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儒学教化

隋唐时期儒学教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教化制度的创立方面,其足以影响后世教育的发展。

隋文帝杨坚非常重视振兴学校。为了管理各级各类学校,他曾特设国子监,作为教育的行政领导机构。国子监初名“国子寺”,593年改为“国子学”,607年又改为“国子监”,从此一直为后世所沿用。

在当时,国子监设祭酒一人总管国家教育事业,在行政上不隶属太常寺,是独立的最高教育机构。通常,在祭酒之下设主簿、录事等专职人员,负责统领各级各类官学。可以说,这是古代历史上首次设立的专门教育行政部门,也是专门设置教育负责官员之始,在古代教育的历史发展中,这是个了不起的进步。

在国子监控制下,首先发展健全的是以国子学为首的中央官学系统。除有传统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外,隋代首创了书学、算学和律学等专科类的中央官学,形成了所谓的“六学”系统。

开皇初,隋文帝颇为倡导文教,设国子寺,使强学待问之土毕集,京城聚集的人来自四面八方,负笈追师,不远千里,其中以齐鲁赵魏学者尤多,其讲诵之声,道路不绝。

隋文帝晚年,转而喜好刑名说,同时又发现国学虽然学生颇多,但徒有名录,空度岁时,在601年废天下学校,只存国子学一所,有学生72人。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复开庠序,使国子学和郡县学之盛超过了开皇初年,形成了隋代第二个兴学高潮。在当时,远近儒生纷纷前来,并被组织起来互相辩论学术问题。一名高级官员给他们排列名次,上报隋炀帝。因此许多寒士得以重振门庭;典籍研究盛极一时,南北的传统兼容并包。古代的典籍都被注疏。

隋炀帝时的藏书量是古代历代最多的,大兴城和洛阳建有大藏书殿,而最终的成果则是规模宏大的秘书省,在洛阳藏有珍本,藏书总数达37万余卷。

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时期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典定科举制度,古代科举制度正式诞生。这是古代历史上极其重大影响极其深远的大事。

当时的进士科以考政论文章为主,选择“文才秀美”的人才。《通典》说隋炀帝优先考虑的是个人的品质而不是文才。他注重个人品质的选拔人才的政策,为唐代初期培养了大批的强毅正直的人才。

唐代初期,便大力发展文教事业。唐高祖李渊即位时即下令国子置生72员,取三品以上子孙;太学置生140员,取五品以上子孙;四门学置生130员,取七品以上子孙。在地方官学中,将郡县之学分为三等,上郡学生60员,中下郡则各50员;上县学生40员;中县30员,下县20员。至于对皇族子孙及功臣子弟,还在秘书外省别立小学以教育之。

唐代教育制度的完备是在唐太宗李世民执政阶段。唐太宗开展了全面的建设事业,在许多方面为后世树立了风范,开辟了领域,被后世奉为治世明君。

在这一时期,唐太宗曾于627年在门下省置弘文馆,聚《经》、《史》、《子》、《集》4部书共20余万卷,精选天下著名儒者虞世南、褚遂良、姚思廉等人以本官兼学士,以褚遂良为馆主。馆中不仅讲论文义,商议政事,还传授书法,教授经业。

639年,唐太宗在东宫设立了崇贤馆,也就是后来改名的崇文馆。自此,在13年左右的时间里,在唐太宗等人的倡导和支持下,基本上形成了唐代以“六学二馆”为代表的官学体系。

起初,唐代廷尽召天下经师老德者以为学官,广建学舍1200区,大量增加学生员额。后又在屯营、飞骑等军事建置中设学舍,并由博士教授。高昌、吐蕃以及高丽、百济、新罗、日本等也都积极派遣子弟前来求学,学生总额达到8000余人。

唐玄宗李隆基时是唐代学校兴盛的又一个高潮时期。719年,唐玄宗敕令州县学生选送“聪悟有文辞史学者”入四门学为俊士,那些贡举落选而愿入学者也可入四门学学习,这是后世贡举入监之制的滥觞。

在这一时期还规定了学生补阙的制度。如国子监所管的学生由尚书省补,州县学的学生由州县长官补。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朝廷此时明确规定百姓可以任意设立私学,有愿在州县学寄读受业者即非正式的寄读生也可应允。在政策上为民间学术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使不少学者从家学和拜师求教的私学中获取了许多可贵难得的学识。

718年,置丽正书院,置文学名士徐坚、贺知章、张说等人为学士,在修书之余亦行讲读之事,为后世书院教学提供了有益的经验。725年,丽正书院改为“集贤书院”,五品以上为学士,六品以下为直学士,待遇颇为优厚。

至739年,朝廷敕今天下州县于各乡里设立学校,择师而教授,使当时的学校由州县又进一步扩展到乡里,拓宽了教育的普及面。

唐玄宗为了支持学校教育的发展,曾在753年敕令天下罢乡贡之举,规定不经由国子各学及郡县学学习的学生不许参加选举。尽管这一规定在两年后取消,恢复了乡贡之制,但其影响是积极的,对学校教育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隋唐时期主要实行崇儒兴学的文化教育政策,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旁注]

刑名 战国时期以申不害为代表的学派。主张循名责实,后人称为“刑名之学”。韩非把名辩学与法治紧密地结合起来,并使名辩学成为他建立和论证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的工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九品中正制 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此制至西晋时期渐趋完备,南北朝时期又有所变化。它上承两汉时期察举制,下启隋唐时期之科举,在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

进士科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取士的科目之一。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代以后各朝代选拔官吏的主要科目。始于隋炀帝时,唐代科目虽多,而进士科特受重视。宋代以后其他科目多仅存空名,进士科遂成为科举制度中的唯一科目。考试内容,自北宋时期虽屡变,而终于以经义为止。

弘文馆 古代官署名。唐代置修文馆于门下省,后改名弘文馆,聚书20万卷,为朝廷藏书之所,也为皇帝招纳文学之士之地。同时集聚人才,开拓文化,功不可没。

崇贤馆 唐代官署名。唐太宗时置,属东宫系统,后改称“崇文馆”。本为皇太子读书之处。唐代在此设“崇贤馆学士”,以侍讲宫中。崇文馆又是唐代的贵族学校。另外,崇文馆也是宫内秘籍图书校理之处,是一个大型的皇家图书馆。

丽正书院 唐玄宗时于718年设丽正修书院;724年在东都洛阳明福门外设丽正书院,第二年改称“集贤殿书院”。置集贤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修撰官等官,以宰相一人为学士知院等,常侍一人为副知院事,掌刊缉校理经籍。

[阅读链接]

隋炀帝时,曾诏命天下诸郡绘制各地风俗物产地图,编撰《诸郡物产土俗记》131卷、《区宇图志》129卷、《诸州图经集》100卷。隋炀帝下令编撰的上述地方志书,规模宏大,既是承前启后的总结性著作,也是编撰全国性方志图经的开端,影响深远。

当时著名的地理学家裴世矩,在奉敕去张掖,管理西域商人交市时,收集了有关西域的山川、风俗等资料,撰成《西域图记》,书中有地图,有记述,还有穿着民族服装的各族人的彩绘图,是地理学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