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

舒伯特(1797~1828)是奥地利杰出的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一个教师的家中,8 岁开始随父兄学习提琴和钢琴。11 岁参加教堂唱诗班,并且在神学校乐队里拉小提琴,有时还担任指挥。13 岁就写出了《D 大调第一交响曲》和其他一些作品。1813 年,16 岁的舒伯特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在父亲工作的学校里开始教学。17 岁为歌德的诗篇《纺车旁的葛莱卿》《野玫瑰》《魔王》等谱曲。18 岁完成《第二交响曲》和《第三交响曲》,两部弥撒曲、5 部歌剧及 140 多首歌曲。他以多产著称。虽然终生清贫,依赖别人救济而生活,

31 岁就与世长辞了,但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总共写下 14 部歌剧、

9 部交响曲、100 多首合唱曲、567 首歌曲等近千件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

《未完成交响曲》《C 大调交响曲》《死与少女》四重奏、《鳟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日的旅程》及《天鹅之歌》、剧乐《罗莎蒙德》等。舒伯特的歌曲旋律动人、感情丰富,他提高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因此,人们称他为“歌曲之王”。

《罗莎蒙德》这出戏写了塞浦路斯公主罗莎蒙德经历许多波折,最后获得美满姻缘的爱情故事。序曲用奏鸣曲式写成。开始,是一连串的和弦进行, 然后,以它作为背景,由双簧管和单簧管的二重奏形式,呈现 C 小调主题, 反复时,转降 E 大调。当这一主题转由小提琴复奏时,变成 G 大调。

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是 C 大调的小快板,由小提琴组担任主奏。它比较刚毅,带有英雄的性格。副题由木管组的四种乐器交替演奏,它比较抒情,富于歌唱性,这是一个爱情主题。然后是发展部。它把上面两个主题进行了深一步的陈述。但是,这个发展部不是很长,很快再现部就出现了。乐曲最后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流浪者之歌》是一首舒伯特自传式的歌曲。舒伯特在短促的一生中, 饱尝孤寂、穷困和颠沛流离的苦痛,所以对这首诗能引起深切的共鸣。它刻画了一个在黑暗的社会中四处流浪,永远找不到安宁和幸福的人,把这个人物的遭遇和内心世界描写得楚楚动人。全曲是一首多段式的“康塔塔”。先是钢琴前奏通过同音、同和弦的反复,和低音的步步逼近,描绘了群山巍巍, 峡谷升烟,海洋咆哮的大自然景色。与这巍峨壮丽的自然景色构成强烈对比的是孤独的流浪者的出现。他沉默着四处流浪,一直在徒劳地追寻着真正的幸福和自己的家乡,可是只能为达不到目的而叹息。接着音乐速度转快,情绪激动,体现了天涯游子追寻故国的急切心情。节拍更富于弹性,旋律也更流畅,似乎充满了希望和憧憬。可是一声吁叹“啊故国,你在何方?”显示出梦幻的破灭,希望的消失。在反复段的最后,跌向深沉、阴暗的低音区, “你不在的地方才有幸福”,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克服的矛盾。这是舒伯特时代社会以及他个人的悲剧。

《小夜曲》是舒伯特短促的一生中最后完成的独唱艺术歌曲之一。采用德国诗人莱尔斯塔勃的诗篇谱写成。作为西洋乐曲体裁之一的“小夜曲”, 都以爱情为题材。“我的歌声穿过黑夜轻轻飘向你⋯⋯”,在钢琴上奏出的六弦音响的导引和烘托下,响起了一个青年向他心爱的姑娘所作的深情倾诉。随着感情的升华,曲调第一次推向最高音后,第一段便在恳求、期待的情绪中结束。在重复第一段后,转入同名大调(D 大调),“亲爱的请听我诉说,快快投入我的怀抱”,情绪比较激动,形成全曲的高潮。最后由第二段引伸而来的后奏,仿佛爱情的歌声在夜色中渐渐地远去,远去,直至完全在微风中消散。这首小夜曲的旋律常在第二拍往上跳到一个长音,体现内心深切的倾诉。乐句之间出现的钢琴间奏,是对歌声的呼应,意味着歌手所期望听到的回响。

舒伯特的《野玫瑰》不以叙事性或戏剧性的方式,而以民歌的风格和结构来处理这首歌德的歌词,表现了草坪上野玫瑰的纯洁可爱,和攀折野玫瑰的少年的轻浮粗暴。全曲以分节歌的形式写成。在每段接近结束之前的延长音处,可感到一丝忧虑的情绪。

