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绽放——文化风采
陈楚地区的艺术传统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民族文化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指音乐、戏曲、舞蹈、曲艺、杂技等表演艺术门类。
越调一说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有关;沈丘县“文狮子”有狮舞、麒麟舞、独角虎舞组成,最早发源于汉唐时期的西域“五方狮子舞”和“胡人假狮子”。此外周口道情、淮阳担经挑、周口杂技等,也是陈楚精美华章。
周口的心意六合拳是明末清初,山西永济县尊村的姬际可先生所创,后有买壮图,率先将心意六合拳传入周口等。
以象鼻四弦为主的周口越调
越调是陈楚故地周口的传统戏剧,是河南省的三大剧种之一。越调原称“四股弦”,因其伴奏乐器是象鼻四弦,故而得名。
其演出形式有皮影越调戏、木偶越调戏、越调大戏班三种,后来在湖北北部、安徽西部和河南的南阳一带农村流传。
关于越调起源,流传有多种说法。其中之一据说起源春秋战国时期:
越王勾践被俘吴国,丞相范蠡用美人计献西施于吴王,越王勾践回越国后,卧薪尝胆、立志报仇雪耻,号召越国民众唱起一种鼓舞斗志的民歌,一举打败了吴国。
范蠡带西施回到了家乡河南内乡县,这种曲调随之在南阳、襄樊区域流传后世,这些民歌因是越国曲调而为“越调”,久唱传至又加入人物情节表演成为一种越调,兴盛于陈楚地区。
另一种说法,越调原本被称为“月调”,源于《霓裳羽衣曲》:越调“慢板”与相传的《霓裳羽衣曲》有某些相似的因素,其源头可追溯到李唐时代。
因《霓裳羽衣曲》为唐玄宗梦游月宫所得,传入民间后,初名“月调”,渐渐易名“越调”。乃古代戏曲的一般地方剧种所共同拥有的“平、背、侧、月”的四种调门之一。
根据历史资料,清代乾隆年间越调已经在周口一带地方广泛流行开来。尤其在南阳一带,他的民歌小曲“四股弦”专门采用月调来进行演唱,之后慢慢演变为专门的戏曲,正式称为“越调”,究其根源,实际是由南阳梆子的一种变体演化而来。
最早的时候,越调唱腔原先是曲牌格式体制的,后来由于受到梆子等戏种的影响,在演出的剧目上逐渐正规化,其具体形式随着由“正庄戏”即袍带戏到“外庄戏”即民间生活戏的过程而发展变化。
越调的表演开始由曲牌体向板腔体过渡,乐队也由以唢呐、竹笛为主过渡到以四弦乐器为主。
正庄戏为越调的传统剧目,其结构严整,唱词深奥,每段唱词固定,并规定有一定的曲牌和调门,道白时用卧笛伴奏,主要演历史袍带戏,多以生、净“外八角”为主。
外庄戏多系活词连台本,也有许多民间传说、公案故事。外庄戏以小生、小丑“内八角”为主角,词句通俗,多唱少白,生活气息浓厚,别具特色。
越调在清朝末年发展到了它的兴盛时期,在河南西南部地区出现了很多专业班社。较早的有1865年前后的西峡三泰班、1874年前后的淅川六房科清平班、1877年前后的内乡、淅川永和班等。
除了在河南本省的发展外,有的班社还向外传播远到外省市去演出,例如湖北郧阳柳林陂罗公庙舞楼上,就保存有“光绪三年二月内、阳二邑永和班月吊在此一乐也”的戏班题壁。
据说在当时,仅汝州、宝丰、郏县就有100多个越调班社,在邓县也有几十个科班。那时演出的剧本《火烧梅伯》、《赵公明归天》、《三仙妹》等戏,还采用唢呐作为伴奏乐器。
后来南阳大越调班子还曾经到过开封老羊市戏院演出。此后,著名的越调班社计有邓县老越调班、长葛县长庆班、舞阳大越调班、许昌一道辙班、襄城石行班与七班、禹州马车厂班、新郑县四街戏班等。
在此期间,以舞阳班的老桂红为首的一批女演员开始登上越调舞台。
越调原为曲牌体剧种。拥有曲牌200多种,唱腔有九腔十八调之说,九腔:前五腔分别叫一腔、二腔、三腔、四腔、五腔,都属于“慢板”。从第六腔始转“流水”。但也可以从第二腔或第三腔或第四腔转“流水”。第六腔称彩腔。第七腔称吹腔,属于曲版体。第八腔称昆腔。第九腔称哭腔,速度较快。
十八调:十字头、乱弹、铜器调、披甲调、拉马调、潼关调、打揪调、打铁调、四河调、定杠调、玩猴调、二簧调、清戏调、罗戏调、银纽丝、拖着调、吓唬调等。
此外还有吹腔和杂调等形式,例如《牙牙哟》、《娃娃腔》、《一串铃》、《小放牛》、《点绛唇》、《潼关调》、《阴风歌》、《探亲家》、《梅花酒》、《神童令》、《十三哼》等。
