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缛复杂的冠婚丧祭礼仪

礼,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据各自的身份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仪,是使礼得到体现的具体仪式。自古以来,我国号称“礼仪之邦”,礼仪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包括家族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行走之礼。在古代家族中,常行“趋礼”,即族中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

后来南宋时,著名大儒朱熹撰写了《家礼》一书,其中依据古时礼仪,并参考北宋时司马光撰写的《书仪》,对士大夫的冠、婚、丧、祭四礼作了设计,而加冠、结婚、丧葬、祭祀,是古代人们在人生历程中最重要的四件大事。这四方面的礼仪,确是当时的家庭和家族所要践行的最重要的礼仪。

家族中,真正的“礼”是从“冠礼”开始的,正所谓“礼始于冠”。“冠礼”就是成年礼,也称成丁礼。

冠礼起源于奴隶社会,实行于周代,按周朝制度规定,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但是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传说周文王十二岁就行冠礼,周成王十五岁行冠礼。

古代冠礼通常在宗庙内举行,举行日期在二月。举行冠礼的前十天内,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内无吉日,则筮选下一旬的吉日。然后将吉日告知亲友。

在冠礼前三日,又用筮法选择主持冠礼的大宾,并选一位“赞冠”者协助冠礼仪式。行礼时,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还有受冠者都穿礼服。加冠,即给受冠者戴上表示成年的帽子。一般由受冠者的父亲来为受冠者戴上这顶帽子。

加冠结束后,受礼者拜见母亲。接着为受冠者取字。有了字以后,家族中跟他同辈的人,比他小的晚辈,都不能直呼其名,而要称他的字,以示对他的尊重。

取完字以后,受冠者要祭祀祖先,祭祀后,拜见伯、叔。加冠、取字、拜见长辈之礼,后世因时因地而有变化,加冠的年龄也自十五岁至二十岁举行,各地不一。

加冠礼对家族来说,是一项大事,对受冠者来说,更是意义重大。加冠以后,受冠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践行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

婚礼是旧时家族中顶顶重要的大事,其礼仪自然也得到高度重视,“礼本于昏”,这里的“昏”通“婚”,旧时家族婚礼非常繁缛,而且各地情况不一。

相传我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通鉴外纪》载:

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

“俪皮”即鹿皮,是那时婚嫁的聘礼之一。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礼节。

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那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儒家十三经之一的《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

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证、请期、亲迎。后来改为:订盟,俗称“贴定”;文定,俗称“食定”;请期,俗称送日;纳彩,俗称回婚;催妆,又叫探头;完娶。

纳采是男方向女方正式求婚的第一步,是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获准后备彩礼前去求婚。问名,是男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生辰,然后去宗庙占卜,请示吉凶。

纳吉是男家卜得吉兆后通知女家,决定订婚。纳征,又称纳币,是男家送聘礼到女家。请期是男家择定吉日为婚期,去女方家请女家同意。亲迎是新郎来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西周的“六礼”已初步奠定了我国传统婚礼的基础,对后世影响极大,以后历朝历代家族的聘娶婚大都源于此。又经历朝历代的发展,使各种各样的婚礼仪节更趋繁缛、热烈。

结婚意味着今后你不仅要为自己考虑,还要为对方考虑。不仅要为自己的家庭考虑,还要为对方的家庭考虑,同时负有对后代教育的责任。要上对得起祖先,下对得起子孙,所以显得异常重要。

在古代各种礼仪中,葬礼也是被高度重视的家族礼仪,“重于丧祭”。古代大多数家族是严格依照旧时代礼法举办丧事的。早在西汉时,人们习惯用木椁墓,多无基室。西汉末年,逐渐流行石室墓。东汉重厚葬,高官显宦宗室之家多用豪华石室墓,普通人家墓穴较为简陋。

东汉以后,多数家族实行土葬,一般仍用木椁无室墓,富贵人家多用砖室墓、石室墓。帝王、贵族、显贵以及官宦墓前有墓碑,碑中有墓志,普通人多无墓志,但葬礼的礼仪和程序大致相同。

许多家族葬礼严格依照礼法举行。为官者依朝廷礼仪等级丧葬。普通人家依族规、礼法丧葬,没有等级之分。丧葬仪程分初终、装殓、报丧、成服、吊唁、接三、成主、发引、居丧等。

如果一个家族不按礼法行事,会被人耻笑,认为没有教养,在社会上很难立足。一些家族为了防止子孙出现“败坏门风”的事,便在家谱中明确规定了丧葬礼节,甚至连仪式的程式都作了详细的说明。

大多数家族的族谱中有丧葬不论贫富,凡本家之人都应依礼法行礼的条款,明确规定:不能因富而废礼,不能因贵而失长幼尊卑之序;而且大多有互助丧事的训条。

很多家族有本族的祖先墓地,在祖先祭日,全家族要到墓前拜祭。各家族的公共墓地,称作祖坟。如分支过多,各支、各房还有自己本支、本房的公共墓地。

至于祭礼则更为家族所重视,对祖先的祭祀是家族最重要、最严肃、最重的礼制,“礼有五论,莫重于祭”。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流行这样的观念“国之大事,惟祀与戎”,意思是说,祭祀祖先和众神,是与通过武力手段平定天下同等重要的家国大事。

