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民同乐的惠济祠庙会

惠济祠香火旺盛,很早以前就已经成为了淮安民众的信仰中心。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对天妃深深的敬意,并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每届岁朝,即大年初一,及农历四月初八,还有六月六、七月半和九月九,惠济祠例有庙会,百艺结集,特别是正月朝庙会更是当时古淮阴绝无仅有的一大盛会。

惠济祠的庙会举行的由来,传说是因为天妃娘娘会在正月出巡,所以人们为了让天妃娘娘能够与民同乐,才自发举行了庙会,后来作为风俗流传了下来的。

庙会这一天,人们准备了各式文艺表演为娘娘出行助阵,它既是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形式,也是文艺爱好者的一次大会演。

据说最早娘娘出巡要整整一天,她的软身塑像坐在八抬大轿之中,穿戴的是凤冠霞帔,前呼后拥,锣鼓喧天。

庙会经过历史的发展已经有一套固定的程序和习俗。

娘娘出巡,巡游队伍向东北经福兴闸,再转而向南过通济闸和惠济闸,然后折而向西过五坝经码头镇,然后回銮。每到一处,当地群众鸣放鞭炮,敲锣打鼓,以示接驾。

在最前面有大纛开道,同时有一面大铜锣喝道,后面便是护驾马弁,再后面便是娘娘的銮驾。庙会除了各种民间形式的表演以外,最吸引人的是顶大纛开道和马弁护驾。

大纛是用一根十几米高的毛竹掣起庙会大旗,由一强壮有力的男子顶在头顶,顶部的三根绳索由三人牵拉以保持平衡,大纛总重量达300余斤,非健壮男子不能承当顶大纛之任。

大纛由一个大汉顶在头顶,像英雄一样,威风八面。大汉一路走,一路变换着大图的顶托形式。时而歪到面颊,时而换到后脑,时而换到两肩,时而又托在手心,忽然又在背后,从左手换到右手。变化莫测,无穷神奇。更有武艺绝伦者,顺着钢刀爬上爬下,表演各种惊险动作。

马弁则两颊穿刺着铁锥,铁锥十分光滑,一头尖锐。马弁头缠红布,上面插着用黄表纸折叠的一方圭状纸牌,形同冠冕,赤裸上身,手持“降魔棒”,边走边舞,传说谁碰到马弁谁就晦气,因此马弁所到之处民众纷纷避让。

参加庙会的演艺节目跟随大纛后面,边行边演,缓缓前进。后有信徒持香跟随,更有从四面八方赶来参观、游览、祭拜的人不计其数。

回銮惠济祠时,各方演艺队伍随銮驾在祠前集会,形成“百艺结集”的盛况。

百艺演出有舞龙、跳狮、花船、高跷、跑马灯、小放牛、推小车、歪歪精、赶小驴、八仙过海、挂台阁、走马灯、耍马戏、唱小戏、跳加官、跳财神等。

百行百业的演出有花篮担、卖药担、跳媒婆、跳香头、小要饭、假大老爷、走方郎中,各种匠人瓦、木、铁、笆、雕、漆、石、玉、金、银、铜等,还有铲刀磨剪、算命先生等演出。

按行、按业边唱边舞,演技奇特、技艺滑稽好笑,说唱油腔滑调。二胡声、锣鼓声、大号声、小调声、花炮声,连成一片嬉戏的海洋,日欢夜乐。晚上灯笼高照,火把映天,游玩至凌晨方散。

第二天演艺又至,直到二月二方结束会演。

在惠济祠的妈祖还有坐像和睡像,每年四月初八篆香楼上的睡像妈祖起坐,都会有运河、洪泽湖船民烧香还愿,为她更衣净身,更换妆台净桶、棉被和罗帐。

惠济祠庙会声名远播,因此北到泗阳、沭阳,南到蒋坝、天长,东到高邮、宝应,西至盱眙、青阳,坐车船、骑毛驴前来看会者络绎不绝。并且历年舟船经过惠济祠敬过香、许过愿的人也都在庙会期间前来拜神还愿。

[旁注]

八抬大轿 古代轿子有4人抬、8人抬、16人抬。八抬大轿,顾名思义,是由8名轿夫所抬的轿子,前面4名轿夫、后面4名轿夫。只有五品以上官员才可乘坐。除此以外,2人抬称为滑竿、32人抬则称为辇。

大纛 即大纛旗。我国古代行军中或重要典礼上的大旗,长5尺、高3尺的三角绸子旗。上下两边有齿牙边,分红黄绿白黑五色,齿牙边有与旗同色和不同色两种。旗心绣飞龙图案,旗边绣回纹或火焰纹,为军旅帅营旗帜。上有飘带,可作行进及列阵表演。

弁 古代一种尊贵的冠,为男子穿礼服时所戴。吉礼之服用冕,通常礼服用弁。弁主要有爵弁、皮弁。爵弁据说是没有上延的冕,色似雀头赤而微黑,用于祭祀。皮弁用白鹿皮做成,鹿皮各个缝合处缀有一行行闪光玉石,用于田猎战伐。由汉至明,弁的形制虽有差异,但始终是法服主要内容之一。

高跷 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的形式。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关于高跷的起源,据民间传说高跷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腿上绑上两根长棍,后来逐步演变而成今天的高跷艺术。

二胡 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现,称“奚琴”,是我国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之一,一般认为今之胡琴由奚琴发展而来,现已成为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

算命 民间的俗称,学术上的专业称谓叫预测,研究算命的学术叫易学、也叫术数。理论核心是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及八卦易经,理论系统较为复杂深奥。狭义的算命即是对人生辰八字的预测,广义的算命则包含紫微斗数、面相手相、八卦六爻、奇门遁甲、地理风水等。

[阅读链接]

惠济祠还有睡像的妈祖神像,人们称为睡像奶奶,并且在当地还流传着洪泽湖风口浪尖睡奶奶救渔民的故事。

据说,在洪泽湖捕鱼的渔民,以船为家。每逢西南风起,在洪泽湖打渔的渔民遇风暴遭难,庙里的菩萨睡像奶奶便起坐出门,架起云头,来到洪泽湖,在风口浪尖上把遇难的渔民救起。

因此睡像奶奶被当地群众称为救世救难的老奶奶、活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