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世界情感的冲激

艺术的世界,就是艺术家心灵的世界。当我们徜徉在音乐和舞蹈艺术的王国里时,音乐和舞蹈就为我们展开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感情世界,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心灵的宝藏。汹涌澎湃的情感的激流向我们奔泻而来,涤荡着我们的灵魂,陶冶着我们的性灵,化为鼓舞我们为创造一个美好世界而献身的无穷力量⋯⋯

当感情的激流冲击着艺术家的心灵,使他的灵魂爆发出火花时,画家、雕塑家的眼前浮现出活生生的视觉形象,文学家的脑海中充满了激情的语言,而音乐家只能用乐音来表达自己心灵中感受到的东西:他的喜悦,他的

痛苦,他的希望,他的叹息⋯⋯

伟大的“乐圣”贝多芬说:“我为什么写作?我心中所蕴藏的必须流露出来,所以我才写作。”柴科夫斯基则说:“写一部器乐曲纯粹是一种抒情的过程,是灵魂在音乐上的一种自白。”李斯特则把音乐称之为作曲家的感情“坦率无间、极其完整的倾诉。”在表达人的最细腻的内心感受和心理状态,再现人的心灵和精神境界时,音乐艺术所具有的威力大大超过了其他艺术形式。

所以,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才说:“音乐是人们倾诉心灵衷曲的唯一方法。”在音乐的世界里,音乐使用的表达感情的语言是那么生动, 又是那么神妙。它可以表现心潮翻滚,热血沸腾,悠然神往,肝胆俱裂,喜乐悲怒,百感交集。如果我们在小说中看到“沐浴在幸福中”、“沉浸在痛苦”中的描写要用音乐来表现这些感受的话,则胜过文字千万倍。柴科夫斯基说:“生活中所有的体验,通过乐音倾泻出来,恰似抒情诗人用诗句把它倾泻出来似的。分别在于:音乐是无可比拟的更巧妙、更有力的语言。更可以表现精神生活的万千不同色调的契机。”音乐家所表现的万千不同色调的精神生活的音乐,就是作曲家生活体验的结晶和他们思想感情的反映。音乐也因此才通向我们的心灵,以优美的、沉痛的或是哀怨的,振奋人心的乐音, 唤醒了我们曾经经历过的情感体验。

“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乐圣”贝多芬的这句格言, 100 多年来都回荡在音乐艺术的圣殿里⋯⋯贝多芬的一生和他的艺术作为, 是一部悲壮的英雄史诗,充满了爱与泪、火与血。贝多芬的音乐就是他那崇高的真、善、美的精神写照,就是他内心深处以不屈的雄狮般力量发出的火山般爆发的吼声,是他的心灵对一个充满人人相爱的公正人间的呼唤。

当贝多芬正以饱满的热情献身于他所热爱的音乐事业时,他突然患了耳疾,并渐渐失去了听觉。这个打击对贝多芬来说太可怕、太沉重了。作曲家失去听觉就如同画家失明一样,对于音乐家来说,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耳朵更珍贵的呢?音乐就是声音的艺术啊!

贝多芬陷入极大痛苦中,他感到绝望,甚至想自杀,他的心中翻卷着痛苦的狂涛:“如果在最有成果的若干年里,竟不能尽自己的才能而荒废时, 我要发疯!”“我几时才能接触到大自然和人类的殿堂?无望了吗?那太残酷了!”在几乎要丧失生活的信心之时,贝多芬勇敢地向命运挑战,与命运搏斗!他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 这句话成了贝多芬一生的座右铭,表现了他坚强不屈的性格。是什么挽救了贝多芬?“是艺术,只是艺术挽留住了我。在我尚未把我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不能离开这个世界!”

艺术之神降服了死亡之神,贝多芬更加奋发努力、争分夺秒地创作。在他与命运进行艰难痛苦搏斗之时,正是他一生中创作力最旺盛,成就最辉煌的时期。他一生中最卓著的 9 部交响乐都是在他患了耳疾听力衰退情况下完成的。其中《英雄交响曲》(《第三交响曲》)和《命运交响曲》(《第五交响曲》)倾注了贝多芬的民主思想,以他沸腾的热血为法国大革命的伟大胜利树起了一座辉煌的纪念碑,而又无不映照着贝多芬自身性格和命运发展的心迹。

贝多芬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他来自社会下层,心系人民疾苦。他蔑视权贵,憎恨人间不平与黑暗。他还接受了启蒙运动中的民主思想,坚决反对

