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球草地资源利用态势
草地是地球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重要的生产生活基础,特别是在广阔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不适于雨育农业和林业生产,在不具备人工灌溉条件下,草地的最佳利用方式是放牧家畜和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它几乎不需要商业性能量投入,就能生产出肉、奶、毛、皮类和其它动物产品。世界上有 2 亿多人口以畜牧生产的方式利用草地,其中有 0.3—0.4 亿人口几乎全部依赖于家畜生产,而在一些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则多将草地进行改良,采用集约化的高投入方式利用草地资源进行商品性生产。由于全球自然条件的差异和畜牧业发达程度不同,以及草地资源的利用方式不同, 构成了全球草地资源利用现状的多样和资源利用的多种发展趋势。
- 全球草地资源利用形式
草地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物质资源。人类经营利用草地资源的历史久远,但人类利用草地的技术、方法和对草地的认识水平远不如种植业,目前草地还是主要用于畜牧业的饲料地来经营。其经营方式可概括为以下三种:
- 牧场游牧制方式。在交通不便的极端干旱地区或山地,游牧迁徙完全是迫于饲料平衡的需要,畜群通过远程流动来寻求它们的饲料的季节平衡。这种利用形式因高原、山地、河谷等地区草地植物生长规律的不同,通过家畜的迁移,追逐草地植物的生长节律差异,以达到四季饲料平衡。
在非洲许多干旱和半干旱地带,游牧制利用草地还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西非上沃尔特、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塞内加尔,20%牧民拥有全国总牲畜头数的一半以上,占有土地 30%左右。在东非国家如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国家,游牧民族占全国人口的 4.3%,拥有全国 20.5%的总牲畜头数,占有全国 29.3%的土地。毛里塔尼亚游牧业占的比重最大,3/4 的人口是牧民,饲养着全国 61%的牲畜。索马里的 70%的人口是牧民。目前, 由于人口的增长,饲养家畜数量的增加,几乎所有的游牧区,饲料和载畜量的发展都不平衡。如撒哈拉沙漠北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草地利用粗放,而饮水点附近的植被常被破坏,退化现象普遍。
游牧在不同的地方,可分为荒漠游牧、草原游牧和半游牧。草原区由于有比荒漠相对较好的自然条件和饲草,它们的牧道较短,养牛业、养羊业比较发达。就全世界来看,游牧仍是世界草地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
-
粗放的牧场放牧制方式。粗放的牧场放牧制是天然草地的另一种利用方式,它是一种粗放的经营系统,牵引力缺乏,不用矿物肥料,没有草地投入,土地生产率极低。相反,纯劳动生产率却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草地的利用程度主要通过控制畜群及放牧制度来实现。如经营者主要靠确定生产方向,选择牲畜品种和产仔、剪羊毛、出售牲畜时间等方法来适应饲料缺乏季节。这种草地畜牧业利用形式为干旱、半干旱草原区主要形式。如蒙古、俄罗斯等国,以及我国的北方放牧畜牧业区、澳大利亚等。这种利用形式在利用不当,载畜量过高时容易引起草地资源退化与减少。
-
集约的牧场放牧制方式。在高度工业化国家,集约的牧场放牧制是草地利用的主要形式。这种利用形式,要求有较高的人工劳动、物化劳动投
入,通过储藏和购买饲料的 403 方法来战胜饲料缺乏,它已不是单一地利用天然草地,而是通过改良,或种植饲料、饲草来改变草地的性质,最大效益地提高草地生产力。这种方式是草地的最高利用形式,是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结合。特别是在以下几种气候类型和生态条件区,这种利用方式明显占有优势。①极地呈带状环绕地球分布的饲料种植带,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原苏联北部和加拿大北部,由于植物生长期短,这种环境有利于单一地种植多年生植物。②德国西北部、荷兰、英国沿海和法国瑟堡半岛等海洋性饲料种植区,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较均匀,且多以雾、毛毛雨以及很高的空气湿度等为气候的主要特点,有利于饲料的种植和生长。③山地饲料种植带,欧洲整个阿尔卑斯山地区,包括山前地带是欧洲最大的饲料种植区。另外,在欧洲所有中高山的一定高度以上也分布着饲料种植业,有利于发展割草场。与海洋性饲料种植区相比,山区饲料种植带的饲料平衡不大成问题。因此,这里的奶牛饲养业占支配地位,幼畜和育肥畜也占有较大的比例。
草地作为畜牧业的饲料地被人类开发利用,构成了草地最深刻的影响, 而其它方面的利用,如薪柴地、野生动物的保护地等,是伴随人类活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其它利用方式,它远不如牧业利用对草地资源的影响深远。其中尤以集约性的草地放牧制为甚,它改变了草地资源的性质,对于草地的影响最为深刻。
