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
瓦格纳(1813~1883)是欧洲后期浪漫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生于莱比锡一个小官吏之家。1831 年入莱比锡大学,随魏思里希学和声及对位。20 岁时已写过几部管弦乐。尔后在维尔茨堡、马格德堡等歌剧院当指挥。1842 年他的歌剧《利思齐》演出成功,才使他当上德累斯顿皇家歌剧院指挥,并担任宫廷乐长。这期间,他创作了歌剧《漂泊的荷兰人》《汤豪舍》等,由于演出相继失败,又使他陷于困境。1849 年瓦格纳因参加五日暴动失败,逃到了苏黎世避难。过着困苦的流亡生活。这时他又受叔本华悲观哲学的影响, 由他自编剧本和作曲的歌剧《女武神》《尼伯龙根的指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作品,其中不少是描写死亡与黑暗,宣扬了宗教神秘及超世的思想。1860 年,大赦返国。1864 年应路特维希之邀,去慕尼黑演出,后又筹建歌剧院演出自己的乐剧。后又创作《帕西法尔》,因心脏病,逝世于威尼斯。一共写了《罗恩格林》《名歌手》等 11 部歌剧,9 首序曲,一部交响乐,4 部钢琴奏鸣曲及大量合唱曲、艺术歌曲等,并写了《艺术与革命》《歌剧与戏剧》等几部关于歌剧改革的著作。
《黎恩济》序曲:是瓦格纳根据英国作家布尔沃·利顿的小说《罗马最后的一个护民官》写成的,因为剧中男主人公的名字叫黎恩济,所以此剧用主人公的名字命名。歌剧剧情是:在 14 世纪中叶,罗马护民官、教廷公证人黎恩济因为看到贵族腐败无能,想推翻他们的统治,受到民众的拥护。黎恩
济的妹妹伊伦尼与贵族珂罗那的儿子阿德里亚诺相爱着,可是,另一个贵族青年奥尔西尼也深深爱着伊伦尼,虽然描写的是马德里夏夜的景色,但是, 里面也有群众舞蹈的欢乐场面,使之乐曲最后在欢乐气氛中结束。
《阿拉贡霍达》:1844 年,格林卡受柏辽兹的启迪,决心把“艺术的要求和时代的要求结合起来”,以此来丰富自己的曲目,就这样从 1845 年来到西班牙学习。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激起他极大的创作热情,写成了一首管弦乐序曲——《阿拉贡霍达》。该曲由带有缓慢序奏的奏鸣曲快板构成,主要是描绘了阿拉贡地方美丽的田园景色。中间部分展现了欢跃的西班牙民间风俗生活和舞蹈场面的情景,其中有两个主题,一个轻快而明亮,是充满活力的霍达;另一个温柔而热情,具有西班牙小夜曲的风味,好似拖着长裙的西班牙姑娘正轻舒舞步,极富于魅力。最后是终曲,乐曲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此曲第一次在彼得堡和听众见面时,立即受到热烈的欢迎。就连匈牙利著名钢琴家、指挥家李斯特都非常欣赏这支曲子。的确,这支曲子结构清晰、色彩丰富、情趣盎然。曲子从始至终以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