越调的角色行当齐全,包括大红脸、二红脸、文生、武生、大净、二毛、三花脸、正旦、花旦、闺门旦、浪旦、武旦、老旦等十几种,每个行当都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越调剧种以唱、念、做、打、舞戏曲程式化为表演形式。其唱腔高亢、明快、淳厚、质朴;既善于表现激昂慷慨、悲壮高歌的场面,又能抒发深沉、轻柔、哀怨的感情,具有河南民间音乐特色和乡土气息。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本剧种的独特风格。
越调在唱词上,其原有的传统戏结构十分严密,唱词少,道白多,语句相对比较文雅深奥,在唱调上也按一定的曲牌和调门演唱。
越调在演唱的时候以真嗓为主,假嗓为辅。早在清朝末年曾经盛行句尾拖腔的形式,以假嗓八度上挑的唱法。净行的演唱的活动音区要比其他对应的行当高五度,所以大多采用假嗓演唱。
因为越调的各行当在清代时都是男演员,因此比较容易采用同宫同腔的方式。随着女演员的登台唱戏以后,越调逐渐采用了男女同宫异腔的方法。
越调在其表演技巧上还有一些特殊的技巧,如贾狗娃饰演大净角色能七窍出血,樊书运饰演周瑜时能咬牙作响,杜天云扮演赵公明能做到口出獠牙,刘金钟饰演李俊时还能变脸作色等。
越调的伴奏乐器在文场一般以象鼻四弦为主,后逐渐改造成短杆形式,音弦的定调也随之发生改变,此外再搭配上弹弦乐器月琴,就构成越调伴奏的“三大件”。
除此之外的伴奏乐器还有诸如竹笛、三弦、唢呐、笙等,以后又增加了二胡、中胡、中阮、古筝、琵琶、大提琴等。
越调的武场伴奏则一般以鼓板、手镲、大锣、小锣为主,再配上堂鼓、低音锣,后来又逐渐增加进许多种色彩性、效果性的打击乐器,使其更富有表现力。
越调的器乐的曲牌大约共有200多首,分为笛牌和弦牌两种。笛牌有诸如《小桃红》、《折桂令》、《雁儿落》、《红绣鞋》、《沽美酒》、《收江南》、《上小楼》、《寄生草》等。而弦牌则大多来自于民间乐曲,有《大开门》、《闷葫芦》、《小开门》、《双叠翠》、《苦中乐》等。
周口越调所演剧目有“老十八本”和“小十八本”之别,就传统剧目有300多出。“老十八本”包括《踢狮子》、《秦琼卖马》、《金蹬救主》、《快活林》、《文王吃子》、《跑马跳坑》等;“小十八本”包括《一捧雪》、《十王宫》、《乌江岸》、《两狼山》、《乳石关》、《关公小出身》等。除此之外还有像《打铁》、《卖豆腐》、《挫柱》、《三哭殿》、《摸楼》、《官三怕》、《民三怕》、《送灯》等小戏。
越调传统剧目中仅“三国”戏就有《诸葛亮出山》、《舌战群儒》、《借东风》、《诸葛亮吊孝》、《斩关羽》、《七擒孟获》、《空城计》、《智收姜维》、《尽瘁祁山》等九部,这在全国所有剧种中是独一无二的。
[旁注]
西施 本名施夷光,春秋末期人,天生丽质。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
梆子 指梆子腔,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陕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剧种,它们对梆子腔基本音乐风格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陕西的秦腔、山西中路梆子、北路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均属梆子腔。
赵公明 又称赵玄坛,“玄坛”是指道教的斋坛,也有护法之意。相传为武财神,统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位神仙,专司迎祥纳福、商贾买卖。
唱念做打 戏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戏剧表演艺术。习称四功五法的四功,即指唱念做打四种技艺的功夫。
古筝 我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是一件伴随我国悠久文化、在这片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
[阅读链接]
周口越调原在清朝乾隆年间已在河南南阳一带流传,至咸丰时已流传到邓州、禹州、许昌、郑州、商丘、周口一带。
因其也采用河南方言演唱,旋律与豫剧有相通之处,也是大小嗓结合。
不过越调有自己的演唱风格,具有河南民间音乐特色和乡土气息,在发展中形成本剧种的独特风格,是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一个比较古老的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