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建立一支宏大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队伍

发展科技和教育有赖于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队伍。为此, 应当在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的过程中,重视和加强知识分子队伍的建设,充分调动并切实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一、建立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是时代的呼唤

毛泽东指出:为了实现在经济和科学文化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这一伟大目标,“决定一切的是要有干部,要有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他又指出:“为了建成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干部的队伍, 必须有自己的教授、教员、科学家、新闻记者、文学家、艺术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队伍。这是一支宏大的队伍,人少了是不成的。”同时指出,建立这样一支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是历史向我们提出的伟大任务。在这个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宏大新部队没有造成以前,工人阶级的革命事业是不会充分巩固的。”从毛泽东这些论断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建立一支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其原因是:

第一,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使然。社会主义社会是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形态。它既要为消除旧社会的痕迹——物质的和精神的,作不懈的斗争,也要最终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准备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就后者而言,又分两个方面,一方面,为要继承和发展旧社会所已具备的物质条件, 改变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物质条件的落后状况,就必须以知识分子作为联系广

大物质生产者的桥梁和纽带,通过他们,逐步地提高生产者的综合素质,不断地将发展着的科学技术引进物质生产过程,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将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就精神条件而言,社会主义要有分析地继承、发展旧社会的优秀文化遗产,创立、发展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也必须在对广大知识分子进行教育、帮助的同时,积极引导他们按照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网络式地和持续地生产和传播优秀的或比较好的循神产品,从而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较好的精神条件。总之,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应当发展和壮大无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第二,知识分子有特殊功能。知识分子是特殊的社会阶层,在社会主义

建设时期,它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至少表现在:

  1. 发展物质生产的作用。知识分子作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体现者,他们投身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能够用不断更新着的现代科学技术来武装广大物质生产者,从而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迅速地改善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

  2. 承载和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知识分子承载着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等精神产品的丰富信息,他们能以此为条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针和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在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等等方面创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为推进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自己特殊的贡献。

  3. 教育者的功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广大知识分子在与社会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上,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懂得了自己前进的道路,同时,广大知识分子又在这种过程中承担着教育人民的光荣任务。这不仅是特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广大教师,也是泛指知识分子在各个社会实践领域,向人民群众进行思想、理论、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体育、卫生等等方面的教育过程。

  4. 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本质差别的纽带作用。社会主义事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准备条件,要逐步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本质差别。这是一个双向作用的过程,一方面要使工农分子知识化,另一方面又要使知识分子工农化。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分子能在服务方向上、思想感情上、社会联系上、经济地位上与广大工农打成一片。事实上,很多知识分子就是来自工农,现在又回到工农,这样就使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在逐步缩小。况且,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与教育水平的提高,广大体力劳动者也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生产过程中更重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更重视智力因素的作用,从而使得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在不断缩小。显然,这中间就有知识分子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

正因为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毛泽东反复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必须造就自己的知识分子队伍”。又说:知识分子很重要,没有不行。在“八大”政治报告初稿第 78 页以下一段文字的旁边, 毛泽东加的批语是:革命也需要知识分子,也需要一些文化(该初稿的原文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而要进行建设,就要有文化,建设愈向前发展,对文化的要求也愈迫切”)。

周恩来于 1956 年也指出:我国的知识分子“他们中间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的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一支伟大的力量。正确地估计和使用这些知识分

子,有计划地帮助他们在政治上和业务上不断进步,是党和国家的极其重要的任务。”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党和国家关于知识分子的许多论断和政策是正确的。当然也有不少错误的。而且,即使是正确的东西,在执行过程中也有过曲折。在邓小平重新肯定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以来,我国造就无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事业走上了较为健康的发展道路。

