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的道德教化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曾参与父亲曾晳一同在瓜地里劳作,曾参稍不留神,斩断了瓜苗的根。曾晳看到儿子不知爱惜物力,做事不谨慎,举起手上的大杖就向曾参的背部打去。

曾参见父亲因自己做错事而生气,心里很惭愧,也不逃避,就跪在地上受罚,可身体承受不住,便晕倒在地,不省人事,过了很久才慢慢苏醒过来。

曾参刚睁开眼睛,就想到了父亲。为让父亲安心,他欢欢喜喜地爬了起来,整理好衣冠,恭恭敬敬地走到父亲面前行礼,向父亲问道:“父亲大人,刚才孩儿犯了大错,使得父亲费了很大的力气来教育我,您的身体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吧?”

父亲听了儿子的问候,又见儿子似乎没有什么大碍,也就放了心。

曾参退回了房间,拿出琴开始高声弹唱起来,他希望欢乐的音乐与歌声能传到父亲耳中,让父亲更加确认自己的身体无恙,可以安心。

听到这件事的人都很敬佩曾参对父亲的孝顺,可孔子很不高兴,对门下的弟子们说:“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弟子们有些奇怪。

曾参知道后,内心很是惶恐不安,先生如此生气,一定是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可仔细检点反省,却又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于是,他就请其他同学去向老师请教。

孔子对前来请教的弟子说:“舜在侍奉他的父亲瞽瞍的时候非常尽心,每当瞽瞍需要舜时,舜都能及时地侍奉在侧;但当瞽瞍要杀他的时候,却没有一次能找到他。如果是小的棍棒,能承受的就等着受罚;可如果是大的棍棒时,就应该先避开。”

“这样,瞽瞍就没有犯下为父不慈的罪过,既保全了父亲的名声,舜也极尽自己孝子的本分。而如今,曾参侍奉他的父亲,却不知爱惜自己的身体,轻弃生命直接去承受父亲的暴怒,就算死也不回避。倘若真的死了,那不是陷父亲于不义么?哪有比这更不孝的呢?”

弟子们一听,深受教育,都觉得先生说得正确,就把先生的话告诉了曾参。

曾参感叹地说:“我真是犯了大错呀!”于是就亲自前来,很诚恳地向先生拜谢并悔过。

在先秦时期儒家的道德教化思想中,孝道是实施教化最重要的一条。儒家的孝道基于传统所重的血缘根基,这一根基早在西周时期就被重视并确立起来了。

古代道德教化的主调是由周公奠定的。周公为我国儒家教化理论奠定了两个理论基础:一是对血缘亲情纽带的重视;二是以情感为道德教化的核心,方法是熏陶、涵养、塑造。

周公的伟大之处并不仅仅限于倡导对亲情的重视,更在于制订了温文尔雅的表达血缘亲情的仪式,获得了濡染人心、教化人群的伟大功效。

至春秋时期,虽然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但此时血缘根基在家庭的稳定上仍是一个根本原则。因此,儒家仍然把道德的根基奠于亲情之上。

孔子的贡献是把孝悌与仁联系起来,认为孝悌作为自然的孝亲敬兄的情感,是道德意识的始点。正如他所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说,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仁的根本。

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继承前代重民教民的传统,开创性地将“仁”作为教化的核心,强调人道情怀。在孔子看来,仁德离我们并不是很远,只要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仁是一种普遍的人道价值,其本质是爱。由此孔子开显了道德的大本大源。

围绕着“仁”这一核心,孔子不仅提出了以孝教化的主张,还充分肯定了榜样教化和音乐教化的力量,使儒家学派的教化思想更加丰富了。

在先秦时期儒家的道德教育理论中,道德榜样占据着异乎寻常的关键地位。儒家对道德榜样在道德教育中的巨大作用的深信不疑,在先秦时期的著作中常常可以看到。譬如,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意思是说,上层的道德好比风,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现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倒。

他又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意思是说,君王对自己的亲眷忠厚深情,则普通人民就会因此走上仁德,只有这样古人的礼仪仁德才不会败坏遗失,民众才会不偷盗枉法。

他又说:“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他还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说,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看齐;见到没有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曾参也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我一日反省自己3次,为人做事忠诚不忠诚?交朋友有没有诚信?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曾子的这一点后来成为儒家学者进行道德修养的功课,称为“日课”。

这些言论表明,先秦时期儒家赞扬道德榜样在改变人心与行为方面的功效。他们确信,当道德高尚的圣人存在时,社会的混乱就不会长久持续下去。

在先秦时期儒家道德教化主张中,还特别强调用礼、乐等方法和手段来化民成俗,从而给人心以启发,使合于善。

早在周代,就用“雅”“颂”音乐来强化严格的等级秩序,同时又收集、引导民间词曲,吸取民间情歌中有利的成分进行加工,为其朝廷管理工作服务。

周代的王道音乐依其功用可分为致鬼神、和邦国、谐万民、安宾客等,其中与宗教祭祀相关的音乐是王道音乐中最为盛大的,有祀天的、有祭地的,还有享其先祖的。在这些活动中,音乐被充分运用,发挥了它的恐惧修省、教化人心的作用。

至春秋时期,儒家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主张用“礼乐”作为建立秩序、教化万民的基本途径,于此礼和乐的关系就变得亲近起来。后世所言的礼乐,概由此时形成,而且言礼必及乐,言乐必及礼。

孔子认为,乐曲的高下涉及乡风民俗的善否,所以,制礼作乐就不是普通之人所能措手的事。他认为,只有西周时期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孔子说,有其位无其德和有其德无其位者,都没资格制礼作乐。由此可见,治乐者必须是德位皆备之人。

乐产生于人心,却又反过来作用于人本身,将人陶冶、教化。乐的功能不仅在于对民的教化,教民辨别是非,而且可以用乐治国安民。比如王者引领贵族在特殊的时期特殊的场合,对他们施以教化,以王道之乐来引导他们向符合于王政的方向发展。

总之,孔子为传统的教化系统灌注了人类本源性的情感,并使之成为后世儒家道德教化文化的生命旗帜。对于锤炼中华民族的人格气质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重要影响。

[旁注]

曾参 (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16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我国2000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的思想道德修养。

周公 (约公元前1100年~?),为周代的爵位,得爵者辅佐周王治理天下。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也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即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王道 古时指以仁义治天下的政策。与霸道相对。儒家提出的一种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其他各家提出的所谓儒的仁义治天下,道的无为治天下等都是站在民间角度,为王创造的一种政治主张,既实现王道的不同方法。其目的都是保合诸夏,谐和万邦,驱除鞑虏。

周武王 (约公元前1087年~公元前1043年),西周政权建立者。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斌王。他继承父亲遗志,消灭商王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了古代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阅读链接]

子路曾经问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

孔子说:“还有比你更有经验、有阅历的父兄呢,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哪里能马上就做呢?”

冉有也问这个问题,孔子说:“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呢?”孔子却答道:“当然应该马上实行。”

公西华问孔子为何答复不同,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勇敢;仲由遇事轻率,所以要叮嘱他慎重。”

孔子就同一问题作出不同的回答,表明了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