封建专制制度,推崇共和。所以,他在为改变人类命运的思想世界中求索时, 迎来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贝多芬崇敬资产阶级革命英雄拿破仑,写出了无论是他个人还是音乐史都划时代的《英雄交响乐》。但当他对拿破仑最后背叛革命戴冠称帝时,不禁愤怒万分,愤然撕下了原来写有“献给波拿巴·拿破仑”的乐谱封面,改为“英雄”,献给革命中真正的英雄们,以示对革命者的颂扬,对背叛者的唾弃。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被封建复辟取代了,“共和的精神在满是尘埃的角落里腐朽了!”贝多芬言辞激烈地公开咒骂封建势力, 但却坚定地预言“在 50 年之内将会出现许许多多的共和国!”因此,完成了《英雄交响曲》之后,贝多芬立即又开始完成《命运交响曲》的创作。这部交响乐不仅表现出贝多芬自己与命运搏斗的英雄气概,同时,还以气势宏伟、情绪激昂的气魄,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反抗斗争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并且在这里,命运也象征着残酷的黑暗现实,它向人类袭来,妄图缚住人们的手脚,但人类没有屈服,奋起与命运搏斗。最终,人类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胜利的凯歌响起,人类战胜了命运。100 多年来,这部交响乐被誉为世界交响乐中的杰作。“顽强斗争,通过斗争去取得胜利”,这种苦难与斗争的精神思想贯穿了贝多芬一生的创作,“英雄性”就是贝多芬音乐的伟大特征。他的昂劲有力、优美动人的音乐永远鼓舞着人们奋起、反抗、斗争, 直至美好理想的实现!

“巴赫像一位天文学家,他借助于暗码发现了最奇特的星星⋯⋯贝多芬则用他的精神力量拥抱了宇宙⋯⋯我爬不上这么高。我早就打定了主意,把人的灵魂作为我的宇宙。”这是著名“钢琴诗人”肖邦在给他的一位朋友信中所表示的艺术信念。怀抱着这样的信念,肖邦的作品就是他对祖国波兰深厚情感的抒发,是波兰人民丰富内心情感的流露。

肖邦是在波兰民间音乐的乳汁抚育下成长起来的,他不但热爱波兰的民族文化,更深深热爱着自己的波兰祖国。在年轻的肖邦步入音乐艺术殿堂的时候,波兰正遭受着沙俄统治的奴役和欺辱,波兰人民正酝酿着反侵略的革命斗争。肖邦既为苦难的祖国担忧,又为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所鼓舞。1830 年肖邦带着盛满祖国泥土的银杯离开华沙到维也纳去学习、演奏。不久华沙起义的消息传到维也纳,肖邦又惊又喜,无比怀念战斗中的祖国。在这种感情驱使下,他写下了《b 小调谐谑曲》,倾诉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他渴求战斗的激情。第二年,华沙沦陷、起义失败的惨痛消息又如千斤重锤敲碎了肖邦的心。此时正要返回祖国的肖邦把全部的悲愤之情倾泻在钢琴上,钢琴曲《c 小调练习曲》就是在这种心境下创作出来的。这首乐曲悲愤激昂,像一匹烈马在感情的波涛里搏斗、奔腾,发出猛烈的咆哮。这首乐曲又充满了刚毅、坚强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表现出波兰民族顽强不屈的意志,所以人们通常又把这首钢琴曲称作《革命练习曲》。由于肖邦音乐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体现出波兰人民热爱自由、渴望民族解放的强烈愿望,所以德国著名音乐家舒曼说:“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丛里的一尊大炮。”

著名钢琴家李斯特曾说“有些音乐家首先把他整个民族的诗的精神拿来,在自己的身上使之个性化⋯⋯肖邦这个名字也就因此意味着他是一位彻头彻尾的波兰诗人。”肖邦对波兰民族的深厚感情,以烈焰般的热情和急切的痛苦在音乐中倾泻出来。也以他那独有的温柔的抒情性在音乐中表现他那对生活深沉、温馨的内心感受。海涅赞赏说:“他能把心中蕴藏的诗境描绘出来。”肖邦确实是不受任何形式约束地把他追求美好和善良的内心感受化

作音乐,像山泉般在琴键上流出诗的“钢琴诗人”。在这类音乐中充满了迷人的旋律,是浪漫主义音乐园地中的一朵奇葩。他的乐曲就像身披彩色的轻纱在太空中飘游的诗神,唱着欢乐、幸福、感怀、忧郁的歌。

