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堂号的取名及使用

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数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数处庭堂、宅院之中,堂号就成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

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号。高大宽敞的厅堂上,悬挂着书写堂号的匾额,每逢年节喜庆之日,还在门前挂起书写着堂号的大红灯笼。当地的老百姓谈论某一家族时,往往喜欢以“某某堂”来称呼。

堂号产生的宗旨大致有三:一是牢记祖先的郡望,二是彰扬祖先的功业道德,三是训诫子弟继承发扬先祖之余烈。

堂号是一个姓氏的特殊标识,它能显示姓氏发源的地缘关系。在家谱中,堂号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的意义,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

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创。堂号取自于郡号名始自于秦汉时期。郡是秦、汉时期对行政区域的建置。郡号名又取自于郡名或诸侯国名,或者地方府、州、县名。

随着姓氏家族的发展壮大,就出现了以各姓氏名门望族发祥地的郡名,作为郡号的由来。

旧时,在每个家族的祠堂中,往往都有一个场所来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牌位,并给它取一个名号,这个名号就是堂号。子孙们每提起自家的堂号,就会知道本族的来源,记起祖先的功德。

随着生命的传递、繁衍,家族就会不断扩大。扩大的结果是,一些家族从祖居地迁居他处,另开基业,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又会建立新的祠堂,来供奉最亲近的祖先。于是,由一个祠堂又会派生出许多新的祠堂来。

因此,像族谱有总谱、支谱一样,祠堂也就有总祠、支祠、分祠之分,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大堂祠和小祠堂。

堂号不仅用在祠堂,还多用在族谱、店铺、书斋及厅堂、礼簿等处。也有用在生活器具上的,如在斗、口袋、钱袋、灯笼等上面大书堂号,以标明姓氏及族别。凡看重自己的姓氏和族属的人,都不会忘记本族世代相传的堂号。

从宋代开始,一些文人雅士喜欢把“堂号”署在诗文书画作品上。后来,干脆自己命名一个“堂名”,在文化交流时签署使用。实际上,这些文人已把家族的“堂号”逐步演化为个人的“斋名”。

不仅汉族,许多迁居内地的其他少数民族,如匈奴的呼延氏、回纥族的爱氏、蠕蠕族的苕氏等少数民族,内迁后接受了汉文化,也有以其繁衍地的郡名或祖上业绩之典故,作其堂号的。

堂号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在我国宗法社会中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从功能上说,堂号的意义主要在于区别姓氏、区分宗派,劝善惩恶,教育族人。如果说郡望是高一级别的宗族寻根标志,那么堂号就比郡望堂低一级的宗族标志。郡望往往可以作为堂号,但堂号却大都不能用作郡望。一个姓的堂号要比郡望多得多,一姓的郡望只有数个多至数十个,但堂号往往有数百甚至上千个之多。

郡望在宋代以后,就开始走向统一和固定。但堂号却随着宗族的发展,而不断地增加。

各姓的堂号虽然很多,但也不是随便乱取的。各一个家族的堂号,往往都有其非常深刻的含意。根据取名的依据和其用意不同,堂号又可分为几个类型。

一是以地名作堂号。许多宗族喜欢以他们的发源地作为自己的堂号,这在各姓中都是一样,如唐姓的“晋阳堂”、王姓的太原堂、琅琊堂,李姓的陇西堂,刘姓的彭城堂、中山堂。

这些堂号,使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家族是从哪里发源的。如唐姓的“晋阳堂”。晋阳在山西太原西南,是隋朝时太原郡治所在地。唐高祖李渊原为隋朝贵族,起兵之前曾被封为“唐国公”,封地就在晋阳。当地居民以国为姓,是唐姓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晋阳堂”的含义就是从晋阳迁过来的唐姓后裔。

再如,洪姓堂号“鄱阳堂”。元朝末年,以刘福通和朱元璋为首的红巾军发动起义,起初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先民为避战乱,纷纷向现宿迁一带迁移,民间通称“红巾赶散”。

因“红巾赶散”迁过来的先民,还包括其他很多姓氏。洪姓先民祖籍原在江西鄱阳湖一带,迁过来以后,为表示不忘祖籍,遂把堂号取名为“鄱阳堂”。

二是以宗族典故作堂号。这类取堂号的方法,在各姓中非常流行。一个堂名,就是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故事必须是有关本姓祖先的,如孟姓的“三迁堂”、王姓的三槐堂、刘姓的藜照堂、吴姓的三让堂。

这些故事,往往都极富有教育意义,能使族人缅怀先祖,激励斗志,奋发图强。如,孟姓的“三迁堂”,相传孟子幼时家靠墓田,孟子就学埋坟、哭丧的事。孟母为了教育好儿子,就迁到集市旁边住。孟子又学叫卖东西的声音,孟母只好又迁。最后迁到学校旁安家,孟子学习礼让进退。由于孟母三迁,注意家庭教育,终使孟子成为圣人。

卞姓的“忠贞堂”,来源于卞氏第三世祖卞壸为国牺牲的光辉历史。后来,晋明帝追封卞壸为忠贞公,旌表其居为“忠孝之门”,敕卞氏堂名为“忠贞堂”。卞壸后裔自称“忠贞堂卞氏”,表示对先祖报国忠心念念不忘。

刘姓的堂号“蒲编堂”,典出三国蜀汉皇帝刘备故事。东汉末年,刘备家居涿县,幼年丧父,贫苦无依,和母亲一起织席卖草鞋为生。起事后,常被政敌蔑称为“织席贩屦小儿”。

刘备称帝后,常思其母编织蒲席之苦,茶饭无味。刘姓后人遂以“蒲编”为堂名,以告诫子孙勿忘祖先创业之艰辛,以简朴勤奋为本。

三是以道德伦理作堂号。这种取堂名的方法,是将一些教育族人劝善惩的词语,作为祠堂的名称,如敦厚堂、敦睦堂、敬本堂,几乎各姓都有。

看杨姓“四知堂”。东汉人杨震为官以廉洁著称,他在调任东莱太守的途中路过昌邑县。一天夜里,该县县令王密拜见杨震,送上黄金为见面礼。杨震不无生气地说:“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什么道理呢?”

