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相传——家庭文化

家庭文化指的是一个家庭世代承袭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作风、传统习惯、家庭道德规范以及为人处世之道等。

我国的家庭文化源远流长,深深地镌刻着时代的烙印,虽然受时代和家族等不同原因的影响,每个家庭秉持的具体观念有所不同,但在精神道德、价值取向、文明素质和行为举止等方面,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如,在伦理道德、责任意识、家庭教育、处世态度等方面均可体现出来。家庭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其中蕴含的丰厚的文化给后世以极大的启迪。

重视孝悌的家庭伦常观

家庭伦常关系是家庭文化的重要部分,人们常将“伦理”和“道德”并称,讲求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的孝悌观。

三皇五帝的虞朝,帝王舜本是个普通平民,父亲瞽叟是个瞎子,且品性固执,不懂礼仪。舜母早逝,父亲再娶,后母刁顽,常作恶言,并唆使舜父杀掉舜。

后母生了个儿子名象,为人傲慢,亦对舜仇视。但是舜仍然对父母很孝顺,对弟弟很友爱,设法避免祸害,但却毫不怨恨,并承担全家的劳动工作,常在历山耕种。

舜在二十岁的时候,他的事迹已传播很远,到他三十岁的时候,当时的领袖帝尧为找寻替任的接班人而问计于四岳,四岳一齐推荐了舜。于是帝尧决定深入对舜进行考察,便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又命九个儿子和舜一起工作,观察他对内对外的为人。

舜成亲后,要求妻子孝敬公婆,尽媳妇之道,关照弟弟,尽嫂嫂的本分,不可以因妻子的高贵出身而破坏家庭的规矩。舜对尧的九个儿子要求也很严格,一点也不迁就,使他们为人更敦厚谨慎,事事心存尊敬的态度。

舜在历山耕作,由于和气谦让,同他一起开荒种地的人受到感染,变得能够互让,和洽相处,田界也不计较。舜去雷泽钓鱼,那里的人慢慢都能放下争执,互敬互让。

舜在河边造陶器,仔细认真,不合格就重做,那些马虎的人见了,感到惭愧,跟着渐渐也就做得精致了。舜的品德在大家中产生很大感召力,人们都愿意亲近他。他住的地方本来很偏僻,但一年后就变成村落,两年成了邑,三年成了都。

帝尧于是很赏识舜,奖赏给他高级衣料做的衣服,一架名贵的琴,一群牛羊,又为他修建了粮仓。舜的父亲、后母和弟弟象看到后,很为妒忌,一心暗害他,占为己有。

舜的父亲叫舜去清洁粮仓那高高的上盖,然后暗中纵火,要烧死他。幸得娥皇、女英预先给舜准备了竹笠。舜一手拿一个竹笠张开如鸟的翅膀,乘风飘下而不死。

舜父又与象设计让舜修井,然后推下沙泥土块活埋他,得手之后三个人瓜分舜的财产,象要琴和舜的两个妻子,而牛羊衣物粮仓归舜父及后母。

幸好舜在两个妻子安排下,预先在井旁凿开一洞,下井后即藏身而得不死。他出来的时候,象正占据舜的房子抚弄那架名贵的琴,见到舜而终于感到惭愧不已。

舜心中明知父亲,后母和象合计害他,但仍然和过去一样,孝敬父母,友爱弟弟,并没有一丝埋怨。

帝尧对舜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又分派工作让舜去做,终于认为舜的品德确实好,而且能干,能凝聚天下有能之士,使更多能人愿意出来辅助政事,治理的地方父有义,母有慈,子女孝顺,兄长爱护弟妹,弟妹恭敬兄长,远近的部族都对舜异常尊敬,便将帝位传给他。

舜以一介平民,一跃而为虞朝的帝王,是孝悌和忠厚的结果。后来唐代吕纯阳师尊在《吕祖全书》中介绍了七十二位忠神,三十六位孝神,另五位忠孝神,合共一百一十三位,虞舜帝排于第一位,为“旋转乾坤,纯忠纯孝,揖让大德神圣,有虞大舜帝,无极至尊”,备极尊崇礼敬,要求我道中人,对各忠孝神之忠孝精神要“坚志奉行,细心体会”,“朝夕拜诵,广布人间”。

春秋时期的大学问家孔子也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在儒家看来,家庭中的父母子女关系是不可变更的,父母慈爱,子女孝顺是人道的原点,也是社会的原点。

曾参是孔子的一个学生。在没有跟随老师孔子之前,曾参一直在家侍奉父母。曾参侍奉父母极尽孝道,父母的每餐饭食必亲自调理,酒肉丰盛,美食无缺。

他的父亲一向喜爱吃洋枣,父亲过世后曾参便再不忍食洋枣。邻人皆称赞他不忘亲情。此后曾参对待母亲更为孝顺。

一天,他到深山中砍柴,家中有客来访,母亲人老疲惫,无法接待,来客又久不离去,母亲情急无措举起手指一口咬下。

常言说:“十指连心,母子同命。”曾参在山中果然觉得心痛难忍,知道一定是母亲有事相传,便飞奔回家。

他一进门,只见老母呆坐堂中,曾参问缘由。老母告知有客来访,家中无人招待,久等不见儿归,便咬指以示儿。来客因久候不及,已经离去。

曾参听完请求母亲原谅。后来曾参从师于孔子去到鲁国,一日忽又心痛,便急辞老师回到故里。老母思儿甚切,愁急无奈,故又咬指,不料儿果然速归,心中甚是慰藉。

从此,曾参一心侍母,不再远游。齐国许以高官厚禄请他前去,他却拒绝了,说:“我的父母都年老了,接受人家的俸禄就要担忧人家的事情,我不忍心远离父母去为别人做事。”

