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毛泽东——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奠基者

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长期追求,又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自1840 年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无数的先进分子,仁人志士,为了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莫不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繁荣、昌盛的现代化中国而奋斗、流血、牺牲。毛泽东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奋斗不已。在他领导下,中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具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思想文化基础。毛泽东无愧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贡献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为中国的现代化创造了先决条件。

现代化是随着近现代世界历史发展不平衡的出现而产生的一个世界性概念。虽说对此有不同的解释和界定,但最本质的是指经济上落后于现时代的国家,要赶上和超过当时先进发达的国家。

中国是古代文明世界里最早发达的国家之一,只是到了近代才落伍了。19 世纪,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陆续进入现代工业国的时候,中国却依旧停留在封建的农业国地位。落后就要挨打。从1840 年鸦片战争时起,中国便不断地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乃至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为了抵御列强,维护国家的独立,中国的先进分子曾提出向西方学习。先是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工业技术,搞洋务运动,失败了; 继之又学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搞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进行戊戌变法, 失败了;接着搞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国,但共和国有名无实, 又失败了;再接着搞思想文化革命,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仍寄希望于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可是,1919 年召开的巴黎和会,给中国人民当头一棒, 资产阶级共和国理想破灭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都惨遭失败,理想总不能实现,为什么?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外帝国主义势力和国内封建势力互相勾结, 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只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之前,先进的人们并不明此理。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陆续传入了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明确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两大障碍,为振兴实业,脐身于世界民族之林,首先须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陈独秀在批判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时说:“在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下之中国,生产力实无有发展。”因此,“欲发展中国的生产力,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革命是不可避免的道路。”不过,革命究竟如何搞?年幼的中国共产党人一时还难以弄得清楚,犯过有的和“左”的错误; 难能可贵的是:不灰心,不气馁,百折不挠,从革命实践中学习,从切身错误中学习,使自己逐渐成熟起来,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

——毛泽东。

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通过建立根据地和武装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国特点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正是在这条正确路

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先是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接着打败了得到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毛泽东虽然致力于争取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但对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则从未忘怀。他在1944 年指出:“民主革命的中心目的就是从侵略者、地主、买办手下解放农民,建立近代工业社会。”1945 年,在中共“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报告中又宣布:“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针对蒋介石的所谓建国方针,也计对一些人存有在国民党统治下实现工业化的幻想,毛泽东进一步说明了民主革命与工业化的关系。他指出:“政治不改革,一切生产力都遭到破坏的命运,农业如此,工业也是如此。”又说:“没有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因此,“解放中国人民的生产力,使之获得充分发展的可能性,有待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在全中国境内的实现。”后来,在中国革命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的前夜,毛泽东又一次强调:只有将革命进行到底,用革命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并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才能“造成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先决条件”。

总之,历史的结论是:在一个分裂的、军阀混战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根本不可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只有用革命的暴力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建立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能扫清阻碍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障碍,创造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和前提。1982 年美国出版的《中国的现代化》一书在对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考察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1949 年以前,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多少建树,那时的政策是针对短期目标的,而且往往被证明是无法实施的。” 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该书还说:“1949 年以来所取得的经济增长和社会一体化的成就,其基本原因,就是建立了单一的、有权威的中央政府。”资产阶级学者自然不会赞成人民民主的国家制度,但他们承认:强大的、集中的、统一的、有权威性的中央政府是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它可以为经济高速增长而调动各种技能和资源。这一见解是有价值的。

(二)领导中国人民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的现代化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

