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理性的天空

前面我们所说的,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所需要的对音乐的音响感知能力, 投入感情的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都属于对音乐作品

的感性认识阶段。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音乐的欣赏还要达到理性认识的深度,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完成对人类优秀音乐文化的欣赏。

音乐欣赏中理性认识的作用之一是对音乐作品本身达到更深刻的认识。在我们前面几章的介绍中就表明,一些优秀作曲家的作品,不仅是一种用声音抒发感情的艺术,而且能够通过感情的深刻抒发和音乐形象的逻辑发展来表达深刻的哲理思想。如果说贝多芬在《英雄交响曲》中表达了法国大革命在他胸中所燃起的革命和希望之火,并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表达了“通过斗争、得到胜利”这一哲理思想的话,那么,他的《命运交响曲》则通过音乐形象的逻辑发展,深刻地揭示出在与“命运”的殊死搏斗中,个人的奋斗只有与人民群众的洪流汇合在一起才能争得胜利的哲理思想。由于贝多芬在他的一些重要作品中表现了他对时代和生活的深刻的富于哲理性的思考,因此他发出了“应该要求人们用理性来倾听我们”的呼声。音乐欣赏中所需要的理性认识,主要是表现在对音乐作品的内容和社会意义的认识上面,即表现在对乐曲产生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生活、思想、创作意图,特别是对乐曲本身的感情内容和社会意义的认识。

音乐欣赏中理性认识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对音乐作品的审美评价。我们在欣赏音乐中往往发出感叹和议论,如作曲美不美,好不好,这就是审美评价。问题是,作曲家自以为美的东西,我们欣赏者是否以为美呢?这就要求欣赏者对作曲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认真进行感受、体验和理解,同时又要对音乐的艺术形象进行“再评价”,这种“再评价”体现欣赏者鉴别音乐的能力,正确、健康的审美观能发自内心地热爱和欣赏美好的音乐、厌弃坏的丑的音乐,不仅从音乐欣赏中获得健康的感官享受,而且获得高尚情操和美好思想的熏陶和教育。

欣赏音乐、获得音乐美感的基础是感受与理解、情感参与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历程,舞蹈欣赏也同样如此,它与音乐欣赏同属于人们对艺术美的一种审美活动。欣赏一部舞蹈作品,需要欣赏者怀有饱满的热情,通过感受、理解、联想、想象等积极的心理活动和分析、综合的思维,才能达到对这部舞蹈作品的深刻认识和把握。

舞蹈艺术除具备所有艺术所共有的形象性、感染性、典型性以外,还有自身的艺术特性。这个特性就是人体的动态性及其饱含诗情、充满乐感的人体动态美。舞蹈艺术这种不同于其他种类艺术的特性——直观、流动、以人体为情感语言,是它赖以吸引欣赏者的魅力所在。因此舞蹈被称为“人体律动的诗篇”。

舞蹈的艺术特性决定了欣赏者欣赏舞蹈的审美过程:当一个舞蹈开始表演时,首先映入我们头脑中的感觉是演员跳得怎样,舞技高超与否,甚至演员的形体如何,漂亮不漂亮等。这可以说是进入舞蹈欣赏的第一个层次。继而我们被舞蹈表演所吸引,稳定地密切注视着舞台上舞蹈家的各种动作发出的信息和表达出的情感。渐渐地我们从反复出现、不断更替、相互连接的各种形态中看到了人物、事件、情感的发展和变化,这可以说进入了舞蹈欣赏的第二个层次。舞蹈的情绪和情节层层展开、步步深入,观众的情思也跟着走向深层,创造性的想象十分活跃,浮想联翩,心驰神往。随着舞蹈形象塑造的完成,舞蹈美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欣赏者也被引入一个美妙境界, 这便进入了舞蹈欣赏的第三个层次。舞蹈表演已经结束,但舞蹈家创造的美的形象、美的意境还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脑际,这时我们被舞蹈美所激动引发

的情感和形象思维开始向理性思维趋进并与之结合,领悟到一种由有尽之形包涵着无尽之意。至此,达到了舞蹈欣赏的第四个层次,也是最高层次。

对舞蹈的欣赏要完成一次完整的审美活动,亦即要达到以上四个欣赏的层次,欣赏者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也就是要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它包括以下二点:

首先,了解和掌握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舞蹈的形象性、感染性、功利性、独创性和技艺性是形成舞蹈美的五个基本审美特征。我们了解了舞蹈的美是什么,为什么美,我们才能真正欣赏舞蹈艺术,获得美的享受。

形象性是艺术美的特征,而作为舞蹈美的形象性,它又具有本身的特点, 并且舞蹈美主要体现在舞蹈形象中。舞蹈形象既可是单一的动作形象;也可以是一系列舞蹈动作组合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还可以是舞蹈作品中通过群体的行为,舞蹈场面情景交融的发展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意象、意境的舞蹈整体形象。舞蹈形象的塑造通常有四种方式:

