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珍宝的汝阳刘毛笔

汝阳刘毛笔是陈楚地区项城孙店镇汝阳刘传统的手工技艺,据《项城县志》记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有名讳的制笔工艺传承人有20多代,“汝阳刘”毛笔选料考究,制作工艺精湛。汝阳刘村素有“毛笔之乡”、“妙笔之乡”的美誉。

我国是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体系,而维持这个体系正常运转的工具便是被古人誉为“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符号之一,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是承接华夏民族优秀灿烂文化的纽带,也是推动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文房四宝”毛笔居首,而毛笔最能彰显我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也是最重要的谱写历史的工具。

秦代是毛笔工艺发展的开端,这一时期确定了毛笔的基本形制,为后世毛笔制作奠定了基础,拉开了中华民族书写历史的新篇章。

秦代毛笔最大的特点是“以竹为管”,是由秦朝大将蒙恬所创,然后由其部下随从传承下来,逐步推广到全国,其间,出现了一些以制作毛笔著称的地方,汝阳刘氏村就是其中之一。

据说,有个叫刘寅的随秦朝大将蒙恬南伐楚中山,平息楚地叛乱。在蒙恬进军途中,路经汝阳刘氏村庄驻扎下来。

刘寅当时的职务是军中文书,记载军中事迹,传达命令,帮助主将处理军务。那时候还没有使用纸和毛笔,书写文字是用硬笔,即“字刀”将文字刻写在竹简上的,既费时又费力。

蒙恬看到刘寅整天辛苦疲惫,很是心疼,总想制作一种书写文字的新工具。一天,一只野兔跑进军营附近的一个石灰池里淹死了。蒙恬巡察到此,看到石灰池里的野兔,突发奇想,何不用兔子的尾巴书写文字?

于是,蒙恬让刘寅将兔子的尾巴割下来,试着在竹简上写字。写着写着,刘寅觉得既顺手又轻松,比用“字刀”刻写文字方便多了。

在随后的日子里,蒙恬不断对笔进行改进,用动物毛发和麻共同浸泡于石灰水中,然后用丝绳缠绕扎紧,将竹管的一端镂空,将笔头插入竹管之上使用,书写更加流畅。从此以后,刘寅就用“蒙恬笔”书写文字了。

在春秋战国时期,书写工具尚无统一的名称,直至秦代,“笔”才正式成为书写工具的称谓,这正好与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笔的解释相互印证。其中记载:

秦谓之笔,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

由此可知,笔的叫法自秦以后方始统一。

刘寅和秦代文字学家程邈相交甚厚。程邈殚精竭虑,十年之功创隶书3000字。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把原秦国使用的小篆这种文字,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程邈又在小篆的基础上,创立了隶书,隶书比小篆更为先进。

后来,隶书取代了小篆,秦隶便普及到了全国。丞相李斯奏请秦始皇赦免程邈,让其用隶书写御史,刘寅便以“蒙恬笔”赠之。于是,“蒙恬笔”便在朝野得到传播和光大。

汉朝建立后,高祖刘邦非常重视文化发展,将秦朝蒙恬的参军、精熟制笔人刘寅请入宫中,专司制笔,并命刘氏族人跟其学习研究,进一步精化,并将其所制之笔纳入宫廷专用毛笔。

后来毛笔制作就作为汉宫的一门绝技,世代相传,传男不传女。把“蒙恬笔”的制作工艺传之于刘氏子孙。

《史记》记载:

蒙将军拔中山之毫,始皇封之管城,世遂有名。

蒙恬带兵南伐楚中山,平定了楚地叛乱,又创制了秦朝第一支笔,功勋卓著,秦始皇就把管城这一地带封为蒙恬的封地。管城就是郑州,商朝早期的都城就建在那里。

因管城是蒙恬的封地,于是“蒙恬笔”首先在管城和中原一带得到广泛传播,而后由中原再传播到全国各地,由此世人皆知蒙恬就是我国制笔的鼻祖。

因蒙恬的封地在管城,为纪念和颂扬蒙恬这位制笔祖师,后人又把毛笔称作“管城侯”、“管城子”,它们也成了毛笔的代名词。

项地是西周时分封的子爵国,叫项子国。公元前225年,楚迁都于陈,以项为别都。秦时属颍川郡。汉初置项县,南朝刘宋改为项城县。千百年来,这块土地一直是古代中原腹地的政治、军事、文化活动中心之一。

当地人为纪念制笔祖师蒙恬和“蒙恬笔”刘寅,于1354年在后来的汝阳刘氏村庄东头修建了蒙恬庙和刘寅祠。镶嵌在蒙恬庙大殿门口两侧的朱漆对联:

文治毫毛安天下;

武修长城定太平。

这充分表达了蒙恬的历史功绩和汝阳刘人对蒙恬的崇敬和怀念。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时值南顿县令刘演继任不久,只好前往湖北枣阳春陵老家避难,途中经过汝阳鸿隙陂畔,到附近村中一农家避难。王莽追兵赶到时,恰逢刘演之子刘彦生病行动不便,于是刘演只能忍痛弃子携家眷南去。