自中国的门户被帝国主义的“船坚炮利”打破以后,如何实现现代化有三种取向:一是在保存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基础的前提下搞现代化,这是当权的统治阶级所主张的,从清末的洋务派官僚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国民党政府都是如此。一是向西方学习,搞资本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所追求的。一是搞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是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所主张的。中国近百年历史证明:前两种路走不通,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可以救中国,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唯一可行的选择。“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毛泽东的这一精辟论断表明中国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走别的什么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民主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要在一个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大国里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新的空前艰难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无一例外地认为: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但在什么时候开始全面搞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他们的认识则不尽相同。有的认为: 建国后应先搞一段新民主主义社会,等现代化的大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再全面搞社会主义;在农村,不赞成在土改后就趁热打铁搞合作化,而主张先搞农业机械化,再搞合作化。毛泽东则不同意这种主张。他提出:应把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国家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结合起来,把技术方面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生产的革命和社会制度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结合起来;在农村,不是“先机械化, 后合作化”,而是“先合作化,后机械化”。依据这种认识,1952 年,毛泽东酝酿和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其内容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创造性地实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而不像苏联那样先搞工业化,过若干年后再搞农业集体化。

第二,创造了通过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统销、委托代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平稳地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设想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并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做到充分利用民族资产阶级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三,创造了通过互助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形式,实现了对个体农民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合作化的过程中,农业生产没有像苏联那样发生大幅度减产,而是增产。

毛泽东原先打算用 10 年或 15 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总路线所规定的“一化

三改”的任务,实践的结果,只用了 3 年多一点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

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样,到 1956 年,我国便初步建立了

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改造虽然在 1955 年夏季以后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不足,但总的来说是成功的。它促进了我国工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从 1953—1956 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 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 4.8%。从历史的长远眼光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结束了我国几千年来的剥削制度,使我国社会发生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为我国现代化事业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人们记得,十月革命后,列宁曾认为,经济落后的国家,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帮助下,“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过渡到苏维埃制度,然后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实际,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跨越了完整的资本主义历史阶段,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具有伟大意义的创举。

(三)初步设计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现代”是一个时间概念。不同时期的“现代社会”有着很大的差异。

这就是说,“现代化”不仅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而且也是一个动态性的概

念。现代化的标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没有一个绝对的、一成不变的现代化标准。

最初,人们普遍把“现代化”理解为工业化,或主要是工业化,把现代化的过程理解为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的过程。在本世纪 30 年代,我国学术界在讨论中国的现代化时,相当多的人认为,现代化即工业化。这种理解虽不全面,却抓住了最主要之点,因为在那时,工业化确实是现代化的基础。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毛泽东本人也主要是从工业化角度来理解现代化的含义。他在《论联合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中所强调的也是工业化, 即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把社会主义工业化视为主体也反映了这一点。

如果仔细地探究,现代化的国民经济是包括工业、农业、科学技术等复杂的有机的综合体。其中任何一个部门都不能离开其他部门孤立地发展。毛泽东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思想有一个历史过程。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在讲到工业化时就讲到“农业的社会化”。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毛泽东、周恩来的讲话中和党的文件里,已以不同的言语、方式提出要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957 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又明确地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此以后,党的文件和其他中央领导人的讲话也都采用“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提法。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第 3 版)在说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人民的任务时也采用了上述的说法。 1959 年底、1960 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说:除了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以外,还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样,就完整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在此以后,“四个现代化”的提法相对稳定下来了,并把它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经济建设上的奋斗目标。什么才算实现了现代化?若按照上面说的现代化即工业化或主要是工业化的理解,实现了工业化,实现了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就算实现了现代化。工业化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苏联的标准是: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 70%。这个标准显然有不够科学的一面,因为每一国家在每一时期确定工农业产值之间的正常比例,必须考虑到人口、自然条件、科学技术水平及同期工业化国家的发达程度等,决不是只表现为一个简单的比例数字,况且,数字也可以变化。不过,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毛泽东也沿用这个标准。1953 年 6 月,他在一次谈话中指出:国家工业化,就是说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相比是七与三之比。到了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他的看法有了变化,他说: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以后,大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 70%,就宣布实现了工业化。我们很快就可以达到这个标准,即使这样,我们还不可以宣布实现了工业化,因为我们还有 5 亿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如果现在就宣布实现了工业化,不仅不能确切地反映我国国民经济的实际状况,而且可能由此产生松劲情绪。长时期内,我们这个国家应该叫做工农业国家。毛泽东的这些话反映了他对工业化的标准有了新的思考。

从本世纪 40 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一个以电子技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生物技术等为主要标志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科学技术的革命引起了

