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洋务教育的措施

1861年1月13日,长期主持清代朝廷外交事务的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在一篇陈述“御夷之策”的奏折中,备论“夷祸之烈极”,主张审时度势,权宜办理夷务,并提出拯救夷祸之急的“六条章程”。

在这个章程的第五条中,奕訢主张在原设的俄罗斯文馆的基础上,选各省的八旗子弟十三四岁以下之天资聪慧者各4人,学习英、法、美三国文字。

1862年8月,在奕訢等人的大力倡议下,同文馆正式成立。它的创建是洋务教育的开门之举,标志着我国近代学校的萌生。

奕訢提出的同文馆办学“六条章程”,全部是仿照俄罗斯文馆的旧例。除教学内容之外,它与清代旧有的官学并无实质性的区别。

同文馆的教习,原拟从广东、上海两地挑选谙解外语的中国人担任,后又聘请英国传教士包尔腾为英文教习,另聘候补八旗官学教习作澍琳充汉文教习。1863年,又增设法文馆、俄文馆,并分聘法国传教士司默灵、俄国人柏林担任法、俄文教习。

1866年12月,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奕訢,在总结同文馆5年来的办学经验时认为:同文馆所收八旗幼童经5年的学习,虽于洋文洋语尚能领略,但年幼学浅,于汉文文义尚难贯穿,其功力所限,难以速效。

因此,奕訢提出3条建议:第一,在同文馆内增设天文、算学馆,讲求天文算学等格致原理;第二,提高学生的档次,从满汉举人及“五贡”正途生员中挑选20岁以外者入馆;第三,聘请洋人在馆教习天文,算学,以期数年后有所成效。

奕訢所提出的上述3条建议,即可提高同文馆的声望,又有利于在旧学制内推广自然科学教育,并可缩小新学的反对面,扩大选择生员的范围,也有助于折中调和中西学问的冲突,这在当时应该说是富于见识的主张。

事实上,除第一条增设天文算学的建议很快得到朝廷的批准外,他的后两条建议因受旧势力的顽强抵制,不再有科举正途出身者投考。

自天文算学馆创设以后,同文馆由一个初级的外语学校,变为一个具有近代化意义的实用科学的学校。

扩充后的同文馆课程在原先的中文、外语之外,逐步增设了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物理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课程。为洋务教育的进一步扩展开辟了道路。

在同文馆的带动下,洋务派的其他重要人物也纷纷效仿,兴办洋务学堂,使洋务教育在19世纪60年代形成了初步的声势。诸如:李鸿章于1863年创办的上海同文馆、1864年创广州同文馆,左宗棠于1867年创办福建船政学堂,均在当时的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都属于早期洋务教育的重要设施。

这些学校为我国培养了最早的一批近代的外语、军事技术人才和外交骨干。像著名的翻译家严复、曾任首届驻日本大使的汪凤藻等,他们在推动我国近代化、介绍西方先进的自然,社会科学方面发挥了骨干作用。

此外,早年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的邓世昌、林永升、刘步蟾及毕业于上海广方言馆的黄祖莲等北洋水师将领,在甲午海战中英勇抵抗日军侵犯、壮烈牺牲,尤为国人所敬仰。仅此而论,早期洋务教育的成果也是不宜一概抹杀的。

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是洋务教育的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内,由于洋务派在朝中顶住了守旧势力的反对,并占据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及相当一批重要的督抚职位,在朝廷及地方均形成显赫的实力派,因而得以大力推进洋务学堂的建设。

在当时,洋务派所建的新式学堂达30余所。这类学校大体可分为4种类型:

一是兼习西学的外语学堂;二是军械技术学堂,如江南制造局附设的操炮学堂、工艺学堂及广东实学馆;三是专业技术学堂,包括电报、医学、铁路、矿务、工程等工种;四是水师、武备学堂,属于专门培养军事指挥人才和训练作战技术的近代军事学校,如李鸿章创办的天津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张之洞创办的广东水陆师学堂、湖北武备学堂及江南陆师学堂,曾国荃创办的江南水师学堂等。

新式学堂的办学宗旨及课程内容的设置更加务实:在处理中西学术的关系方面,更加突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而在分设学校的种类方面,则明显地将军事教育及与军事关系密切的专业技术教育,置于重要的位置。

其他与军事关系较远的学科,如农业、渔业、金融、交通、水利、商业等,虽于国计民生关系重大,却没有占据丝毫的位置,只有湖北自强学堂一度设置商务斋,但也因其流于空谈而少实际便又停办。

洋务教育作为自强运动的一部分,在国家屡遭外国军事、外交凌辱的情况下,优先发展外语、军事技术及军事工业教育,也是必然的选择。但在经历了数十年的时间之后,仍然对于教育改革的进程没有一个统一整体的全国性规划,导致后继发展无力,而且没有获得广泛的社会基础。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成为了检验洋务运动及其教育成果的关键性事件,而清军在这场战争中的惨败,则标志着洋务运动及其教育事业的破产。

洋务教育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尽管它是在内忧外患的强大压力下,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的教育措施,但毕竟是迈出了我国教育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并且培养出了我国最早的一批近代化人才。

[旁注]

爱新觉罗·奕訢 (1833年~1898年),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同父异母兄弟,道光帝遗诏封“亲王”。清代末期洋务派首领,咸丰年间,奕訢于1853年至1855年之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奕訢授命为全权钦差大臣,负责签订了《北京条约》。

同文馆 清代最早培养译员的洋务学堂和从事翻译出版的机构。1860年清代朝廷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同时恭亲王奕訢等人建议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立同文馆。该馆为培养翻译人员的“洋务学堂”,最初只设英文、法文、俄文三班,后陆续增加德文、日文及天文、算学等班。

五贡 清代科举制度中对五类贡生的总称。包括:恩贡、拔贡、副贡、岁贡和优贡。这五类都是正途出身资格。另有捐纳取得的贡生,称为“例贡”。学政会同巡抚验看,咨部依科分名次、年份先后,恩、拔、副贡以教谕选用,岁贡以训导选用。

李鸿章 (1823年~1901年),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左宗棠 (1812年~1885年),清代晚期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同治回变和收复新疆维护祖国统一等重要历史事件。

严复 (1854年~1921年),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培养了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是清代末期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

邓世昌 (1849年~1894年),清代末期杰出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其后人多为仁人志士。

中日甲午战争 它以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按我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告终。清代朝廷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阅读链接]

黄遵宪曾长期担任驻日使节,在详细考察了日本的历史、政治、军事、教育等国情后,曾经著有《日本杂事诗》及《日本国志》。在书中,黄遵宪备述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发展小学义务教育、师范教育及实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甲午战争失败后,有人对黄遵宪说:你的书若早一点儿让大家看到,价值可抵两亿两银子。但在甲午战争前,既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黄氏反而因此被斥为“罪大不可逭”。这其实是洋务教育最终走向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