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齐家”的家庭教育

孟轲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

一次,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子打架,孟母觉得这里的环境对孩子成长不好,于是搬家了。

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一天,孟轲看到一伙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

他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做死人埋了下去。孟母发现后,把孟轲拉了回来。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音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就把孟轲送去上学。

可是有一天,孟轲逃学了。孟母知道后伤透了心。等孟轲玩够了回来,孟母把他叫到身边,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说着,抄起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

孟轲吓得愣住了。这一次,孟轲心里真正受到了震憾。他认真地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道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由于他天资聪明,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终于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被人尊称为孟子。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人们,家庭教育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要不惜付出一定的代价。

古代人十分讲究“修身齐家”,《礼记·大学》曰:“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在《风筝误·闺哄》中讲:“不会齐家会做官,只因情法有严宽。”清晚期学者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说:“夫强异类者以同居,以此而日言齐家,岂非怪谬!”

这些古话都强调了“修身齐家”的重要性,在这里“修身齐家”的意思是:设法把自己的家族治理好,使族人和睦相处,齐心协力。要治理好家族,一定会先从自己做起,用心改变自己的态度习惯,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德行的人。

在家庭教育方面,古人是不惜精力和财力,并且常常是以身作则的。曾子是孔丘晚年最重要的弟子之一,是儒家学说的重要传承人。曾子积极宣扬、发展老师孔丘的学说,并以躬身实践而闻名。

一次,曾子的夫人要去集市,他们的儿子吵着闹着要跟着去。曾子的夫人对儿子说:“好孩子,你在家里玩耍,一会儿母亲从集市回来,给你杀猪吃。”

孩子听完之后,便留在家中玩儿,不再吵着跟着去了。过了一会儿,曾子的夫人从集市回来了,曾子便去捉猪准备宰杀。夫人阻止说:“我只不过说说而已,你怎么还当真了呢?”

曾子一本正经地说:“可不能跟孩子撒谎啊,小孩子没有很强的思考和判断能力,父母便是孩子的老师啊。现在你骗他,这是教孩子撒谎啊!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再也不会相信母亲了,这不是教育的方法。”

说完,曾子把猪杀掉,煮肉给孩子吃。儒家学说十分重视德行教育,曾子以身作则,很好地践行了儒家的这条家庭教育准则。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五十岁以前,读书、教书、卖画。五十岁时考中进士,出任山东潍县知县。

五十二岁时,郑板桥有了儿子,起名小宝。他对小宝十分喜欢。为了把儿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他非常注意教育方法。

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做知县时,将小宝留在家里,让妻子及弟弟郑墨照管。郑板桥看到当时富贵人家子弟,又担心自己的儿子被娇惯变坏,所以他身在山东,而心念在家的儿子。他总想把儿子小宝委托堂弟郑墨帮助照管,会比自己更娇惯,所以,他从山东不断写诗寄回家中让小宝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得放脚眠,蚊虫跳蚤出”。小宝在母亲的带领下,一遍又一遍地背记着这些诗句,从而明白了许多人生的哲理。

当郑板桥听说在家的小宝常常对孩子们夸耀:“我爹在外面做大官!”有时还欺侮佣人家的孩子。郑板桥立即写信给弟弟郑墨说:“我五十二岁才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

他要弟弟和家人对小宝严加管教,注意“长其中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弟弟和家人按照郑板桥的意愿对孩子进行教育,收效很大,就给郑板桥写了封信,讲了孩子的长进,并说,照此下去,长大之后准是个有出息的人,能像你一样,当个官儿。

郑板桥看了这封信后,觉得弟弟对小宝太姑息了,这样做对孩子并没有什么好处。于是,立即给弟弟郑墨复信说:我们这些家人,“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做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手便走错了路,越来越作坏,总没个好结果”。他还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好人。”这里所说的好人,是品德修养高尚的人,是有益于社会的人。

