃 (?~公元前126年),汉武帝时大臣。汉武帝为了加强皇帝的专制权力,在宫中设立内朝,主父偃在内朝备武帝顾问。他认为应该加强中央政令的推行,因此向武帝建议,令诸侯得推恩分封子弟为侯,这样王国自析,诸侯王的权力也随之削弱。他的建议多被采纳。

公孙弘 (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21年),西汉时期淄川国薛人。淄川国郡治在寿光南纪台乡。他起身于乡鄙之间,居然为相,直至今日,人们依然对他推崇备至。尤其他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的精神,已成为历史长卷中最醒目的一章,永垂后世。

胶西 汉代的郡国名。公元前201年置郡,汉文帝以后或为国,或为郡,汉景帝时为参加叛乩的七国之一。治所在高密,汉武帝以后辖境约当今山东胶河以西,高密以北地区。公元前73年改为高密国。

关中 又称“渭河平原”、“关中平原”,地处陕西省中部。西起宝鸡大散关,东至渭南潼关,南接秦岭,北至陕北黄土高原。东西长300千米,平均海拔约500米,西窄东宽,号称“八百里秦川”。这里自古灌溉发达,盛产小麦、棉花等,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

范仲淹 (989年~1052年),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曾经参与“庆历新政”。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十项改革建议。晚年知杭州期间,设立义庄。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明堂赋》等。

性三品说 我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分为三等的理论。性三品之说受孔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先验论影响。西汉时期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东汉时期王充也据禀气的多少把人性分为善、中、恶三种,唐代韩愈明确提出“性情三品说”,把性与情分为上、中、下三品。

[阅读链接]

董仲舒喜欢谈论神秘莫测之事。公元前130年,辽东高庙和长陵高园殿发生火灾,董仲舒推说其意,写成《灾异之记》草稿,尚未上书皇帝。主父偃私见其稿,因为嫉妒董仲舒,所以将《灾异之记》草稿偷窃出来上奏朝廷。

汉武帝将它交与朝中诸儒审阅。因其中有讽刺时政的文字,汉武帝一怒之下,把董仲舒打下了大狱,虽然后来汉武帝看重他是著名的经学大师,又下诏赦免其罪,复为中大夫,但是董仲舒从此不再谈论灾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