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牒形式和功能的嬗变

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度,经过春秋战国战火的洗礼,渐渐趋于瓦解。特别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旧的贵族失其本系。到了汉高祖刘邦得到天下,宗族组织由兴到衰,由破坏到重建,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东汉末年到魏晋之际,世家大族和宗族逐渐强盛起来,世家大族式家族制度也随之形成,此后,谱牒盛行起来,不过这个时候的谱牒从内容到形式都与西周春秋时的谱牒不同了。这时候的谱牒主要有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也是后世谱牒的主要形式。

一类形式是“家传”,这是最初级的形式。一个家族之所以在一个地方兴旺发达起来,其中必有一些人对家族的发展作出过杰出的贡献,或者做过朝廷要员,或者做过封疆大吏,他们的子孙就为他们立传,表彰他们的功绩,显示自己家族的身份,这类的谱牒,如:《荀氏家传》、《袁氏家传》、《裴氏家传》、《褚氏家传》、《谢车骑家传》等。

第二类谱牒形式是族谱,每姓每族一本。家传是传而不是谱,只能记载家族名人事迹,不能把所有族人都记上去,光有家传还是无法搞清家族所有人的血缘关系的,于是有人以家传为基础,以家族的世系为脉络,把包括名人和所有族人贯串起来,注明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这就是家谱了。

南朝宋裴松之在《三国志》注中引到:《崔氏谱》、《郭氏谱》、《陈氏谱》、《稽氏谱》、《阮氏谱》、《王氏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注中引到的:《王氏世家》、《袁氏世纪》、《王氏家谱》、《荀氏谱》、《谢氏谱》、《羊氏谱》、《顾氏谱》、《陆氏谱》等等,都是这样的家谱。

谱牒的第三种形式,也是最典型的形式是“簿状谱牒”,后来又称作《百家谱》、《东南谱》、《十八州谱》、《天下望族谱》等。

家传、家谱都是私家撰述,不具有法律效力,必须有一种得到朝廷认可的官撰的谱牒,才能据以确定谁是士族,谁是庶族,才能据以选官、论人和通婚。

官修的谱牒不是某一姓的家谱,而是全国或某一郡所有士族家谱的汇编或选编,所以称作“百家谱”。在这种官撰的谱牒中,把天下所有士族的姓氏、郡望都列进去,每姓士族又都详细列其成员的名字、官位及血缘关系,这就是簿状谱牒。

宋代类书《太平御览》卷二一四引《晋阳秋》载“考之簿世然后授任”;《通志》载“有司选举必稽谱籍”,都是指这种官修的谱牒。

官修谱牒不仅同士族的仕途性命攸关,而且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要对所有自认为是士族,并将其家谱上之于官的家族进行甄别、认定,还要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修订与重撰,所以朝廷设立专门的常设机构图谱局主持撰修工作,置郎和令史等官来执掌,并汲收对谱牒有研究的学者参与其事。

谱牒功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嬗变的,周代实行的是宗法封建制度。《礼记·大传》说,“族”本来只是有血缘关系的群体,并无尊卑主从之别。而进入阶级社会后,便有了“宗”,也就是在亲族之中奉一人以为主,主者为尊并且有特权,他死了则由宗子继承。

这样,家谱别亲疏、明统系的功能,渗进了主从尊卑的等级特权,成为宗法封建政治服务的内容。

周代的谱牒《世本》之类,是属于以周天子为首的周室宗族的典籍。所以,周代的家谱完全是为推行宗法分封,巩固周王朝统治服务的。

两汉时期的政治,基本上是世族地主占统治地位,君统与宗统开始分离。所以,两汉的家谱功能是为恢复、复建宗族和形成、巩固世族的统治服务。

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是士族政治时期,选官品人,婚姻嫁媾,士庶分明,尊卑严格,因而这个时候,维系门阀制度的家谱特别兴盛。此时的家谱,成了政府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根据,同时也成了为士族政治服务的工具。

五代时期,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大量的中原人口南迁,经济中心南移。五代以后,江南庶族地主的势力抬头。特别是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城镇商业繁荣和商帮的出现,推动着世俗权力的式微,士族宗族也向平民宗族发展。

五代以后,取士不问家世,庶族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出仕;婚姻不问门阀,新兴的地主、商人在社会上获得了应有的地位。

家谱由于失去了传统的政治功能,也由官修变为私修,内容也就更加广泛和丰富,它的功能也由政治功能向发挥社会功能的方向发展。

这个时候,私修家谱通过姓氏原始、迁徙本末、世系渊源的展现,起着追溯宗、联宗收族,维系和强化作为社会群体的宗族和家庭的作用。

到了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更加兴盛。这时的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家谱经常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这个时期家谱可以说是维系家族血缘关系的主要纽带。

到了明清两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其家谱修撰更加广泛,即使在农村中,可以说既没有无谱之族,也没有无谱之人。

对大多数家族来说,家谱是确认族众的血缘关系亲疏、防止血缘关系混乱的依据。有了记载翔实的家谱,就可以据此确定族众的地位,解决世系纠纷,防止血缘关系的混乱等等。

还有,家谱也是向族人宣传宗法思想的工具或课本。宣传的方法主要是祠堂读谱。通过祠堂读谱这种家族的重大活动和盛大典礼,使宗法思想和家族观念在族众的思想上扎下根来,达到团聚族人的目的。

家谱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是特有的文化,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家谱在内容、形式以及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这为家谱文化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旁注】

分封制 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是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的制度。分封制到周朝时已经很完善,达到顶峰。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荀氏家传》 荀氏家族的家谱。荀氏为颍川大族,在历史上曾经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影响当时的社会。颍川是秦朝的一个郡,以颍水得名。《荀氏家传》十卷记载了从荀淑至荀伯子,凡十世,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后汉书》、《晋书》等书,曾经取材于此书。

《太平御览》 宋代类书,为北宋李昉、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编纂于977年3月,成书于983年10月。《太平御览》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阅读后,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

《礼记》 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是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

中原 是指以河南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古代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古时,常也将这一地区称为“中国”、“中土”、“中州”等。

祠堂 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

【阅读链接】

人们的出身门第不同,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而门第又主要是根据谱牒来辨认的,所以有些庶族出身的官僚、富户,就企图通过权势和金钱,胁迫或买通士族中的某些人,与士族合为一族,将自己的家族上到士族的谱牒中去。

如宋时刘延孙为彭城大士族,而宋皇帝刘氏虽自说出身彭城,但实系庶族,与延孙本不同宗。宋文帝为了攀上士族,与延孙合族,并使诸子同延孙序亲。对于皇帝来与自己合族,延孙也只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