二、社会主义知识分子队伍的必备亲件与合理结构

要使广大知识分子能够符合于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使他们具备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达到又红又专。1958 年,毛泽东便说:我们的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应当达到又红又专的要求。红与专是对立的统一。要坚持思想和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就知识分子而言,红与专更是难以机械分割的。所谓红,就是要坚持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具备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政治立场和思想道德水平。所谓专,就是要具备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一定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术、知识等。为了达到又红又专,知识分子应当“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学习时事政治”,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此同时,应逐步具备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政治立场和思想道德水平。至于专,则应当熟悉从事各自工作所必需的理论、业务、技术、知识等,并要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新的理论、业务知识和技术知识,尽可能做到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实际上,如果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放在国际范围竞争的行列里考察,我们中国知识分子完全可以在理论水平、业务、技术、知识、能力等方面赶超世界水平。 1956 年初,毛泽东就指出: 中国应该有大批知识分子,先接近世界水平,然后赶上世界水平。几十年来, 我国的广大知识分子在赶超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当中不仅有老一辈的科学家如周培源、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竺可桢等人,也涌现了一大批成就卓著的中青年科学家如邓稼先、王选、陈章良等人。

知识分子队伍在动态发展过程中也应逐步优化自身的结构,包括合理的横向结构与纵向结构。也就是指知识分子队伍中的理论队伍、技术队伍,各种科学、教育、文艺、体育、卫生、新闻、出版等等队伍应当结构合理,功能优化。

为此,首先要建立一支强大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队伍。毛泽东指出:“我们要在党内外五百万知识分子和各级干部中,宣传并使他们获得辩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我们将会组成一支强大的理论队伍,而这是我们极为需要的,这又是一件大好事。”这里既指知识分子队伍的构成,也指其分布状况。比方说,党和国家要有一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队伍,而且“每个省市自治区都要把理论工作搞起来,有计划地培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和评论家。”

其次,要建立一支广大的从事精神文明建设的知识分子队伍。惜助于他们从事意识形态领域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例如,从中央到地方, 都应有“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自己的科学家和技术人才,自己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要有自己的出色的报纸和刊物的编辑和记者。”

至于如何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发挥知识分子队伍的整体优化功能,周恩来也作了十分明确的论述。他指出,应当“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最充分地动员和发挥现有的知识分子的力量,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大规模

地培养新生力量来扩大他们的队伍,并且尽可能迅速地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以适应国家对于知识分子的不断增长的需要。”

三、必须正确处理知识分子的问题

知识分子的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各项问题中的一个问题,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一问题,理应坚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根本方针。早在 1957 年,毛泽东就认为:“在我国现在的条件下,所谓人民内部的矛盾,包括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等等。”这里, 他说得非常明确:“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在另一处又说:“我国人民内部的矛盾, 在知识分子中间也表现出来了。”知识分子问题既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就应当按照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和办法去处理,应当采取“团结—— 批评——团结”的方针,运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不仅如此, 由于知识分子有诸多特点并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 党和国家在正确处理知识分子问题这种人民内部矛盾的过程中,更要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采取更为系统、细致、有效的处理方法。一方面,要使广大知识分了经过社会生活的观察和实践,经过自己的业务实践,经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学习,自觉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另一方面,为了最充分地动员和发挥知识分子的力量,党和国家应该改善对于他们的使用和安排,使他们能够发挥对于国家有益的专长;应该对于所使用的知识分子有充分的了解,给他们以应得的信任和支持,使他们能够积极地进行工作;应该给知识分子以必要的工作条件和适当的待遇。几十年来,我国在处理知识分子问题上,积累过丰富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 50 年代中期

以前和 60 年代前期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正确地贯彻了按照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方针处理知识分子的问题,广大知识分子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了聪明才智。到了 50 年代后期,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知识分子的问题上,出现了许多偏颇和种种失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肯定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号召要“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从此,党和国家对知识分子问题的处理,又走上了比较健康发展的道路。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广大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力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认真解决分配不公和人才断层等问题,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真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知识分子的各项政策, 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尽快形成优良的学术环境,相信广大知识分子一定会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中,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