孔子知道后,在众弟子面前高度赞扬:“曾参之孝心精诚之至,感动万里山河。”

《论语·里仁》记载道,子曰: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意思是:父母在世的时候,作为儿女的不要远游,不要到远方去,如果不得已身在远方,也要把常去的地方让父母知道,不让父母亲忧心。

在古人看来,不讲“家庭伦理”的人,其道德即有所欠缺。事实上,社会上也常以一个人是否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或敬老尊贤,来评判这个人的品德好坏。

一般说来,古人讲的“五伦”是包含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项。就家庭来说,父子、兄弟、夫妇三项是家庭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伦关系,而在这其中,孝敬父母又是最重要的。

“孝悌”中的孝指孝顺父母;悌,指尊敬兄长。甲骨文中已有“孝”字。西周时,周公告诫其弟康叔说:“元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这里的“友”即悌的意思。《诗经》里也有不少有关孝悌方面的内容。

西周初年,周公旦有个儿子,名叫伯禽,他是周代鲁国的第一任国君。武王去世后,发生武庚、管蔡之乱,连带东方诸国也起兵。周公东征后,平定了叛乱,统一了国家。

成王七年,成王将原本封在河南鲁山的周公迁封到山东曲阜,实际就封的是伯禽。周公旦又对将要袭其爵,而到鲁国封地居住的儿子伯禽说:

“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论身份地位,在国中是很高的了。但是我时刻注意勤奋俭朴,谦诚待士,唯恐失去天下的贤人。你到鲁国去,千万不要骄狂无忌。”

伯禽到了鲁国后,又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的骚动。之后,伯禽率师在费地誓师,以严明军纪。在全体将士努力奋战及齐军的支援下,终于安定了鲁国。

传说伯禽曾经跟着叔叔康叔去拜见周公三次,被父亲痛打了三次。伯禽不知道为什么,就去问商子,这是为什么。商子说:“南山的阳面有一种树,叫做桥木;北山的阴面有一种树,叫做梓木,你怎么不去看一看呢?”

伯禽听了商子的话,就去看了,只见桥木生得很高,树是仰着的;梓木长得很低,可是俯着的,就回来告诉商子。

商子就对伯禽说:“桥木仰起,就是做父亲的道理:梓木俯着,就是做儿子的道理。”

到了第二天,伯禽去见周公,一进门就很快地走上前去,“扑通”一声就跪下去,周公称许他受了君子的教导。

中华民族历来非常重视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并且身体力行。《三字经》里有句“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故事大意是,孔融四岁的时候,大人给兄弟几人分梨吃,孔融是兄弟中最小的一个,拿梨时,却拿了最小的一个,并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梨,大梨给哥哥吧。

相传,汉朝有个田真的人,他家中共有兄弟三人,父母都已经过世了,三人拟将父母遗留的财产分成三等份。堂前那棵紫荆树也要分,而且预定明天就要动手。说也奇怪,就在田真兄弟决定之后,这一棵紫荆树却突然枯萎。

田真看了感到非常震惊,就跟他的两位弟弟说:‘树木同株,听到自己要被分割成三份,就憔悴枯萎,难道我们人不如树木吗?’田真说着悲从中来,忍不住哭了起来,兄弟三人因此决定不要分割紫荆树。

说也奇怪,这棵树一听到田真兄弟说不分割了,就又活了过来。兄弟三人因而感悟,从此以后财产共有,再也不分家了,而且愉快地生活在一起,邻居们都称赞他们一家是孝门。

兄弟属于天伦之一,血脉相连,所以古人将兄弟比喻成手足,而手足就有不相分离的意思。因为,分离就会分散,分散就会孤单,而孤单就接近于灭绝。

孝悌是适应古代的宗法等级制度而提出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最重孝悌,把它推崇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在历史的各个时期,孝悌的观念已经有所发展变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家庭中孝悌观念已演化为谦和有礼、克己忍让及讲求长幼有序等的规矩理解,这些观念已经如血液般“流淌”在每一个国人血管里。

【旁注】

尧 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首领,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在位期间,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自己生活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得到了人们的爱戴。

邑 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上部表疆域,下表人口,合起来表城邑,指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邑”也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变体为右耳旁。从“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关。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或称春秋时代,简称春秋。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即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即前481年的历史。

《论语》 儒家经典名著之一,四书五经之一,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为语录体。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诗经》 我国最早的一部民歌词集,它汇集了从西周时期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流行于我国广大北方黄河流域的民歌,其鲜明特点是运用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等方面内容。《诗经》总共305篇,最初称《诗》,因为后来汉代儒家学者把它奉为经典,于是便把它叫做《诗经》。

《三字经》 我国传统教育儿童启蒙读物,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以三字一句的方式,简短的叙述一些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表述普遍为古代社会所接受的道德观念和哲理。

【阅读链接】

“孝”是儒家伦理的重要范畴。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果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物,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会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孔子论“孝”,还讲“竭力”、“无违”、“知年”、“慎终”、“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对父母的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