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珍贵的周口太康道情

周口各县流行道情这种艺术形式,最著名的太康县道情,它属于民间戏曲艺术,分布在太康及周边地区,它稀有珍贵,历史悠久。

道情戏原是黄河流域流行的一种民间小戏,它起源于唐代道士所唱的“经韵”,因道士唱乐歌时配以鱼皮筒鼓伴奏,故古时称“渔鼓道情”,俗称“道情筒子”。

明清之际在皖北地区流行,和阜阳一带民间小调“莺歌柳”融合后,形成曲艺说唱艺术。当时的演唱只限于单口说唱,伴奏也只有便于携带的渔鼓和简板。

关于唱渔鼓道情的道具“蓝条”,还有个动听的传说:

据传“蓝条”是道家五根竹筒中的一根,其余几根的下落是女娲补天用一根,道家的祖师爷李耳那里存一根,撑船摆渡的船尾杆用一根,韩湘子传道用一根,有一根下落不明,唱渔鼓用的“道筒”就是韩湘子的那一根,。

传说韩湘子在民间传道,遇见了乞丐向他讨饭,他就把道筒截给乞丐三寸,后来乞丐就以打“莲花落”为生;韩湘子到染坊传道,截给了染坊一寸做染布牌子,下余三尺三寸为唱渔鼓的专用道具。

宋代时,道情发展成为唱白相间的曲艺形式“道情鼓子词”。清代乾隆年间,流传于晋北的说唱道情被搬上戏曲舞台,成为深受当地观众喜爱的一个戏曲品种。

在晋北道情登上戏曲舞台前后,流行于晋西的临县道情也登上了戏曲舞台,流行于晋南的洪洞道情也曾在咸丰年间和宣统年间两度搬上舞台。此后,流行于山西晋南的河东道情和河南周口道情、山东的蓝关戏等道情戏也相继发展成为舞台剧。

清代后期,道情从沈丘、郸城一带传入周口太康。受河南梆子、越调等地方戏曲影响,道情艺人开始尝试对口演唱和群口演唱,题材突破了原先的道教故事,扩大到家长里短、才子佳人的范围;演员大体分角色,但不化妆,也无明显行当,时称“座摊道情”,这是道情戏的孕育阶段。

后来,太康县老冢镇干张村艺人张广志组建了第一个道情戏班。他是太康道情戏的最早开拓者,早年从事说唱道情,并能演唱河南梆子戏,后来尝试“座摊道情”。

之后,张广志又首创道情科班,收徒20人。有一年,张广志的道情戏班在太康县洪山庙、五里口等村开始化妆登台演唱,将道情戏首次搬上了舞台。

同时在演出伴奏中增添了坠子弦和成套打击乐器,采用了河南梆子的声腔板式和表演形式。从此,使道情由曲艺形式一跃而成为戏剧舞台上一个崭新的独立剧种“太康道情”。

当时登台演出的除张广志之外,还有科班出身的张的养女张文秀,艺名“张大妮”,她是道情戏的第一位女演员。还有科班出身、张广志的得意门生李继广,艺名“大白鞋”,专攻旦角。

他们唱腔新鲜,唱词通俗,表演极富乡土气息,演出轰动一时,乡民奔走相告。但因其服装道具简陋,终未进入城市演出,而活跃于太康、淮阳、西华三县边界乡村。

此后,道情之火更以燎原之势,一些道情艺人如范炳、李继广、龚长法、郭大连、张六顺、周传江等,相继在李兴营、西华营、郭楼等地组建了道情班,郭大连、龚长法还成立了科班。

随即,马头集、常合营、四柳树、彭庄等地的道情班和科班,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发展到十几个。使太康县成为名副其实的“道情之乡”。

道情戏以唱为主,剧本多唱词而少插白,一板下来就是上百句唱词。其唱腔中板腔和曲牌兼而有之,主要板式有慢板、流水、裁板、大过、单过、双过、哭死、哭活、垛子、滚白等。曲牌有“锁落枝”、“老桃红”等。

道情戏演唱时男女唱腔都用真嗓,咬字清晰。唱二八或流水时有重叠句,而且有“哪呼嗨”、“哪嗨依”的衬词,其曲调淳厚朴实,唱词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太康道情戏的伴奏乐器由原始的渔鼓、简板,逐步过渡到以两把坠胡为主。但它的坠胡又与一般坠胡不同,它筒大杆短,中间有腰码,声似二胡。后来,伴奏又增添了皮胡、三弦、大胡、笙、唢呐以及一些民族弹拨乐器。

