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丰富的天后宫文化
初期海员们会在天后宫祭祀海神天后,举办酬神演出和聚会,并且水工、船夫和官员在出海或漕粮到达时,也都向天后祈福求安。
后来,居家百姓没钱的也来求财,没子的求子,有病的祈免病灾。这不仅表明古人对无法克服海洋、江河险难而求助神灵的迫切心理,也反映了苦难民众的古朴文化心态,即借助天后凝聚和抚慰着众人心。
每逢天后诞辰日,天后宫都要举行“天后出巡散福”皇会表演。这时候,百戏云集、万人空巷。元代张翥有首诗《代祀天妃角次直沽作》描写了朝廷官员身着宫袍祭祀妈祖的盛况:
晓日三汉口,连樯集万艘。
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
入庙灵风肃,焚香瑞气高。
使臣三奠毕,喜色满宫袍。
元代朝廷封了天妃,又派官员代祀,可见上层人士对天后娘娘的尊重。后来,祭祀的人更加多了起来,其中最多的是船户,清人汪沆《津门杂事诗》中说:
天后宫前舶贾船,相呼郎罢祷神筵。
清人蒋诗在《沽河杂吟》中写道:
刘家巷里如云舶,部祷灵慈天后宫。
他们描写的都是江海船工祭祀天后的热闹情景。农民也来给天后娘娘进香。
后来到了清代,天津天后宫的香火依然繁盛,有清人崔旭所作的《津门百吟》中就总结了百姓们奉祀天后的情形。诗道:
飞翻海上着朱衣,天后加封古所稀。
六百年来垂庙飨,海津元代祀天妃。
天津天后宫建立后,一直香火很盛。船户来往必定祭祀,远近百姓多来祈福,热闹非凡。这首诗就概括了多年来从朝廷到民间敬奉天后的历史。
随着时代的发展,天后宫渐渐成为了天津民俗文化的发祥地和天津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是对天津天后宫历史地位通俗而生动的概括。后来天津天后宫被辟为天津市民俗博物馆。
每两年都会举办“中国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那时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内外宾朋近千人云集天后宫。
后来天津著名画家蔡长奎先生在天后宫主殿的描绘了一幅壁画,被称为天后圣迹图。这幅壁画在正殿的南北两墙上,长将近14米,宽将近3米,这幅壁画是首次以天后生平传说为内容的绘制的壁画,非常宝贵。
该壁画第一卷为“天后降生至升天得道”的故事,第二卷是“钱塘阻潮至敕封天后”的故事,该壁画内容磅礴多姿,以传统壁画艺术为主,把天上、地下、大海、人、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视觉空间广阔,再现了“海神”灵迹。
壁画共描述了天后故事,人物近300余个,造像生动,线条流畅,色彩典雅又带华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达到教人育人的目的,也更加增添了天后宫的文化内涵。
在天后圣母诞辰1052周年期间,天津天后宫特别将供奉天后娘娘林默父母的神殿启圣祠,装饰一新,并在殿旁两侧树立起了“二十四孝”图。
[旁注]
酬神 清代民间为酬谢神的佑护,常常以歌舞、杂剧、鼓乐等形式举行活动,这种活动称为酬神。随着民间崇神、祭神内容的不断扩大,及民间崇神的地域色彩的不断加剧,宋代以后,酬神活动逐渐成为一种民间娱乐项目。
皇会 特指天津“皇会”,最初叫“娘娘会”,是为庆祝海神天后娘娘生日而举办的迎神赛会。自清代开始,每年这一天到来时,虔诚信仰天后娘娘的农商官绅都要举办迎神赛会,以求驱灾赐福。
宫袍 古代官员的礼服。我国古代,官员的品级是以衣帽来区别的,不同颜色,不同的服饰,不同的官阶,有时衣服还真含有强烈的政治意义。
崔旭(1767年~1847年),字晓林,号念堂,清代直隶天津府庆云人,1826任山西省蒲县知县,后兼理大宁县事,政声卓著,深受乡民爱戴。后因病引退归里,潜心著书。因为他是天津人,所以诗集中有很多对天津天后宫的描述。
壁画 指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案。壁画是最古老的绘画形式之一,如原始社会人类在洞壁上刻画各种图形,以记事表情,这便是流传最早的壁画,我国作为文明古国保存了不少古代壁画。
[阅读链接]
在清代,每逢天后的诞辰,天津的民间便会举行法鼓会、大乐会、鹤龄会、重阁会、中幡会和高跷会等活动,为天后庆祝生日,场面非常热闹,人们称之为“娘娘会”。
有一次乾隆帝乘船下江南路过天津,提出要看“娘娘会”。当时,乾隆皇帝的船停泊在三岔口,沿街表演的各种技艺从船前经过,精彩纷呈,乾隆皇帝非常高兴。
其中,乾隆皇帝格外喜欢法鼓会和鹤龄会的表演,于是赏给4名鼓手各一件黄马褂,给4名鹤童各一个金项圈。
另外,乾隆皇帝还对“娘娘会”的组织安排大加称赞,赏给“娘娘会”的组织人员两面龙旗。从此以后“娘娘会”便易名为“皇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