- 全球草地资源利用面临的两大问题
大部分草地生态系统相对来说都比较脆弱,例如干早、半干旱地区,冻原和高山草甸群落生态系统,它们对于遭受破坏后的恢复弹性能力较低。天然草地多处于人类可利用土地的临界地带。草地退化始终是全球草地资源利用中的最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干旱地区草地是草地退化的敏感区。在干旱地区,天然草地植物生长缓慢,极易陷入干枯沙化过程。
-
草地荒漠化趋势。荒漠化是在人类作用的影响下,干早、半干旱地区环境变化成为类似荒漠的景观过程。荒漠化是世界范围内的紧迫问题,对全世界的草地来说荒化漠尤为突出。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荒漠化威胁着世界 1/3 的土地面积(4800 万平方公里),影响着至少 8.5 亿人的生活。全世界许多主要草地都处于荒漠化的威胁之中,受荒漠化威胁的地区,都与降水量低,以及人类和动物的双重压力下所形成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有关。但由于草地往往都是处于干旱等严酷的自然条件下,过度放牧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荒漠化的继续,威胁着人类生存环境,是草地资源最重要的问题, 已引起世界的关注。
-
草地的退化趋势。草地退化有多种表现形式。除荒漠化与沙化外, 主要是草地生产力的下降。轻度的退化草地通过一段时间的休闲或能量物质的输入等管理措施可以恢复,而退化严重的草地则需要高额的技术投入,有些甚至形成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环境恶化,超过了能被经济地恢复土地利用条件的程度。
世界上大多数草地已有一定程度的退化。在某些地区,如美国的西部有些已得到恢复;在另一些地区,如亚洲的西部,非洲这种退化仍在继续,这里也是世界最严重的草地退化的地区。
在非洲,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草地是人民生活的重要资源。人口的增长伴随着家畜数量的增加,增加了人类对草地的依赖性。在一些地方,草地又是薪柴的重要来源,几乎任何可燃物,包括饲料树木都被砍伐作为燃料和
木柴使用。各种灌木和饲料树木的砍伐减少了干旱季节作为家畜和野生动物食用的饲料,并使得土地更容易遭受侵蚀和退化。
在西亚,气候干旱,地势崎岖,植被稀疏。这块土地已连续放牧利用几个世纪,其草地的生产力正在下降。例如伊拉克的干草原已丧失了相当多的原生植物,现在占优势的是一些不适口的灌木。叙利亚内陆干草原的原生植物群落实际已灭绝,不利于利用的物种则形成优势。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的草地也极度退化。约旦的干旱草地,也板结得非常坚硬。往往过度放牧是引起这种退化的一重要原因。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当草地被改成旱地农耕时也出现退化现象。在阿曼、也门和叙利亚,因过度砍伐林地,挖掘新井,同时未能有效控制放牧,也形成草地退化。在沙特阿拉伯草地的利用强度加剧, 也出现退化现象。伊朗的草地也存在严重的退化现象,适口性好的牧草数量减少。尤其在城市周围,近水源区存在着退化的明显趋势。全球草地资源质量退化是极普遍的现象,几乎成为草地资源利用的共同问题。
- 全球草地资源的动向
- 世界草地的改良趋势。人类利用草地资源也经历了对草地生态系统的认识过程。如本世纪 30 年代美国的“尘暴”时期,草地发生了急剧退化, 从而导致美国发起了对草地进行全面保护运动,草地经营管理纳入到法治轨道。此后,公共草地和私人草地都得到改良。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草地都经历过利用——滥用——逐渐改良的相似过程。尽管上述三国还有需要改良的草地,但全面的草场退化已经停止,草地状况正在逐渐改善。这是最具代表性的草地管理过程。
澳大利亚的草地利用史与美国相近似,大部分草地在本世纪初就已满负荷和过度放牧。但近数十年来澳大利亚经多方努力,已逐渐得到控制和改善, 政府组织了全国草地研究机构对草地经营管理给予了极大重视。现在大部分州都运用了一些草地监测系统。这些机构的改良工作,配合市场体系,正在发挥着有效的作用。
在欧洲,草地的生产力水平较高,大部分牧草地集约经营状况与农田类似。这些改良的草地或人工创建的人工草地,牧草产量是世界其它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数倍。目前欧洲利用状况平衡,人工草地规模稳定。
亚洲的印度、巴基斯坦、中国等都试图通过改良草地,建立稳产、高产、优质的人工草地来提高草地生产能力。中国到 1989 年已建成 666.67 万公顷人工草地,同时还开展了大面积草地的改良和草地建设工作。进行草地改良提高草地生产力,防止草地退化,维护草地生态平衡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各国都在根据自己的情况,试图通过改良来提高草地生产力,防止草地退化。
