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妈祖文化深入台湾

1680年,清朝靖海侯施琅奉旨东征台湾,统一祖国。他分兵三路出击,最终取得胜利。据泉州知州刘颖所编的《泉州府志》载:

国朝将军施琅征海师次于此,神有助顺功。

平定台湾后,施琅感念妈祖神恩,上书康熙帝请封,历数妈祖助顺神迹。在1684年,康熙遂敕封妈祖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后”,天妃宫也改名为“天后宫”了。

后来,施琅将军为报答妈祖的恩惠,对天后宫进行重修和扩建。并且在施琅平定台湾和重修天后宫的期间,他也带领泉州百姓向台湾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移民。

到了1723年,雍正御书匾额“神昭海表”,悬挂于殿中,乾隆后历代有重修。后来清文宗加封妈祖为“天上圣母”,泉州天后宫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

在清代,私商贸易和向台湾的移民热潮也在泉州港进一步兴起,泉州的妈祖信仰文化也随着泉州商人和移民的足迹更为广泛地传播。

1732年和1760年,清政府曾两次开放海禁,当时有许多泉州人乘机东渡,到达了台湾。也正是因此,台湾的居民中有很多人的祖籍都是泉州。这些泉州人,在来到台湾的同时,也将妈祖文化带到了台湾。

台湾的妈祖基本上可分为湄洲妈祖、泉州妈祖、同安妈祖三大类别,它们分别为湄洲妈祖、泉州妈祖和同安妈祖的分灵。

从台湾妈祖庙宇的级别来看,都属于大陆妈祖庙的分灵。一是从大陆捧持妈祖神符或香火到台湾奉祀,称为“分香”;二是从大陆捧持妈祖的神像到台湾奉祀,称为“分身”。它们大概都是出于明清时期福建向台湾大规模的移民。

在这些移民的百姓当中,泉州百姓一直是开发台湾的主力军。他们在台湾的开发是由南至北,从西而东的,因此,台湾岛上的妈祖庙建造年代的顺序也是如此。

1709年泉州人陈赖章开发台北的时间,与台北天后宫的修建年代接近。1720年泉州人林列开发新竹的时间,与新竹的长和宫修建年代相近。道光年间泉州曾氏开发桃园的时间,与当地仁海宫的修建几乎同时。

由此可见,台湾的妈祖信仰文化大部分都是泉州天后宫妈祖信仰文化的延续。

台湾有800多座妈祖庙,妈祖的信徒占总人口的3/4,台湾堪称妈祖信仰的极盛之地。

这些庙宇的殿堂、山门、龙柱、石壁、石楣以及上面雕绘的人物、花卉、鸟兽等,尽是泉州的能工巧匠的杰作。从而也证明了,台湾的很多妈祖庙,都是泉州天后宫的分灵。

由于台湾的妈祖庙和泉州天后宫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后来,在泉州天后宫专门建设了“闵台关系史博物馆”。

闽台关系史博物馆是反映祖国大陆福建,与宝岛台湾历史上渊源关系的专题性博物馆。馆内收藏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曾多次举办过大型的展览会,如“闽台民间艺术展”、“泉州古今字书展”和“闽台民俗风情摄影展”等。

台湾的各大天后宫长期以来就跟泉州天后宫有交往。在两地的天后宫内,都保存有对方几十年前互赠的匾额。

为了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每年元宵节的时候,泉州天后宫都会举行“乞龟仪式”。祈福的大“米龟”则是由两岸的信众一起捐赠的。台湾的信众们也到泉州天后宫祈福。

[旁注]

侯 古代分封制度中的爵位之一。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5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泉州府志》 由南宋起笔编撰,编撰者为泉州知州刘颖。其内容主要记载泉州并及闽南一带的历史沿革及政军民情风俗,以官方角度笔撰。从南宋、元朝、明朝和清朝至今已有9个版本。

清文宗(1831年~1861年),清朝第九任皇帝,全名为爱新觉罗·奕詝,通称为咸丰帝,在位11年,是道光帝的第四子。葬于河北遵化的清东陵之定陵。在位期间对妈祖进行了敕封,并拨款重修了泉州天后宫。

祖籍 祖先、祖辈的家族长久的居住地。祖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祖先崇拜所产生的观念,所以在祖籍的追溯和认定上,通常是以父系家族祖先生活过的地区为祖籍,而不必参考母亲或外祖父的祖籍。

符 指书写于黄色纸、帛上的笔画屈曲、似字非字、似图非图的符号、图形。通常和箓同时出现,称为符箓。箓指记录于诸符间的天神名讳秘文,一般也书写于黄色纸、帛上。在宗教信仰文化中,符箓是天神的文字,是传达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镇魔,治病除灾。

龙柱 指用天青墨玉、霞玉、汉白玉、墨玉、大理石或花岗石等石材玉料,雕刻的龙形浮雕柱体。有圆形和棱形。龙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物,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既有道路标志的作用,又有过路行人留言的作用,在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出现了。

[阅读链接]

泉州天后宫“乞龟”活动点睛仪式开始后,由专人为大“米龟”点睛,这就意味着为期6天的“乞龟”活动正式开始了。

这时,闻讯赶来的香客会依次走过象征平安吉祥的“平安桥”,这代表在新的一年里就能得到平安、顺利。

在米龟点睛仪式结束后,香客们会蜂拥而上,摸着大“米龟”,口中念着:“摸到头,起大楼;摸到嘴,大富贵;摸到尾,有头又有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