对于有“音响诗人哲学家”之称的奥地利作曲家马勒来说,音乐就是他把得自体验人生、世界和宇宙的内心独白,海阔天空地浇铸在五线谱上,构成他表现生与死的人生哲学交响曲的主旋律。马勒认为音乐所表达的是作曲家对世界的看法。由于这个信念,他的第 1、2、6、9 和未完成的第 10 交响曲,还有《大地之歌》都带有浓厚的思想自传性质和哲学沉思色彩。

马勒在奥地利是一个受歧视的小犹太人,从他懂事起就感受到精神的痛苦,他始终觉得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是被抛弃的局外人。所以,面对人生, 他总抱一种悲观怀疑的态度,他总不停地追问生存的意义。成为一个音乐家后他便把所有这些刻骨铭心的体验和苦苦追寻统统谱写成那些拥有宏伟结构和如歌似诗的交响曲。《第一交响曲》表现主人公得到真诚的友谊和大自然的安慰,找到了生存的意义和灵魂的归宿,《第二交响曲》(《复活》)则描写人的生活,死亡和复苏。作者为第一乐章写的文字提纲——“死神从墓中走出,排成长队⋯⋯夜莺啼叫声和人世生活的最后回声,天使咏吟着:你将起来”,作者说这个乐章是“生活、斗争、苦难和愿望这一严肃的震撼到最深处的时刻。”第二乐章是“对他青春和丧失的天真忧伤的回忆。”第三乐章是“否定的精神支配着他,逼他发出绝望的号啕。”第四乐章便是“复活”——灵魂的重生:“我从上帝那里来又想再找上帝去,他会给我一线光明,照耀我走向永恒的幸福。”宗教哲学的沉思构成了这部宏大作品的背景, 充满了庄严和肃穆的气氛。《第八交响曲》又以特别宏大的规模,引用著名德国诗人歌德《浮士德》下卷终场的诗句为合唱、独唱的交响诗,意在宣扬一种博爱的精神。所以,从马勒的经历、性格和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勒的内心世界,他站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瞭望塔上,为周围的没落、纷乱所折磨。为此,他寻觅古典主义的高尚哲理与人道主义的永恒之爱,呼唤虚幻的彼岸的美好理想降临人间,以求得精神的解脱。因为虚幻和遥不可及而在现实中产生失望,又落进更沉重的痛苦和悲伤中,被不可超越的现实矛盾重重困扰着,在音乐中,他的追求也就表现为既是宏观的又是悲观的,既抒情又深刻。因此,后人认为马勒给了浪漫主义音乐一个“晦暗的结尾”。

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特别喜爱音乐。一次,他受莫斯科音乐学院特邀去听一场音乐会。那天,台上演奏的是一首弦乐四重奏曲。当这首优美、动人的乐曲演奏到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时,坐在台下的托尔斯泰老泪纵横,他激动地说:“我已接触到了忍受苦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这首使托尔斯泰深受感动的音乐《第一弦乐四重奏曲》的作者就是俄国著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柴科夫斯基认为音乐创作“纯粹是个抒情过程,就是用音乐来倾诉激动的心灵。”柴科夫斯基一生的音乐作品,都是他的追求、希望, 或忧伤、痛苦的真切情感的倾诉。尤其在他晚年,沙皇黑暗统治下的俄国已经像个病入膏肓、苟延残喘的老人,也如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而沙皇仍在对人民进行残酷野蛮的镇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柴科夫斯基感到窒息, 对自己祖国的前途无限担忧,对受苦受难的人民深表同情,心情处于愤闷和忧郁之中。

柴科夫斯基为此计划写一部反映现实生活的交响曲。他觉得生活不应该这样充满了非正义和不公平,有一种邪恶的势力在妨碍着人们去得到幸福和

安乐,但他不知道出路在哪里?只能为世间的一切不幸洒下热泪。所以他做了许多创作设想,但为主题苦苦思索,常常陷入深深的彷徨、痛苦和绝望的情绪之中。1893 年,柴科夫斯基决心要把这部酝酿已久的交响乐写出来。他在打腹稿过程中,就常为这部未诞生的交响乐激动得大哭。写第一乐章只用了不到四天的功夫就完成。他把多年郁积在心中的苦闷、惆怅和痛苦尽情倾泄了出来,把自己的心血及整个灵魂都凝结在这部交响乐中。这部闻名全世界的交响乐《悲怆交响曲》就是他一生经历的社会生活感受的写照,乐曲所表现的沉重、阴森、烦乱、不安、祈求、渴望、挣扎,深刻揭示了俄国知识分子在沙皇黑暗统治下渴求自由幸福和痛心疾首、愤斥苍天,最后走向自我泯灭的时代特点。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因此也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俄国 19 世纪下半叶的时代特征,反映出俄罗斯人民、俄罗斯一些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