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大家王守仁
如果说吴与弼推动明代儒学走向社会下层民众,那么,王守仁则完成了第二次文化下移。
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心学集大成者。作为道德教育大家,他的教育思想体系核心“致良知”,极大地丰富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内涵。
王守仁是明代浙江余姚人。据有关史料记载,幼年的王守仁由于母亲早亡,父亲又忙于科举考试,非常受祖母溺爱,对他几乎没有约束,使得他所接受的是近乎放任式的教育。
童年时期的王守仁顽皮异常,经常逃课,不肯认真读书,尤其喜欢玩军事游戏,制作大小旗帜居中调度,左右旋转,颇有战阵之势。
王守仁少年时非常喜欢下棋,往往为此耽误功课。其父王华对儿子家教极严,虽屡次责备,总不稍改,一气之下,就把象棋投落河中。王守仁心受震动,顿时感悟,当即写了一首诗寄托自己的志向: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王守仁12岁正式就读师塾。当时朝政腐败,义军四起。一次与塾师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他就不同凡俗,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
明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朝廷赔款求和。这件事情在王阳明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他发誓一定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15岁时就屡次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未果。
不久,他出游居庸关、山海关一月之久,纵观塞外,那时已经有经略四方之志。王守仁以诸葛亮自喻,决心要作一番事业。此后刻苦学习,学业大进。骑术、射术、兵法,日趋精通。1499年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
在当时,朝廷上下都知道王守仁是博学之士,但提督军务的太监张忠认为王守仁以文士授兵部主事,便蔑视王守仁。
有一次,张忠强令王守仁当众射箭,想以此让王守仁出丑。不料王守仁提起弯弓,轻易拉满,“刷刷刷”3箭,三发三中,全军欢呼,令张忠十分尴尬。
王守仁做了3年兵部主事,突患肺病,以病告归,结庐于会稽山龙瑞宫旁之阳明洞。故世称“阳明先生”。王守仁病愈复职后,因反对宦官刘瑾,于1506年被贬谪贵州龙场驿丞。刘瑾被诛后,任庐陵县知事,累进南太仆寺少卿。
其时,军事家王琼任兵部尚书,以为王守仁有不世之才,荐举朝廷,擢右佥都御史,继任赣南巡抚。王守仁上马治军,下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谋略于一身,做事智敏,用兵神速。后来,王守仁拜江西巡抚,再调拜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因功高遭忌,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
王守仁从34岁开始,就从事讲学活动,直至去世。其中绝大部分时间均是一面从政,一面讲学。他所到之处,讲学活动不断,并热心建立书院、兴办社学、建立学校,对明代中期讲学之风的兴起和书院的勃兴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为道德教育大家,王守仁解读和批判“格物致知”说,主张“心即理”,首创“知行合一”说,对《孟子》中“良知”的说法进行发挥,提倡“存童心”,强调万物一体。其中的“修齐治平”思想颇值得玩味。
王守仁对格物致知说的解读和批判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道德修养的角度解读其理论的内在矛盾;一是从朱熹身后的影响来批判格物致知说的“学术之弊”。
从前一个方面看,由于王守仁年轻时期曾一度笃信朱学的格物说,然而当他用这种方法去进行个人的道德修养时,便发现无论是物去穷理,还是循序而读书,都不足以解决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王守仁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他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鉴于朱学格物致知的教训,王守仁主张心即理,并据此提出“知行合一”的口号,决心创立良知之学,用一种注重身心修养的学说来取代朱熹沉溺辞章、博而寡要、支离决裂的格物致知说。
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王守仁在“致良知”的体系下,提出了“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主张。王守仁认为,要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能够静下心来,摒弃自己的私心杂念。光是自己坐在那里想还是不行的,如果人老是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坐久了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喜欢安静,讨厌活动”,甚至成为“痴呆汉”,因此人还要多多“事上磨炼”,做到“知行合一”,这才是道德的完成。
他认为,人在道德修养上要多多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实践,倘若只是空想,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乱了,不去努力实践,那平时所想的功夫,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王守仁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当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小孩子掉到井里面,必然会动恻隐之心,倘若顺着这种恻隐之心的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这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王守仁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但是,倘若这个人此时转念,畏惧艰险,或者因为和孩子的父母关系不好而不前往,就是有“知”而“无行”了。
在王守仁所处的年代,儿童教育存在诸多弊端。如只注重教会儿童一些章句之学,只知道对儿童进行鞭打、体罚等粗暴的管教等。王守仁不仅对这种教育方法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而且也提出了他的儿童教育主张。
他认为,教育儿童时要努力适应儿童的“童心”,顺应儿童的性情,鼓舞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样才能够使儿童觉得学习是有意思的,从而自觉接受教育。
其实,王守仁的这种儿童教育主张仍然是他“致良知”心学思想的体现,他提倡通过“存童心”,也就是顺应儿童的性情发展进行教育,来唤起儿童心中所固有的“良知”,从而实现“致良知”的目的。
王守仁是宋明时期的儒学大家,他的教育思想在明中后期的思想界曾经风靡一时,一度取代了程朱理学的地位,左右我国思想界长达百年之久。
[旁注]
科举 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度从隋代至清代在我国实行了整整1300年,对隋唐时期以后我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塞外 “塞”指长城要塞。“塞外”,古代指长城以北的地区。也称塞北。包括内蒙古、甘肃、宁夏、河北等省、自治区的北部。不过从古至今,说法也是不一的。南方的暖湿季风吹不到,西伯利亚的干冷空气首当其冲,气候都比较干燥寒冷。
阳明洞 位于贵州省修文县城东栖霞山。因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谪为龙场驿丞时曾居于此洞而得名。王守仁在此3年,其著名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等重要思想、及一些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便是在此写出的。洞旁现存清代建筑数座,石刻题咏甚多。
程朱理学 也称“程朱道学”,是宋代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时期湖北人“二程”即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至南宋时期朱熹集为大成。
[阅读链接]
王守仁17岁时,到南昌与诸养和之女诸氏成婚,可在结婚的当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原来这天他闲逛中遇见一道士在那里打坐,他就向道士请教。道士给他讲了一回养生术,他便与道士相对静坐忘归,直至第二天岳父才把他唤回去。
王守仁与夫人诸氏归余姚,船过广信,去拜谒著名理学家娄谅。娄谅向他讲授朱熹“格物致知”之学。从此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理学理。经过深入研究分析,后来,王守仁创立了自己的“心学”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