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扩大耕地基础:积极开发宜农荒地资源,搞好土地复垦
尽管 1950 年以来提高单产已更为重要,但全球耕地面积仍在扩大。1850
—1950 年耕地由 5.38 亿公顷增加到 12 亿公顷,目前已近 15 亿公顷。耕地面积扩大缓解了全球人口增长带来的沉重压力,在许多国家取得了显著成效。苏联 1954 年动员约 50 万青年赴东部地区垦荒,不多年就使全国耕地扩
大了 0.42 亿公顷,成为当代各国实现的最大垦殖面积。截止 1984 年,垦荒区提供的粮食产量占全苏的 3/5,商品粮占全苏的 1/2。蒙古 1958 年起大规模垦荒,到 1983 年耕地由 10.9 万公顷扩大到 120 万公顷,25 年增长 10 倍,
人均粮食提高到 450 公斤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喀麦隆 1973—1979 年粮食作
物面积扩大了 1.65 倍,人均耕地达到 0.37 公顷,成为非洲地区基本实现粮食自给的国家。
建国 40 年来中国开荒造田 0.26 亿公顷,在缓解耕地不足方面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目前人口与耕地矛盾日趋尖锐的形势下,扩大耕地面积则显得更为重要。综合各种调查,全国现有大片荒地约 3393 万公顷,能够开发为
耕地的约 800 万公顷;零星闲散荒地 667 万公顷,能够开发为耕地的约 333
万公顷;另有 200 万公顷的工矿废弃地有待复垦,总计约 0.133 亿公顷(2 亿亩)后备耕地尚待开发。2000 年以前可选择一些有轻度限制的大片荒地开
垦,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内蒙古东部地区、南方红壤丘陵岗地区和新疆的伊犁盆地,约可净得耕地 307 万公顷。2000 年以后,可考虑开发有中度限制的荒地,东北地区、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盐渍化荒地可作为开垦重点,约可净得耕地 447 万顷。与此同时,还可有计划有步骤地鼓励农民和集体开发利用零星闲散荒地和工矿废弃地。即使如此,中国耕地减少、人均量下降的势头在很长时期内仍难以遏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