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书院教育

明清时期,书院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是几度兴衰。明初,因为汉族政权的恢复,提倡科举,重视官学,士人也都热衷于正统学业,书院受到冷落。

明代中后期,因为科举越发僵化,官学有名无实,一些理学家为救治时弊,多立书院,授徒讲学,于是,书院兴盛起来。

在当时,书院讲学最为著名的是理学大师湛若水和王阳明。他们驻足之处,必建书院,聚徒讲学。他们提倡心学,在理学中别树一帜。他们的弟子后学继续建立书院,聚徒讲学,于是,书院讲学之风盛行一时。

由于当时书院的自由讲学与治国者的文化专制不相容,明代后期日趋腐败的政治必然遭到儒家士大夫的批评,双方的矛盾越来越加强。所以,从明代嘉庆、万历时期以后,朝廷先后4次下令禁毁书院。但是,因书院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很快又得以恢复。

明代最著名的书院是位于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原为宋代学者杨时讲学的场所。明代正德年间,乡人邵宝继承杨时讲学之志,重建书院,谓之“东林”,王阳明为之作序。1604年,被明代朝廷革职的顾宪成和高攀龙等复建东林书院,扩大规模,聚徒讲学,并订立《东林会约》。

东林书院以追求“为圣为贤”的“实学”为务,常议论朝政得失,抨击权贵,揭露腐朽。书院的这一特点,集中地体现在顾宪成为其题写的一幅对联上: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东林书院每逢会讲,远近赴会者常数百人,就连“草野齐民”、“总角童子”,也可以到书院听讲。久而久之,在江南形成一个著名的东林学派,其影响逐渐蔓延至全国。东林党人在京师也办起了首善书院,打破了都门不敢讲学的戒律。

清代初年,治国者推崇科举和官学,对书院采取抑制的态度。1652年,清代朝廷明令教官、生儒务将平日所学经书义理躬行实践,不允许再创书院群聚徒党,空谈废业。

然而,当时的一些思想家和教育家仍坚持书院的讲学活动。南有黄宗羲讲学于海昌、姚江等书院,北有颜元主讲于直隶漳南书院,西有李顒主讲于陕西关中书院。

在这种禁而不止的形势下,清代朝廷感到抑制书院的政策行不通,倒不如加以提倡,使之为我所用。于是,雍正皇帝在1733年诏谕在各省设立书院,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书院的管理和控制。

清代书院的生员,由各州县选拔。对“山长”、教师的考核、惩罚、提调,也由地方当局办理。朝廷为书院拨给经费或置学田,使其经费有所保证。

由于官学和科举已完全合流,而官学的教学容量又很有限,所以也需要兴办书院作为官学教育的补充,特别是向生员提供学习场所。这类的书院占到清代书院总数的90%以上。

在教学内容上,以科举文字的训练为主,实际上可以看做是官学的分校或官学的读书场所。如北京的金台书院就是由顺天府主办,供国子监贡监生、京师生员在此修业,也招收部分童生,官方给予生活津贴。一些大书院的建筑,已经与官学相通,也有孔庙之设,同时又体现书院读书学习的典雅特色。

清代中后期,书院高度发达,遍布各地,连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也办有书院。尽管大多数书院已官学化,但毕竟还是读书学习的场所。与此同时,有一些书院仍保持研究型的本色,如清嘉庆、道光年间著名学者阮元创办的杭州诂经精舍和广东学海堂,就是当时训诂考据学研究与教学的重点场所。

这两所书院以“专勉实学”为教学宗旨,注重扎扎实实做学问,编撰出版了1400卷的巨著《皇清经解》。还出版了《沽经精舍文集》和《学海堂集》,体现了治学的巨大成果。

书院不仅对古代社会的教育发生过重要影响,而且先后传至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至今在这些国家仍有不少书院,尤其在日本更为普遍。

[旁注]

王阳明 (1472年~1529年),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是古代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杨时 (1053年~1135年),北宋时期学者、官吏。历官浏阳、余杭、萧山知县,荆州教授、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专事著述讲学。以“程门立雪”的好学精神和尊师重道而著称于世。

黄宗羲 (1610年~1695年)。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阮元 (1764年~1849年),清代嘉庆、道光间名臣。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一代文宗。

[阅读链接]

宋代学者杨时讲学的场所,后来成了明代著名的东林书院。杨时潜心学习经史,曾经在颍昌以学生礼节拜著名理学大师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程颢去世后,杨时就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然后又到洛阳,准备拜程颐为师。这时杨时已40岁了。

这一天,杨时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就侍立在门外,天降大雪也没有离开。程颐已经察觉的时候,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程门立雪”的典故即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