临终前,郑板桥让小宝亲手做几个馒头端到床前。当小宝把做好的馒头端到床前时,他放心地点了点头,遂即合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了。

临终前,他给儿子留下的遗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汉。”这则遗言,是对子女的嘱咐,也是他对子女教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清朝大臣曾国藩身居要职公务繁忙,写信成为他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1864年7月,小儿子曾纪鸿去长沙参加乡试,以曾国藩当时节制东南半壁江山的地位,递个条子,打个招呼,就可以搞定了。

但曾国藩不但没有那么做,而且在考前明确对曾纪鸿说:“考前不可与州县来往,不可送条子。进身之始,务知自重。”

在判卷子期间,曾国藩又怕曾纪鸿去活动,专门去信告诫他:“断不可送条子,致腾物议。”结果曾纪鸿连着几次都没考上,后来只是个副贡生。

曾国藩因功劳很大,获封一等侯,他的四个弟弟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荃、曾国葆也都是高官,可谓满族荣华。当时官宦子弟无不想凭借权势挤入官场,曾国藩却多次表示:“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又说:“银钱、田产最易长骄气,我家中断不可积钱,不可买田,尔兄弟努力读书,决不怕没饭吃。”

曾国藩一生著述颇多,但以《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他的一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真实写照。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

勤俭持家在曾国藩家书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家庭成员要克勤克俭,另一是做家长的要勤以言传身教。曾国潘说的这些,他自己就能一丝不苟地带头去做,而且做得非常好。

大儿子曾纪泽喜欢西方社会学,小儿子曾纪鸿喜欢数学和物理学,曾国藩虽然一窍不通,也能尽自己所能去了解,去努力学一点。

他常对子女说,只要有学问,就不怕没饭吃。他还说,门第太盛则会出事端,主张不把财产留给子孙,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子孙图强,也不愁没饭吃。

在曾国藩的影响下,曾纪泽总是会亲自教孩子们学英语、数学、音乐,还教他们练书法、写诗文、讲解经史典章,不论再忙,每日总要抽出时间来陪孩子、陪家人。

实际上,古人很早就已经认识到“修身齐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知晓了“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历史上留下了“唐太宗诫子”、“朱皇帝杀驸马”等许多家庭教育的佳话。

家庭教育中,父母是教育子女的主导,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才,为国家效力,为家族争光,就要高度重视“修身齐家”的教育,这样才可能培养出能够“光宗耀祖”的人才。

【旁注】

战国时期(前476年~前221年)或称战国时代,简称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东周的一段时期,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战国时期结束的标志是秦始皇消灭了各诸侯国,统一中国。

子思(公元前483~前402年)名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孙,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李渔(1611年~1680年)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浙江金华兰溪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在明代中过秀才,入清后无意仕进,从事著述和指导戏剧演出,著有《凰求凤》《玉搔头》等戏剧,《觉世名言十二楼》《连城壁》等小说,以及与《闲情偶寄》等书。

进士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的人。意为可以进授爵位的人。这个称号最早见于《礼记·王制》。

乡试 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金代以县试为乡试,由县令为试官,取中者方能应府试。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举行考试一次,考中者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

贡生 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细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清代贡生,别称“明经”。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649年)祖籍陇西,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阅读链接】

曾国藩曾请了江南制造局的两位传教士在家中指点两个儿子学英文。长子曾纪泽在日记中记下一些苦学的片断:一本字典,两本教材,从26个字母学起,每天规定读6句,后来8句,进而10句,笨拙而艰难;清早起来,一遍遍练习,出门会客,坐在轿子里一个人叽哩咕噜地说。

曾纪泽后来成了出色的外交官,在1881年2月代表清政府签署《中俄伊犁条约》时,迫使俄国将业已吞下的伊犁等地吐了出来。俄国代理外交大臣格尔斯称赞他说:“我办外国事件42年,所见人才甚多,今与贵爵共事,始知中国非无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