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鲜明的民族服饰

广西世代居住有汉、瑶、苗、京等12个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服装构成了五彩斑斓的八桂民族服饰文化。其中以壮族、瑶族、苗族和京族的服饰最具有代表性。尤其壮族民族服饰各有特点,不同地域、不同板块的壮族服饰,构成多元一体的壮族服饰。

壮族服饰,与古越人、西瓯、骆越人、僚人有关。主要有蓝、黑、棕三种颜色。在清朝末年以前,壮族穿的衣服,都是自纺、自织、自缝制的。

壮族妇女有植棉纺纱的习惯,纺纱、织布、染布是一项家庭手工业。用自种自纺的棉纱织出来的布称为“家机”,精厚,质实,耐磨,然后染成蓝、黑或棕色。用一种植物大青,可染成蓝或青色布,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布。

壮族的男女皆以穿黎桶为主,服装款式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但是男、女服饰又各具自己的特色。

在清朝以前,壮族男子穿的上衣,是黑布对襟衣,圆领阔袖,两襟扣子7至9个,扣子用黑布织成,穿时,将两襟的扣子扣起来。男子穿的裤子也是黑布,裤口宽大。

成年尤其是老人,头包长四五尺的黑巾,或用一块黑长方形的布合缝,上端打折,顶开圆孔,戴于头上。平时,一般打赤脚,只有过年过节,喜庆日子,走访亲友,才穿上土布鞋或龙凤鞋。

壮族男装有右襟与对襟两种,右襟衫反膊无领,衣纽从右腋下开至腰部又转向正中,再开出三四寸而止,衣襟镶嵌一寸多宽的色布边,用铜扣纽,再束上长腰带;对襟开胸,长仅及脐的紧身衫,这是在劳作时穿着的。

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在清朝以前,壮族女子的服装与男子相比显得多彩一些。她们上身穿的是大襟蓝色衣,领窝至右腋下的衣襟、两袖,均绣大花边,衣领矮,露颈部。

下身穿的是长至脚踝的长褶裙,或镶有花边的宽裤子。裙子外面,正两腿心处,各绣一条垂直对称的大花边。在臀部处打几个褶,臀部下的裙脚卷起一寸左右,两边以几针缝住,形成后裙脚弓形翘起。从前面看是桶裙,背后看是褶裙,上下衣裙贴身,线条分外明朗,十分雅观。脚蹬圆口绣花鞋。

到明末清初以后,女子改穿宽阔的唐装衣裤,腰间正面扎齐脚踝的半边围裙。围裙上头以两条印花布带系结于背后,并以两端各约2尺作飘带。

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别。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数对布结纽扣。

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手镯和项圈。服装花色和佩戴的小饰物,各地略有不同。上衣的长短有两个流派,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的,少数地区上衣长及膝。

壮族服饰男女衫的纽扣为铜纽或布纽。男女裤子式样基本相同,裤脚有绲边,俗称“牛头裤”。已婚妇女有绲花边的肚兜,腰裤左边悬挂一个穗形筒,与锁匙连在一起,走动时发出“沙啦沙啦”的响声。

男子礼服是长袍,外面套上一件短褂,通称“长衫配马褂”,起先是头戴顶圆帽,后来改戴礼帽。

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她们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所以壮族女子衣服是多姿多彩的。

壮族还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等,这些饰物五花八门,色彩斑斓,异常夺人眼目。此外,壮族服装装饰还包括发式、头饰、银饰、凿齿、文身和花鞋等几个方面。

壮族妇女发式因地而异。广西龙胜一带的老年妇女不结髻,把长发翻过头顶打旋,然后用4尺黑布包好;青年女子头顶留长发,四周剪成披衽,顶心长发翻到前额,扎以白布,插上银梳;小孩头发则先剃光,戴上外婆送的银饰帽,长大才留顶心发。

壮族男女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发型。从广西花山崖画上可见早期壮族男子是剪短头发的。崖画上有少量男子头上插有两支迎风舞动的羽翎。画上有为数不多的少女留长辫,有一姑娘的发梢上还缀有一朵山花。

古书上记载,壮族祖先的发型还有披发,以及倒螺髻形的椎髻。

到唐代,男子仍“露发”,女子挽髻垂于后,用三四寸的竹条斜贯其中;宋代壮族地区流行椎髻;清代乡村男子依然剪断头发,不理清廷禁令。

广西桂南不大相同,有的地方少女是一条长辫加刘海;少妇则梳双辫;中年老年结髻,垂于脑后。大多数壮族地区的少女都喜欢留刘海,并习惯于用两股绞在一起的纱线把汗毛拔掉,特别是婚期临近的姑娘,总是把后颈的汗毛拔光,露出嫩白的脖颈。

壮族和瑶族、苗族都普遍盛行银饰,广西百色“女子饰品,有发箍、簪及指约、手镯等”。广西恩降“妇女装饰,城厢多尚金玉,乡村则重玉质银器”。

广西西林“唯女子最爱佩戴簪钗、耳环、手镯及盾牌等。富者用金质,贫者用银质”。广西桂东南的壮苗少女,也“尚戴银质簪环”。

壮族妇女的主要饰品有银梳、银簪、耳环、项圈、项链、胸排、戒指、银镯等。

银镯式样丰富,有的打成一指多宽的薄片,上面有藤蔓或花卉作装饰;有的打成藤条,上有小枝缠绕、新叶扶持;有的是多股藤蔓相缠,其中有的还嵌上绿色小珠。

镯子的式样繁多,其特点是精致小巧,其形态和花纹多取自壮乡的自然景物,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姑娘们的手镯不仅是装饰品,而且还是爱情的象征。在青黑色的镶边衣服上,配上各种形态的银饰,在黑底的衬托下,银光闪闪,格外明亮。人体的媚态与自然景物的美融为一体,俊秀中透出一种艺术的光泽。