第一,在情节或矛盾冲突的发展中,以舞蹈手段集中概括地表现出人物的情感状态及人物行动的思想基础,以此刻画和塑造出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这多运用在有一定情节或矛盾冲突的舞蹈和舞剧作品中。如我国的现代舞剧《鸣凤之死》中,有一系列能够深入地描绘鸣凤内心情感世界的舞蹈场景,都是编导者紧紧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描绘出 20 年代旧中国青年对自由幸福生活渴望和追求的舞蹈手段,如“梦魇”中鸣凤不屈的挣扎和只能任封建恶势力摆布的形象;“高墙”中鸣凤和觉慧虽近在咫尺却存着一堵无形的难以逾越的高墙的象征性舞蹈动作;“生离”中鸣凤向觉慧告别的双人舞以及“死别”中鸣凤投湖前与人间诀别的独舞等,这一系列舞蹈都极为鲜明、生动,具有艺术感染力地塑造着鸣凤这个人物形象。

第二,舞蹈形象的塑造是用舞蹈直接表现一种典型人物的情感形象。这多运用在基本不具有情节、只是表现某种情绪,抒发一定情感的抒情性舞蹈中。如我国舞蹈家贾作光编导的舞蹈《海浪》就是通过两个形象——海燕和海浪的舞蹈形象,来体现作品主题的,贾作光说:“作为一个编导,他的目的就不应该是表现舞蹈的技巧,绝不是简单地描写海浪和海燕的外形,而应是用舞蹈形式表现人的思想感情,《海浪》在于揭示一种不可战胜的青春活力。”

第三,通过众多人物群体的动作和场景变化发展而创造出具有某种意象意境的舞蹈群体形象。这一般运用在一些不以表现个性人物性格特征,而着重描写某种概括的社会生活和象征意象的舞蹈作品中。如我国舞蹈家编导的

《黄河魂》,就是充分发挥了舞蹈动作、姿态和造型表现人的情感和思想的艺术表现力,通过黄河儿女前仆后继、奋力拼搏等舞蹈段落塑造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典型群像,表现出具有深邃思想情感内涵的意象和意境。又如舞蹈《小溪、江河、大海》以拟人化的手法,由 24 位身着白衣白裙的少女塑造出水的舞蹈形象。舞蹈表现了从源头的点点水滴形成潺潺的细流,从条条小溪汇合成宽阔的江河,最后由江河涌向波涛翻滚的大海。这些场景变化是通过人物集体动作造型和流畅的折、转、弯、回、直、冲等各种不同的队形画面的更迭变换所形成的,象征着人生旅途的艰辛,也表现出世上万物都是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以至壮丽辉煌的客观规律,使观众引发出更为广阔的艺术联想。

第四,在一些主要描写生活场景或民俗民族风情的舞蹈作品中,舞蹈形象也大多是着重塑造群体的形象。如我国的彝族舞蹈《喜背新娘》等表现风情习俗的舞蹈,亦都是通过其特有的情节事件和独特的表现情感的方式,塑造出该民族青年的性格风貌。

舞蹈的第二个审美特征是感染性,即指舞蹈能够激起观众情感上的浪花,拨动观众的心弦,唤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由于舞蹈是用人的身体动作直接表现人的情感的艺术,它所表现的人的内心世界的各种情感,其细腻, 其深刻,其强烈程度都远远超过其他艺术,它所具有的人体动感的直接传导性比用文字、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都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我国古人就说过“感于物而动”、“舞以宣情”、“舞以达欢” 等都说明舞蹈是最直接表现人的情感的一种艺术。所以,舞蹈艺术的抒情性特性使舞蹈具有震撼或感染的力量。

舞蹈的第三个审美特征是功利性,它指舞蹈作品一般都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反映着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活动。普列汉诺夫说:“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这就是艺术的最主要的特点⋯⋯艺术是一种社会现象。”

舞蹈的独创性、技艺性审美特征,则是指舞蹈从对生活的模拟再现到复杂抽象的概括表现的艺术探索和创新,以及舞蹈演员技巧性的表演艺术,编导在艺术结构、场面设计、舞蹈语言的运用和对人物性格、内心情感的细致深入的刻画等方面所具有的艺术技巧和表现能力。由于舞蹈是以人的身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只有通过高度的舞蹈技艺才能把多彩的生活内容和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充分地表现出来。

第五,舞蹈的审美往往是互相融合在一起紧密不可分的,尽管在一部舞蹈作品中,有一个或几个特征比较显明和突出,其他特征比较隐蔽。我们了解和把握了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也就了解和把握了舞蹈在反映生活、塑造人物、传情达意方面的特殊表达方式。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是抒情和技巧结合的艺术,它在反映生活时不是逼真模仿,而是采取虚拟的手法、抒情的手法、夸张变形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塑造形象,以此达到反映生活的目的。

如果我们不掌握舞蹈艺术的这些特性,而用欣赏话剧、小说、电影等艺术的方法来欣赏舞蹈,那就不能实现对舞蹈作品的正确理解和获得美感。

其次,欣赏者要发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舞蹈艺术的长于抒情性,不在于再现事物的外形,而是力求揭示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舞蹈语言的凝炼、夸张、虚拟性,舞蹈结构的集中、精巧、跳跃性等,需要我们欣赏舞蹈时,在对社会生活有深刻体味、把握舞蹈艺术特性和舞蹈语言的基础上,展开我们想象的翅膀,通过舞台上的形象感知到的艺术信息,不断进行舞蹈形象的“再创造”。

我国翻译家、音乐评论家傅雷先生曾说过:“任何艺术品都有一部分含蓄的东西,即‘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也正是艺术吸引着我们的魅力。” 艺术的魅力是无穷的,我们的探索和追寻也就永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若我们以此励志,在获取丰富的知识和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历程中,我们将会不断地领略到艺术的神韵,艺术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