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际经济中的三个板块
世界经济正在形成北美、西欧和西太平洋三大板块的三极格局。西欧和北美是老的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地区,西太平洋新月形地带包括像日本这样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包括发展中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还包括像中国这样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东南亚发展中国家。这三大区域的经济集团化和一体化正在迅速发展,它们的经济实力大体相当。
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三极格局,是世界经济的主体,它们的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 3/4;它们的进出口贸易也大体占到国际贸易总额的 3/4,因而也是国际商品和劳务市场的主体;它们还是国际金融市场主要的参加者。因此,这个三极对国际经济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 欧洲板块
西欧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源地,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经济一体化起步最早的区域。早在 50 年代末和 60 年代初,西欧已经出现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两个经济一体化组织,前者是世界上最成熟的区域集团组织,它不仅已形成统一的新的经济权利主体,制定了一套比较全面又具可操作性的规划,而且还形成了一定的新的政治权利主体,
对世界经济影响很大;后者仅是一个工业品的自由贸易区。经过 30 多年的发
展,两者已由最初的对抗转向密切合作。到 1985 年,在两者联合的基础上, 西欧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品自由贸易区,经贸关系日益密切。目前建立的欧洲经济区的商品、劳务、人员、资本以及资源可充分和完善的自由流通, 将有 3.6 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近 7 万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高达 3.3 万亿美元,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最大的经济集团,占世界贸易额 42%。
欧洲板块内经济互补性较强。首先,内部资源分布不均,优势各异。内部的燃料、原料产品及农畜产品贸易十分密切。其次,内部市场相互依赖,已达到难分难离的程度。这就为西欧两个一体化组织的进一步融合提供了经济基础。欧共体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贸易额,1989 年已达 2230 亿美元,比欧共体与美国之间的贸易还要多 560 亿美元,目前自由贸易联盟的出口贸易大约 57%是同欧共体进行的,欧共体也有 10%以上的产品向对方出口。其三,内部国际分工体系以高层次水平分工为主。由于高技术发展,国际分工越来越细,生产的国际化已成为该地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资本、劳务、技术、产品、资源的国际间转移传递必将促进区域内诸生产要素在高技术产业内富集,推动产业的升级,提高其整体市场竞争力,促进区城经济的发展。板块内部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主要表现为德、英、法、意等国政治意识
形态相同,社会传统相似,经济实力差距不大,经济技术高度发展,消费市场广大,矿产资源相对不足,特别是石油资源,对国际资源依附程度较高。由于农业资源开发强度大,农业发达。疆域相连,交通方便,内部经济联系密切,对外贸易额大部分是板块内部国家间的贸易。目前面临着相同的经济问题。1973 年以来,其发展速度不仅慢于日本,也慢于美国,经济结构失调严重,失业率一直在双位数或接近双位数,居高难下。大部分产品竞争力不如日本,与美国也有一定差距。欧洲大市场的建立前景美好,但困难重重。对外经济利益相近,对北美农产品与工业品贸易摩擦强烈。非洲、中东仍然是其原料、燃料供应基地。所以欧洲板块无论从地域、经济、贸易、资源条件,产业结构看都是一个现实的整体。其整体性在世界经济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 北美板块
1991 年 2 月 15 日,美、加、墨三国宣布就北美自由贸易区举行谈判,
一个全新的、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即将出现。北美将形成一个 3.6 亿人
口的自由贸易区,其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 6 万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将达
1.2 万多亿美元,将成为仅次于欧洲经济区的第二大经贸集团,占世界贸易份额为 29%。尽管该区现在主要限于贸易领域的合作,但由于美加、美墨之间存在已久的投资与生产合作和劳动力的较大规模流动,加上美国经济强大的牵引力,可以肯定,今后北美自由贸易区将实现金融、生产、科技等领域的一体化。
其特点:一是资源贸易关系密切。美、加、墨同属于资源丰富国家。加、墨是世界上重要的资源出口国;美国既是世界最大的资源出口国,也是最大的资源进口国。加拿大的矿产资源、墨西哥的石油资源,对美国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二是经济互补性较强。美加两国同属于经济发达国家,拥有部门齐全、技术先进、生产能力巨大的工业体系。尤其美国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工业产值占世界的 40%。而墨西哥经济发展相对薄弱,但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和较大的国内市场。目前美国和加拿大彼此都是最大的经济贸
易伙伴。美国与墨西哥的经济贸易关系十分密切,墨西哥是仅次于加拿大和日本的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它的出口贸易的 3/4 输进美国;美国在墨西哥的直接投资多达 70 多亿美国,而墨西哥人在美国也有大量的资产。墨西哥也是加拿大在拉丁美洲的最大贸易伙伴。墨西哥人口众多,劳动力便宜,这对美加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 西太平洋板块
西太平洋地区拥有相似的经济发展态势,优越的资源条件,在北美板块与西欧板块挤压作用下,西太平洋板块的崛起是很有可能的。
首先,该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据世界银行的资料,这一板块的经济增长率近 30 年来大体在 6—8%左右。1987 年,美国出口的 59%、日本出口的 69%、加拿大出口的 84%、韩国和香港出口的 75%、东盟国家出口的 79%都进入了西太平洋国家和地区;90 年代仍可保持 7%左右的速度。
其二,资源丰富,粮食充足,科技水平较高,资源互补性较强。一个国家存在的短缺因素,在另一个国家则富富有余。缺少大量资源储备的日本和韩国可以提供技术和资本,中国和朝鲜则有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轻工产品,东南亚则拥有石油、天然气、煤和其它矿产资源和丰富的农产品。
其三,板块内部相互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关联越来越密切,而对欧美投资和市场的依赖性在逐渐降低,相互之间投资的增长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1990 年日本对亚洲国家和地区投资高达 80 亿美元,相当于 4 年
前的 4 倍,对东盟各国投资的增长尤为迅速,已超过美国成为东盟各国最大的资本供应国。亚洲“四小龙”对东盟的投资也在迅速增长,1990 年头 8 个月韩国对外投资达 12 亿美元,超过上年同期的 2 倍。
其四,产业发展完全可以彼此协调,相互补充。日本在西太平洋板块中居领导地位。从 80 年代中开始日本逐渐成为西太平洋国家最主要的投资者和进口市场。其它国家则是日本制成品的消费市场和投资场所,同时又是日本重要的原料、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正在不断增长的资本密集型产品乃至一些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供应者。80 年代中期以后,日本,一定程度上也包括“四小龙”相继调整战略,逐渐由出口主导型转为内需主导型,但这种转变不仅没有削弱西太平洋各国之间的密切联系,反而更加增强。日本由于内需扩大和市场开放度提高导致进口激增,从 1987 年开始每年进口增长率都有 20%左右,而从“四小龙”进口的增长率更高达 40%—50%左右。与此同时,“四小龙”和东盟国家和其它西太平洋国家之间的贸易也有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