凿齿和文身是广西先民在发展服饰与银饰之前就在自身躯体上表现美的方法。产生于血缘婚末期和族外婚初期的神话《布伯》曾讲到凿牙的事,通过这则神话可给人们两个信息:一是凿齿的风俗很古老;二是此俗和生男育女有关。

在古代,壮族的祖先曾把凿齿当做成丁礼。认为凡凿齿的男女就表示自己已成熟,并且享有性生活的资格。久而久之,凿齿成了一种习俗,并以此为美。

后来生产条件改善了,凿齿又和镶牙结合起来。广西龙州等地壮族男女青年以镶牙为美,逢人一笑,露出一两颗金牙来,金黄黄的甚为得意。红水流域一些地区的男子也有镶牙之俗。

宋代《太平寰宇记》载,邕州左右江各州“其百姓恶是雕题、凿齿、画面、文身”。可见文身之俗,在八桂地区不仅由来之久,而且相当普通。

八桂先民文身的原因,在《说苑·秦使篇》中说是为避蛇龙之害。原来,一部分从事渔业的先民常受到江海中鳄鱼的袭击,引起人们恐惧。人们敬畏它,便把自己打扮成“龙”子,祈求它不要伤害。

另外,人们在额上、身上文身还是不同氏族、部落的区别,具有民族图腾的标示作用。后来图腾观念淡化,文身慢慢成为一种装饰,变成了服饰的补充和延伸。

文身的部位,以面额最为重要,因为这是先人眼的部位。其次是前胸再次为两臂及背部,最后是双膝以上至小腹。

文身的内容和不同部落的习俗有关,也就是和不同氏族的标志,再后来则与人们的某种观念有关,例如不同的审美观念等。

如壮族文身有鳄鱼、鳄鳞、虎纹、蛇、云雷纹、蛾、蝴蝶、花草、鸟、蜻蜓等形状。所用颜色全为青黑色,与服装一致,表现了壮族祖先以黑为美的审美观。有些地方的男子浑身虎纹,表现了一种威武的男子气概。

壮族花鞋是壮族的刺绣工艺之一,又称“绣鞋”,主要是妇女使用,流行于广西龙州等地。

花鞋鞋头设计略尖微翘,像龙船,又像一个小钩。鞋分有后跟和无后跟两种。鞋底为双层硬底,红缎鞋面,在鞋头和鞋帮两侧分别用彩线绣花纹图案。鞋帮多用砂纸做成,花纹针法有齐针、拖针、混针、盘针、堆绣、压绣等。

在色彩上,年轻人喜用亮底起白花,常用石榴红、深红、青黄、绿等艳丽色,纹样有龙凤、双狮滚球、蝶花、雀等;老年人多用黑色、浅红、深红等厚色,纹样有云、龙、天地、狮兽等。

另外,古代壮族男子爱穿鞋底用竹麻作经、细稻草绳作纬相互交叉密实编织而成的草鞋。鞋带为白色红心织带,鞋面用黑色麻绳编系,黑白相间非常漂亮。

[旁注]

瑶族 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瑶族祖先为盘古,因其生产方式、居住、服饰和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又有“盘瑶”、“山子瑶”、“顶板瑶”、“花篮瑶”、“过山瑶”、“白裤瑶”、“红瑶”、“蓝靛瑶”、“八排瑶”、“平地瑶”、“坳瑶”等称谓之别。

京族 我国南方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一个海滨渔业少数民族,同时是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历史上曾被称为“安南”、“越族”,自称“京族”。

唐装 我国的一种服饰,字面意思是唐人的服装,即华人的服装。后多指类似满族马褂而吸收西式裁剪的服装。真正的“唐装”是以汉服为主,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无扣。而后世“唐装”是从清朝时期的满族服饰马褂发展而来,特点是立领、对襟、盘扣,并吸收了一些西式裁剪的特点,如在肩膀部接袖等。

蜡染 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与绞缬、夹缬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凿齿 也称“折齿”、“打牙”。产生于古代原始部落民族中的习俗。其特点是:青春期男女,以敲折、拔除上颌两侧对称牙齿为美观。我国越、僚、濮等古民族以及仡佬、高山族均有此俗。

云雷纹 一种原始纹样,图案呈圆弧形卷曲或方折的回旋线条。圆弧形的也单称云纹,方折形也称雷纹,云雷纹是两者的统称。云雷纹有拍印、压印、刻画、彩绘等表现技法,在构图上通常以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式展开。

[阅读链接]

广西民族服饰特色除壮族最突出外,瑶族、苗族与其类似,而京族男子一般都穿及膝长衣,坦胸束腰,衣袖较窄,腰间束带。

京族妇女则内挂菱形遮胸布,外穿无领、对襟短上衣,衣身较紧,衣袖很窄,下着宽腿长裤,多为黑色或褐色。

外出时,外套淡色旗袍式长外衣。妇女喜欢染黑齿、结“砧板髻”。上身束腰,突出身段,使女子显得婀娜多姿,下摆舒展,开衩至腰际,活动方便。京族最有特色的装饰是他们的斗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