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千年的铜鼓文化

在广西歌舞戏曲的乐器中,铜鼓尤其是积淀千年的一个重要文化象征,壮族先民“濮人”是铜鼓这种打击乐器最先的铸造者和使用者,已有2700多年历史,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

广西有铜鼓,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田东县锅盖岭战国时代墓中发现有铜鼓。《后汉书·马援传》说:马援南征交趾时,“得骆越铜鼓”。据考证,其铜鼓的产地在今广西境内。自汉代以后,广西铜鼓见于文献记载者,真可谓史不绝书。

铜鼓传入八桂地区后,壮族等民族先民把铜鼓当做神圣的宝贝给予保护和膜拜,广西由此成为古代生产和使用铜鼓的重要地区之一。

同时,铜鼓在八桂地区得到不断开发与利用,被赋予更多的内容,所以发展很快,铜鼓的鼎盛期发生在壮族地区。在花山壁画中,图中人物举手向上敲打铜鼓的图案出现多处,说明铜鼓早已在壮族先民的心目中有了重要的地位。

宋代曾任桂林通判的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对广西铜鼓有详尽描述:

广西土中铜鼓,耕者屡得之,其制正圆,而平其面,曲其腰,状若烘篮,又类宣座。面有五蟾,分踞其上。蟾皆累蹲,一大一小相负也。

周围款识,其圆纹为古钱,其方纹如织簟,或为人形,或如琰壁,或尖如浮屠,如玉林,或斜如豕牙,如鹿耳,各以其环成章,合其众纹,大类细画圆阵之形,工巧微密,可以玩好。铜鼓大者阔七尺,小者三尺,所在神祠佛寺皆有之,州县用以为更点。

这段记载,表述了广西千百年来深深积淀的铜鼓文化。正是这种独特的铜鼓文化,为壮族历史写下了灿烂的一页。

铜鼓的品种有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它们都是铜鼓工艺的精品。壮族铜鼓全身用铜制成,它分鼓面、鼓胸、鼓腰和鼓足四部分,做工讲究,整鼓沉重结实,鼓面最大直径有一米多,重300多千克。

铜鼓的铸造艺术要求极高,它通体用铜合金铸成,厚薄均匀,鼓面、鼓身有丰富多彩的图案。铜鼓铸造技艺,从采矿炼铜,用黏土制造鼓芯、鼓范,在泥胎上刻镂花纹,到将熔化的铜汁注入其中,焊上鼓面、鼓耳,最后是立雕,工序繁多。只有精湛的工艺才能制造出铜鼓珍品。

在古代,铜鼓多用于祭神或节日喜庆活动。在祭神时,铜鼓是神圣的法器,有专门的鼓手和专门的鼓点。在节日里,铜鼓是打击乐器,铿锵的鼓点激起人们的节日热情。征战时,铜鼓是号令士兵的指挥工具,是振奋士气的精神支柱。

铜鼓击打时声音嘹亮,动听悦耳,以其特有的作用,丰富了壮族的生活。在节日庆典活动、宗教礼仪中,他们都打起铜鼓抒发情怀。在秋收时,村村擂响铜鼓,欢庆丰收。铜鼓是壮族的精神食粮,金鼓长鸣给壮族带来无比的欢乐。

铜鼓的花纹瑰丽而富有民族文化特色。鼓面的太阳纹、雷纹、青蛙、飞鹭;鼓身的羽人舞姿、龙舟竞渡等,蕴涵着民俗文化的魅力。

铜鼓全身铸满花纹图案,鼓面正中往往画上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纹。这可能与壮族祖先崇拜太阳神有关。

鼓面、鼓胸、鼓腰一般都铸有青蛙,反映了壮族以蛙为图腾,崇拜青蛙。蛙纹是最富特色的一种装饰,均作立体浮雕状,有4只、5只、6只不等。

另外,龙舟竞渡在广西各地大规模开展,所以铜鼓上多饰有龙舟竞渡纹。

关于铜鼓的用途,古代主要的祭祀活动是为了求雨,祈求农业丰收。铜鼓身上铸有的云雷纹和青蛙,反映了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据说,全世界古铜鼓有1600多面,我国已发现的有1400多面,其中在广西的就有500多面。

世界上最大的“铜鼓之王”就发现于广西北流县元靖镇水冲庵,它是云雷纹大铜鼓,鼓面直径165厘米、高约67.5厘米、重约300千克。鼓面中心的纹饰是八道光芒的太阳纹,外围用突起的同心圆弦纹,分为5道晕圈,晕圈内布满了单线旋出的云纹和菱形套叠的雷纹,所有纹与巨大的鼓型融为一体,不愧为“铜鼓之王”。

另外在广西岑溪县发现的铜鼓上的5铢钱纹生动地说明,它是骆越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结晶。

[旁注]

濮人 参加过周武王牧野誓师的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八族中,以濮族人数最多,而且分布地域广阔。因濮族长期处于分散的部落状态,故有百濮的称号,而濮、越同源。

羽人 顾名思义身长羽毛或披羽毛外衣能飞翔的人,最早出现在《山海经》,称羽民。道教将道士称羽士,将成仙称羽化登升。羽人因身有羽翼能飞,因此与不死同义。

五铢钱 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也是用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钱币,在我国5000年的货币发展史上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公元前118年,在中原开始发行五铢钱,从此开启了汉五铢钱的先河,奠定了我国圆形方孔钱的传统。

[阅读链接]

广西是铜鼓的故乡,广西大地孕育了灿烂的铜鼓文化,铜鼓凝聚了古代壮族及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智慧。

在2000多年铜鼓发展史的长河中,广西的铜鼓在整个大家庭究竟占据何种地位?

如果说,我国云南中部偏西地区因为出土了大量时代古老,形态古朴的扫原始类型的铜鼓,而被确认为古代铜鼓的发祥地的话,地处五岭之南、连接南海与云贵高原的广西,因其蕴藏铜鼓数量之众多,类型之齐全,而堪称古代铜鼓的大本营,也是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