王密颇为尴尬地说:“半夜三更没人知道,收下也不要紧。”杨震斥责道:“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没人知道?”

王密羞愧得无地自容。杨姓后人感念先祖的清廉正直,遂以“四知”为堂号,激励后代牢记先祖的美德。

四是以祖先名号作为堂号。这种堂号在各姓中都很常见,其方法是将某一祖先的某种有特殊含义的称号或者居住地,作为本族的祠堂,如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后裔的伏波堂、唐代诗人香山居士白居易后裔的香山堂,等等。

五是以先祖的名著为堂号,如周姓堂号“爱莲堂”取自周敦颐的《爱莲说》。周敦颐是北宋时的哲学家,湖南道县人。他写的作品很多,其中以《爱莲说》最为著名: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在周敦颐的笔下,莲成了“花之君子者也”。周姓后人为表示对先祖人格的怀念,遂自命为“爱莲堂”。

此外,还有以先祖的传说为堂号。张姓是大姓,分支堂号较多,其中有一个叫“百忍堂”。这个堂名源自这样一个传说:唐朝山东郓城人张公艺活到100多岁,长寿经验就是一个“忍”字。他的族人曾把张公艺一生中忍让的事迹记录下来,写成《张公艺百忍全书》。此书在明末清初时广为流传,影响很大。有一支张姓后人遂以“百忍堂”为堂号。

再如刘姓的“青藜堂”,也叫“藜照堂”。青藜俗称红灰苕,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五六尺,茎老可以做拐杖,坚硬而轻,并可点火照明。

相传西汉高祖刘邦裔孙刘向在天禄阁校书,时值元宵节,众皆出游,唯刘向校书至更深烛尽。忽然一老者持着青藜杖叩门而进,对着手中青藜杖一吹便燃起亮光,照给刘向校书。

刘向对老人肃然起敬,忙施礼道:“请问长者尊姓大名?”老者答道:“吾乃太乙星精也,闻卯金氏(刘)之子好学,故来观察助力。”说完,从怀中取出天文地理书籍赠给他。转眼间不见老人,外面天已大明。此后,刘向立论愈精,文章益著,才华横溢,成为皇上安邦治国的股肱之才。

作为家族的徽号和别称,堂号既是对某一姓氏家族特色的高度概况,也是当时社会形态的反映。同样具有区分宗支族别,血缘亲疏的社会功能。它的产生、发展,多与修族谱、建宗祠、祭祀祖先、宗亲联谊活动同时进行。

总体上看,堂号对于敦宗睦族,弘扬孝道,启迪后人,催人向上,维护家庭、宗族和整个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旁注】

匾额 古建筑的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匾额一般挂在门上方、屋檐下。当建筑四面都有门时,四面都可以挂匾,但正面的门上是必须要有匾的。许多匾额的四周边框上,雕饰各种龙凤、花卉、图案花纹。有的镶嵌珠玉,极尽华丽。

郡望“郡”是由春秋战国到秦代几百年间逐渐形成的地方行政区划,面积较县为大。“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如,唐朝时河南郡的名门望族有丘和家族。

斋名 就是书斋名,即书房名。我国历代名流雅士大都建有自己的书斋,并为之起名为斋、屋、居、室、堂、馆、轩、园、亭、庐等雅号。这些饶有情趣的室名,常给人以有益的启示。也是古代文人雅士心志心境的一种表达方式之一。

唐高祖(566年~635年)唐高祖李渊,唐朝的建立者,史称唐高祖,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出生于北朝的关陇贵族,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公元618年5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之后便统一了全国。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

旌表 古代统治者提倡封建德行的一种方式。自秦、汉以来,历代王朝对所谓义夫、节妇、孝子、贤人、隐逸等类型人大加推崇,往往由地方官申报朝廷,获准后则赐以匾额,或由官府为造石坊,以彰显其名声气节。

太守 原为战国时代郡守的尊称。西汉景帝时,郡守改称为太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历代沿置不改。南北朝时期,新增州渐多。郡之辖境缩小,郡守权为州刺史所夺,州郡区别不大,至隋朝初遂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明清则专称知府。

刘邦(前256年~前195年)江苏丰县人,汉朝开国皇帝,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在位期间,设立汉室典章制度,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著有《大风歌》、《鸿鹄歌》。

【阅读链接】

堂号的命名多样,除了文中所说的这些,还有其他命名方法,其中以祥瑞吉兆为堂号最为有特色。古代人对祥符瑞兆十分重视,常认为是上天预示吉祥的征兆,往往以之为本族堂号,如宋代王祐曾手植三槐于庭院,言其子孙必有位居三公者,其子王曰果然位列宰相,当政十余年,深为朝廷器重。其后人便以“三槐堂”为堂号,成为我国王姓中名人辈出的名门望族,与太原王氏、琅琊王氏并列为王氏三大支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