舒伯特在《鳟鱼》这首歌曲中,不仅用伴奏音型塑造了小溪中的鳟鱼悠然自得地游动的形象,并且用分节歌的叙事方式揭示了歌词深刻的寓意:善良与单纯往往要被虚诈与邪恶所害。表现他对鳟鱼的命运无限同情与惋惜的心情。作者曾根据这首歌曲作成 A 大调钢琴五重奏。

舒伯特的《死神与少女》宛如一部小型的音乐戏剧:在钢琴前奏中,死神踏着沉寂的脚步走向少女。低沉的音区和阴暗的和声,是死神的写照。面

对死神步步逼近的威胁,少女发出了惊叫;伴奏奏出急促的节奏,体现了少女内心的惊慌、恐惧。在她唱到“我还年轻”的时候,旋律中出现两个小二度的进行,表现了少女对死的厌恶、对生的祈求。可是,她的抗拒是微弱的。冷酷的死神接着以丧钟般同音反复的音调,唱出了诱惑她长眠的歌声,特别是最后走向低八度的主音结束,更充分体现出死神的残忍、阴险。无辜的少女不得不向死神屈服。这是一出特定时代的悲剧,仿佛是舒伯特本人一曲自传式的悲歌。

舒伯特 17 岁时谱写的杰作《纺车旁的葛莱卿》,它塑造了歌德的文学名著《浮士德》中纯洁的少女葛莱卿的形象:沉溺在初恋中的她一边在摇着纺车,一边在歌唱,抒发内心炽热的爱情。钢琴伴奏以延绵不断的六连音音型刻画纺车转动不歇的节奏。歌声的旋律充满内含的抒情性,体现出这位少女心灵的纯真。在反复段前,出现歌曲的高潮,这时“无穷动”的伴奏停了下来,仿佛随着少女热情的神往,手中的纺车也忘记了转动。反复出现的第一句旋律,就像少女萦绕不去的思绪,在最后的余音中依然袅袅不绝。

传说有一天舒伯特与朋友在维也纳郊外散步,走进一家酒店,随后拿起莎士比亚的诗集随意翻阅时,忽然想到一支优美的旋律,于是就在菜单背面

一口气谱完这首诗。这就是歌曲《听,听,那云雀》。歌曲采用轻快的 6

8

节拍和富有弹性、充满活力的节奏,旋律也常处在不稳定的运动状态,构成了积极、灵巧的基调。歌曲中间由 C 调转入 bA 调,旋律线不断的向上发展, 尤其在回到 C 调之后,紧接着以大三度代替小三度的三音,并由此推向全曲的高潮。表现了这位虽然穷困,然而却热爱大自然的艺术家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美好心灵。

舒伯特的《圣母颂》,是选用英国历史小说家、诗人司各脱的叙事长诗

《湖中美人》中第七段谱写成的歌曲,其中《爱伦之歌》写得最好,原诗的内容是讲一个名叫爱伦的姑娘,因为她父亲犯了罪而感到悲伤。于是,在一天傍晚,她来到湖边,对着岩石上的圣母像虔诚地祈祷,请求宽恕父亲。这里主要表现的是父女之间的真挚情感。舒伯特一生生活清苦,有时连饭钱都没有。这首《圣母颂》和他的其他一些歌曲一样,抒发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悲伤,并且希望得到一种安宁和慰藉。所以,这首歌写得特别富于感情,也寄予了他对幸福与未来的憧憬。曲子的最后出现和弦,充分显露出浪漫派音乐的特色,也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探索与祈求。

舒伯特一共写了八首为钢琴演奏的《即兴曲》,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并由此推动了钢琴小品体裁创作的发展。舒伯特的四首即兴曲之中,以第二首、第四首最有名,都是用复三部曲式写成。两首乐曲中都有舒伯特所擅长的色彩性转调的效果,使乐曲在朴素中又具有新颖别致的情趣。

由舒伯特独创的钢琴的小品体裁《音乐瞬间》,在形象与体裁特点上和他的即兴曲十分相似,只是乐曲的结构更加短小,形象更为集中,技巧也较为简易。在《音乐瞬间》的六首中,最著名的是第三首。乐曲通过一个短小的展开段落,意外地转到 F 大调上,造成色调明朗的结尾。

舒伯特创作的《A 大调奏鸣曲》有两首,一首是初期写的作品,另一首是属晚期的遗作,前者因技巧简易,旋律优美而被称为“可爱的奏鸣曲”。第一乐章,在分解和弦音型伴奏下的主部主题正像是一首抒情歌曲,展示了青年时代的舒伯特纯洁无暇、善良而富于幻想的性格。第二乐章,采用和弦

式织体,传达出内在的沉思的意境。第三乐章,主题与维也纳的歌、舞曲体裁有关,这种手法与即兴曲中常用的手法很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