儒家创始人孔子为此作了注解,他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祀之以礼。”并说:“事死如事生。”意思是说家族后人对于长者,生前要尽心尽力侍奉,死后也要同样尽心尽力地侍奉,如同在世时一样,这就是孝道,也是最基本的礼仪。

儒家提倡祭祖,主要不是因为迷信,而是从道德教化的角度来考虑的。孔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就是,家族后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想到自己的幸福生活源自祖先的繁衍生息,饮水思源,才能保持淳朴厚道、和睦宗族的道德品质。

宗祠又称祀堂、祀庙、家庙、祀室等,是家族隆重举行祭祀祖先仪式的地方,也是家族的象征。

自古民间就有修建祀堂的习惯,宋代理学家朱熹提倡建造家族祠堂,他提倡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祭拜祖先、建造祀堂的风气由此更盛。清代时,建造祀堂已经蔚然成风,江南一带聚族而居的家族,真正做到了“族必有祠”。

宗祠,除了作为祭祀场所之外,还是执行族规家法的地方。族人的冠礼、婚礼、丧礼基本上都在祠堂进行的。有的宗族规定族人之间或族人家庭之中发生争执,都要到祠堂中裁决。所以,在封建时代,祠堂在一定意义上又成了衙门,具有“公堂”的性质。

祠堂又分总祠、支祠、分祠。总祠为全家族祭祀共同祖先的场所。人口众多的家族,设总祠、支祠,如分支再多,便在支祠下面设分祠。总祠供奉的为一族之始祖及分支以前的祖先,而支祠供奉的为本支始祖,分祠所祭祀的多为本房始祖。

宗祠中祖先的牌位都有严格规定,何人可以入祠,何人不可以入祠,始祖必须入祠。依礼法,始迁祖牌位放正中央,为全族共祖。始迁祖以下,按左昭右穆的顺序。除始迁祖以外,其他祖先的牌位多放于祧室,祧室是正室旁边的小室,到大祭时再取出来。

一些有特殊贡献的祖先,可以入祀不祧,即不放入祧室而和始祖一起放在正堂中。始祖以下诸祖,可否入祠,则要根据具体情况。一般而言,德高望重,有功名,或对本族有过贡献的祖先,入祠的可能性比较大;默默无闻或对本宗族没有什么贡献的人,多数难以入祠。

祠堂祭祀都有一定要求和规定,祭祀日一般都选在各个节气,如春分、清明、冬至等。一年中冬至、清明两次是最隆重的祭祀。

此外,在岁时佳节,有些家族也有祭祀祖先的习惯,但不一定是全族合祭,有时在各个家中祭祀。有些家族在每月的初一、十五也要祭祀,称朔、望之祭。

一个家族经过几代之后,子孙繁衍甚多,有些家族聚族而居,而有些族人则分往各地,如果没有祠堂祭祀这样经常性的活动,血缘关系往往会日渐淡漠,互相间也会很少往来,因此,祠堂祭祀活动是旧时家族内部加强亲情、维系血缘关系的一种手段,很多家族对祭祀都非常重视。

祠堂设专人管理,称为祠正,或祠内司事,通常为两人。充当祠堂管理者是要具备一定条件的,一般是在族中长辈中产生。

在祠堂中,无论四季祭祀还是日常情况下,都有一定要求和规定。此外,祠堂作为一个家族的标志与中心,还需要制定一定的规则,称为祠规,以供族人遵守。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作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族需要讲究的礼仪很多,很繁缛,涉及方方面面,通常情况下,每个地区的家族礼仪有所不同,甚至会有很大的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家族礼仪也在不断变化,有些礼仪消失,同时也会增加新的礼仪。

【旁注】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等。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朱熹著作甚多,代表作品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晦庵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司马光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儒家十三经 儒家十三部经典著作,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儒家十三经作为反映先秦历史和文化状况的古籍,具有很大的价值。

墓志 放在墓里的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墓志分上下两层,上层称为“盖”,下层称为“底”,底部刻有墓志铭,盖上刻有标题。墓志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通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序文,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平事迹等称为“志”;后一部分是“铭”,多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

理学 宋朝以后的新儒学,又称道学,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

清明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冬至 我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冬至这一天,北方大部分地区有吃饺子、南方有吃汤圆和南瓜的习俗。

【阅读链接】

祠堂的建筑大多讲究“风水,通常是在祖先最先居住的地方,将旧房改建成祠堂。一些家族建宅时,往往先建祠堂。

旧时家族的宗祠都建筑得异常庄严,多为四合院结构,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建筑群。对于一个家族而言,祠堂是家族存在的象征。宗祠规模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该家族的兴衰状况、社会地位,是家族的门面,所以,一个家族在建造祠堂时,族长大多会发动全族的力量,选用当时最好的石料和木料等,使家祠的规模尽可能地宏伟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