工业、农业的革命。因此,到了 20 世纪 50 年代后,即使实现了工业化,也还很难算是达到了现代化。如果追溯历史,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期,毛泽东心目中的现代化已不完全是工业化了,而是要在经济上、科学技术上赶上以至超过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了。他设想:基本实现工业化,只是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打下一个基础,时间大概是 3 个五年计划,即 15 年左右,

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再用 50—75 年的时间,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争

取赶上或超过美国。经过大跃进的教训,到 1962 年,又认识到:中国人口多,

底子薄,经济落后,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 100 年的时间是不行的。

以上讲的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即我们通常所讲的“四个现代化”,实质上都是指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固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基础,但它并不能囊括现代化的全部内容。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离不开政治的民主化和相应的思想道德建设。毛泽东在设计我国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的同时,还同时勾画了民主政治和思想文化建设的蓝图。

经济的现代化以政治的民主化为前提和保证。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是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相联系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密不可分。社会主义现代化要靠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和支持。毛泽东在建国前写的

《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就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对我国现代化的意义。1954 年,他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时指出:我们的宪法基本原则有两个:“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结合中国的特点,又说:“我们的民主,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而是人民民主,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的核心和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享有公民的各项权力,尤其是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业的权力。毛泽东指出: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人民自己必须管理上层建筑。据此,他十分强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他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他们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批评。

民主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归根到底是为基础服务的,是一种手段。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又是现代人们所向往的、追求的理想,因此,它也是目的。毛泽东所追求的理想中的人民民主政治目标是:“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 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这种局面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有利于调动和组织亿万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又离不开相应的文。化建设。毛泽东历来重视文化建设,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里,就集中阐述过文化建设的内容。后来,在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又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 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视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在此以后,他始终把建设一个高度科学文化的国家作为奋斗目标之一。1954 年 9 月 15 日, 他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我国人民应当努力工作,“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

毛泽东所说的“现代科学文化”,内容广泛,但大致是两个方面:一是指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一是指文明的高尚的思想和道德。他十分关注全民族的科学知识的普及与提高,注意教育、科学、文学艺术、体育卫生等文化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同现代化的经济建设事业相适应。在这一问题上,他尤其注重科学文化事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注意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为其服务。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与此同时,他也重视意识形态领域里阶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并强调政治思想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提倡向人民群众不断灌输以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为一切言论行动的标准的社会主义精神,批评自私自利的思想。至于对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他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要他们努力保持过去革命战争年代的革命热情和拼搏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他担心将来物质生活富裕了,而思想觉悟反而不如以前。因而提倡用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人民,反对把人引向“一个爱人,一座别墅,一辆汽车,一架钢琴,一台电视机” 这样只为个人不管国家的道路上去。

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毛泽东所设计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蓝图还是比较粗线条的,有的内容也不完全切合实际,毛泽东逝世后,邓小平对毛泽东设计的蓝图作了修正、补充,使之进一步完善和具体化。在经济建设上, 他提出分三步走:第一步,用 10 年时间,即到 1990 年,实现国民经济总产

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再用 10 年时间,即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用30 年到 50 年的时间,即到下世纪中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使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邓小平还提出: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入 80 年代后,中国共产党明确地将自己在现阶段的总任务简洁地概括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四)为寻找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究竟怎么搞,中国没有经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大体上是搬苏联的办法。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足之处是缺乏创造性。毛泽东历来是教条主义的敌人,他不满足于照抄照搬。1956 年,他在把自己工作的重心移到领导经济建设上后,决心打破苏联的框框,走自己的路,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希望比苏联搞得快些、好些。