太康道情体裁种类繁多,剧目丰富,据统计有三十多个曲牌、曲调,包括三大类五大品种。三大类别是唱腔、表演、音乐;五大品种是声腔派系、表演程式、音乐体系、曲牌子曲调、打击乐。

太康道情这些类系的形成,既有沿袭下来的民间艺术,也有姐妹艺术穿插,最后形成太康道情的独自特色。

道情戏音乐分四大类。弦乐:道情胡、二胡、大胡、中胡;管乐:唢呐、笙、横笛;拨弹乐:瑟瑟、棕阮、三弦、筝;打击乐:堂鼓、大掌鼓、小鼓子、锣、钹、铰、镲、渔鼓、木梆、碰铃等。

太康道情的表演、化妆和服饰与其他剧种差别不大,主要区别是道情注重唱功,善演喜剧,其演员不习武功,科班也无武科。

最初时,道情没有严格的行当区分,除生、旦、须为专行演员扮演外,净、丑、末则无固定行当。没有大花脸、黑面、铜锤、架子、花脸之类区分。丑角仅在声腔中加些滑稽的花腔衬字与灵巧的颤舌音。

随着时代的发展,道情角色行当划分得也相当精细了。生行根据剧中人物年龄、性格诸方面的不同,被细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红生等;旦行又分为青衣、花旦、彩旦、老旦、婆旦、闺门旦等;丑行分为小丑、老丑、官丑、丑婆、丑旦等。

道情戏传统剧目共有近百本,如《刘公案》、《金镯玉环记》、《大红袍》、《洗衣记》、《蜜蜂记》、《小昆山》、《三进士》、《吕布中状元》等。

后来,经过整理改编上演的传统剧目有《打万监生》、《劝邻》、《王金豆借粮》、《站花墙》等。移植演的剧目有《三看御妹》、《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假婿乘龙》、《三哭殿》、《跪洞房》等。

在太康民间流传一些关于道情戏谚语,足见道情以其独有的魅力,深受广大戏迷的喜爱:

不怕家中遭了贼,也得看看朱锡梅;

有病不吃药,也得看看嘚啦喔;

少锄二亩地,不能耽误看看道情戏;

宁叫发面酸,不能耽误看看道情班;

[旁注]

韩湘子 是民间故事的“八仙”之一,拜吕洞宾为师学道。道教音乐《天花引》相传为韩湘子所作。后人认为韩湘子就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侄孙韩湘,生性放荡不拘,不好读书,只好饮酒,在20岁时去洛下探亲的时候,倾慕山川之趣而一去不返,20多年音讯全无,世传其学道成仙。

科班 我国旧时培养戏曲演员的场所。科班本意是指旧时学、演结合的戏剧班子,是成为演员的必须也是唯一途径。后来科班就引申为正规的职业技能教育的统称,所谓科班并非指“出身”,而是指经过培训经过正规培训。

坠胡 我国擦奏弦鸣乐器。又称曲胡、二弦,是河南曲剧、山东琴书、吕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坠胡的前身是小三弦,在为说唱、戏曲伴奏时,艺人感到弹拨乐器的效果难以与唱腔妥贴配合,遂仿效胡琴改用马尾弓拉奏,并将琴鼓改为胡琴的琴筒,形成坠胡。除伴奏外,还用于合奏和独奏。

铜锤 即铜锤花脸,又称正净、大花脸、唱工花脸、铜锤和黑头。戏曲中花脸的一种,偏重唱工,因《二进宫》中的徐延昭抱着铜锤而得名。后泛称偏重唱功的花脸角色为铜锤花脸。

[阅读链接]

除太康道情之外,在周口商水县,渔鼓又叫梆梆筒子。其形式是用三尺三寸长的竹筒,蒙上猪护心皮,配上木筒板拍打发出响音说唱。

一人边演唱边伴奏,右手拍击渔鼓,左手敲击竹板作为伴奏。敲打渔鼓配上说唱,就成了渔鼓道情这种演艺形式。渔鼓从清末开始盛行,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