- 草地利用的集约化和专业化趋势。草地利用中人为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并愈来愈具有决定性意义。可以说已由传统的单纯索取逐步演变为投入产出型。这主要表现在科技作用的迅速增长,及人工草地受到极大的关注等方面。在不少国家,牧草已作为重要的农作物精心栽培。特别是发达国家, 草地向栽培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欧洲国家草地利用史较早,草地给欧洲带来了文明,由黑麦、土豆的社会带入黄油面包的社会,草地耕作业由欧洲走向世界。美国在 30 年代初期, 由于过度开垦天然草地引起一场黑风暴,从而吸取教训,才在全国发展种植牧草,现已形成发达的草业。现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草地利用方面都十分重视建设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地,发展栽培草地。如荷兰全国草地
都已建成人工草地;英国的草地几乎都已改良;新西兰人工草地及改良草地占草地总面积的 66%;美国人工草地为天然草地的 10%,加上耕地种草,人工草地达到 28.6%。在发达国家有向栽培草地减少面积,提高单产和总产的方向发达趋势。栽培草种及其组合朝着集约化、单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 草地科技迅速进步的趋势。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科技进步,草地日益显示出其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与支持人类经济活动等方面多功能、高效益的特点。草地研究已成为十分活跃的科研领域。
在世界范围内,草地生产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草地畜牧业已在不少国家成为农业中的主要部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过半。这就成为草地科技迅速发展的推动力。反过来,草地科技、生物技术、草地资源管理理论与生态学理论的发展与应用又推动着草地生产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的应用日益广泛,最为突出的几个方面有:①计算机模拟技术在草地营养动态监测、放牧草地合理载畜量的确定,以及草地生态系统模拟等诸方面普遍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在草地资源调查与监测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使得对于草地资源进行系统分析,制定合理的利用方案更加科学化、系统化。②科学技术与生产结合日益紧密,基础研究受到关注,其中草地植物生理生态研究与应用尤为突出。对于主要优良牧草如三叶草、苜蓿、黑麦草等生理、生态研究更深入。③各国对优良牧草的育种工作都予以高度重视。生物技术用于牧草育种取得了显著进展,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在牧草育种工作中应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基础研究逐步深入。各国着重选育优质、高产、适应性、抗逆性、持久性牧草的新品种。尤其是重点选育利用广泛的豆科、禾木科牧草。同时,普遍重视牧草与饲用植物遗传资源的调查、收集与评价工作。④科学研究、开发利用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紧密。各国之间的牧草与饲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相互引进与交流已成为普遍现象。这种遗传资源的收集与相互引进愈来愈具有世界规模。例如,新西兰的主要栽培牧草几乎全是引进的。澳大利亚最重要的放牧型豆科牧草是原产地中海沿岸的地三叶。发展中国家的草地改良也往往是从引进优良牧草品种开始的。
-
草地资源利用的国际化趋势。世界畜牧业生产与消费已延伸到洲际、国际,进入全球大循环。如日本养牛业基本靠进口饲料维持,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畜牧业面向全球,美国生产农产品的 70%是供出口创汇的。国际之间的相互联系更加紧密。而且草地畜牧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由温带地区向热带、亚热带地区扩展的趋势已经形成。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战, 也包含了畜产品部分,成为国际性问题。这种趋势还将继续保持。
-
草地资源利用趋势更加理智。草地资源的利用已向多样化,多途径的方向发展。当今草地已发展成为覆盖大地,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开展旅游、娱乐休息的场所。人类对于草地的认识逐步深入。在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实践中,新的理论与原则不断应用于实践。如景观生态学在草地资源中的应用,自然保护区的理论与实践用于草地资源的保护。使人类更合乎目的和理智地利用地球表面极其多样的不同资源环境类型。特别是当今持续发展的理论、思想与实践,在草地管理中追求提高生产与环境质量目标相一致,已在很多国家受到重视。因为增加土地肥力追求产量总会使生物种丧失,人 409 们认识到在过量投入的条件下,导致了草地生物种分布与环境的损失。因此未来的畜牧生产技术使得只需要少量的牲畜而使边缘草地再次转变为森林或其它自然植被,这将有助于持续发展。所以,生态农业,低投入农业的思想
也应用到草地管理中。保持草地永续利用,合理利用,持续发展将是草地资源利用的总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