1956—1957 年,毛泽东进行了第一次有益探索,写出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论著,在理论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58—1960 年,他进行了更大的试验,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但是犯了急性病,碰了钉子。 1966—1976 年,他进行第三次探索,发动“文化大革命”,进行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演习”,陷入了悲剧。他的后两次试验,偏离了第一次探索的正确方向,也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是错误的,应予以否定,但在总体上作出否定结论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其中仍然有一些极为重要的思想和设想,值得我们重视和吸取。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道路方面提出的有价值的思想,可以扼要地表述如下:第一;关于工作重心的转移。在他看来,当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已由革命转向建设,搞技术革命,大力发展生产力,向自然界开战,以期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强国,在经济上赶上和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二,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他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基本矛盾。必须按照具体情况,正确进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改革,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第三,关于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比例关系。他主张, 应按农、轻、重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实行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第四,关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他屡次提出应改变过分集中的经济体制,正确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三者的关系,兼顾三者的利益。要给生产单位以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注意提高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在生产力的布局上,要注意发挥原有的沿海工业的作用,正确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第五,关于工农业同时并举。他提出将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在农村大力发展工业,使农民就地转化成为工人。

第六,应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民主与专政的有机结合。他认为,在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同时注意扩大民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参与管理国家、企业等方面的积极性。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既不赞成资产阶级的多党制,也不赞成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党制,而是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参与和合作。提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实行任期制的设想, 试图打破终身制。

第七,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根本的方法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必须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队伍。在科学文化领域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八,关于防止和反对和平演变。他提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警惕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和平演变”,并为此而进行经常的、艰苦的、细致的社会主义教育。

第九,关于国防现代化。他提出,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国际环境中, 我国必须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一支包括由陆军、海军、空军以及其他技术兵种组成的现代化的革命武装力量,发展包括用于自卫的核武器在内的现代化国防技术;必须使军事理论现代化,以适应于现代化战争。第十,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国原则,实行“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的方针。注意向外国学习,对外开放,想方设法打破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孤立、封锁政策,尽可能地争取国际上的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以利于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国家。

第十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他认为,国家变不变颜色,关键在于共产

党自身。因此,必须加强党自身的理论、思想、组织和作风的建设。警惕党内形成一个脱离群众的贵族阶层。注意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全面评价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尚有待于今后的实践作进一步的验证。但从已有的正反面经验看,至少上面所说的几条是正确的,或大体上是正确的。当然毛泽东的上述思想,有些比较一贯,有的则不够一贯;有的执行得比较好,有的则执行得不够好,甚至发生严重的背离;有的比较全面、完整,有的则不够全面,甚至正确与错误交织在一起。但是,正像在科学研究中,如有的科学家所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正确地提出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毛泽东虽然未能最终解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但他提出了这一问题,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武器。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这一历史功绩将越加显示出来。

既然是探索,那就不可避免地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走一段曲折的路。毋庸讳言,在毛泽东晚年的思想中也掺杂着个别脱离实际的、平均主义的东西,有的时候,甚至还占据了很突出的位置。但假若据此去否定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思想,则是错误的。至于把在毛泽东领导下所建立的社会主义说成是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则更加错误。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正确指出:毛泽东晚年的失误给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但这些失误与他在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中所做的贡献相比,毕竟是次要的、第二位的。况且,他的失误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前进中的失误。这些失误只能为我们进一步前进提供经验和教训。应当说,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不论正确与否,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都值得我们及后人去认真的研究与总结。

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毛泽东逝世后, 邓小平果断地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失误,恢复并大大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在试验中。在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曾一度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近几年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曲折。然而,与此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在 1989 年春夏的政治风波后,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依然沿着自己所选定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国之所以处险不变,岿然不动,原因虽说很多,最根本的是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正确。除此之外,重要的一条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是由毛泽东奠基的。

本书立足当代社会主义的现实,着重阐扬毛泽东在建国以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同时也分析和总结他在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失误。我们希望本书将有益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当说,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不论正确与否,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主贵的精神财富,都值得我们及后人去认真的研究与总结。

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毛泽东逝世后, 邓小平果断地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失误,恢复并大大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在试验中。在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曾一度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近几年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事业出现了

前所未有的曲折。然而,与此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在 1989 年春夏的政治风波后,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依然沿着自己所选定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国之所以处险不变,岿然不动,原因虽说很多,最根本的是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正确。除此之外,重要的一条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是由毛泽东奠基的。

本书立足当代社会主义的现实,着重阐扬毛泽东在建国以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同时也分析和总结他在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失误。我们希望本书将有益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