在农人照顾下,刘彦病愈后与农人之女结婚。后刘秀建立东汉,刘演已死,刘秀四处寻找哥哥刘演后裔,终于找到刘彦。

刘彦因避乱而长期居于乡野,不能习惯险恶官场,对仕途深感厌恶,却精通技艺,对毛笔大感兴趣,光武帝即封之为“御笔王”,管理皇家制笔之事。

而后刘彦不惯于宫廷礼节,心情郁闷,随即向光武帝请辞,帝问其有何要求,刘彦表示别无他求,只欲回乡农耕,帝准其所请。后带家眷回到鸿隙陂畔,此后便传授子孙毛笔技艺,并且世代相传。

后人为纪念刘氏祖先,就把刘彦所在的村子称为“汝阳刘氏村”。从此刘彦随带子孙继承、精研、发展毛笔技艺,世代相传,而且工艺质量更加炉火纯青。

“汝阳刘”毛笔选料考究,仅兔毫的选择标准是秋毫取健,取尖,春夏毫则不要;狼毫的选择就必须要到东北去采集过冬的黄鼠狼尾毛来制作。

汝阳刘毛笔制作精细,主要工艺流程有分毛、脱脂、去绒、装毛、齐毛、垫毛、切毛、梳毛、修毛、成头等128道工艺,其工艺具有独特性。

成品要具备尖、圆、齐、健“四德”,软硬适中的标准;其外饰,尤其是笔杆的装饰上更极为讲究,根据笔的形状和高、中、低档的要求配之,既美观又大方。

“汝阳刘”毛笔生产历史悠久,品质优秀,被历代文人墨客视为文房上等佳品。

东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谢安和“书圣”王羲之志趣相投,情同手足,并且又是儿女亲家。

有一年的秋天,谢安回太康老家省亲,路过项城汝阳刘村。因其早闻“御笔坊”大名,便购得数管上乘汝阳刘毛笔。回到南京后,送给王羲之几支。

王羲之挥笔写下了《黄庭经》,顿觉洒脱流畅,婉转自如,拍额称奇,连声赞道:“妙笔!妙笔!妙笔是也!”王羲之从此与汝阳刘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刘两家常有书信往来。为表谢意,王羲之为刘氏先人刘天运抄了一份《黄庭经》送之。这份王羲之为刘天运所书的《黄庭经》,成为刘氏传家之宝。“羲之妙笔”的故事流传开来,汝阳刘村也被世人誉之为“妙笔之乡”。

792年,韩愈来到了汝阳刘,与刘祺交情甚笃,曾居汝阳刘半月有余。

当他看到刘氏对毛笔的研究入道入微,由不闻而遐迩,感触颇深,遂许刘祺,他日定要成文以褒之,被刘祺婉言谢绝:“‘言不出名’是祖上遗训,不敢违抗,如对毛笔有情,可借物言志,亦是对朋友的知遇之心。”

韩愈后来就写了《毛颖传》寄予刘祺,使汝阳刘毛笔更赋有了传奇色彩。

到了1071年,宋代文豪苏辙的老友张方平正任陈州知府,就征聘并推荐他为陈州府学教授。他带着妻子儿女来陈州任职。

过了几个月,苏轼也到杭州去任通判。陈州正在他的行程之内,就顺便到弟弟这里来小住。正巧他的妹妹苏小妹、妹夫秦观也在陈州。

兄妹相聚,欢天喜地。席间谈诗论道,诗来词往,极尽潇洒。当苏东坡闻知汝阳刘“御笔坊”离此只有百十里路程,于是兄妹几人策马来到汝阳刘。

当刘氏族人得知名满朝野的大学士苏轼及其家人前来,大喜过望,热情接待。苏轼深谙笔之深奥,于是提出制作几支“鸡毛为被,狼毫为柱”的毛笔。刘氏族人按要求精制而成,献于苏轼。

苏轼随即展纸挥毫,运笔自如,十分满意,连声赞道:此笔真乃极品圣物也!从此汝阳刘毛笔系列又添新贵。后来,刘氏族人就把这种毛笔命名为“东坡鸡狼毫”。

汝阳刘毛笔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研制和改进,陆续开发出单只笔、礼品笔、书画用笔、学生用笔等120多个品种和规格,使毛笔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

[旁注]

蒙恬 秦朝著名将领,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蒙恬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均为秦国名将,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胸怀大志,立志报效国家。蒙恬大军收复河南地,修筑万里长城,征战北疆十多年,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隶书 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李斯 秦代丞相,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千古一相。李斯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秦统一之后,李斯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

刘秀 东汉开国皇帝,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登基称帝后,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刘秀在位33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我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

[阅读链接]

在汝阳刘氏村西北30千米处,现商水县的舒庄乡境内有蒙恬墓,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汝阳刘氏制笔艺人每年的清明节都到蒙恬墓朝拜祭奠,上香添坟,这也充分证明了汝阳刘氏毛笔与蒙恬的历史渊源之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