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细腻传神的桂剧

桂剧是广西的主要剧种之一,俗称桂戏或桂班戏,是用桂林方言演唱的剧种,做工细腻贴切、生动活泼,借助面部表情和身段姿态传情,注重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即使是武戏,也多是文做。

桂剧流行于桂林、柳州、河池、南宁等地市和梧州地区北部操“官话”的城乡,深受八桂人民的喜爱。

明末清初,昆山、弋阳和乱弹等腔已流行于桂林一带。清雍正年间,桂林已有独秀班等昆班。清乾隆年间,又有湖南祁阳班频繁到桂林演出。

祁阳班在桂林演出期间受广西官话影响,逐渐改变语音。一部分祁剧艺人落户桂林后,开始用桂林话演唱祁阳戏,时人称为桂林班,后人即称之为桂剧。

最早的桂剧班社,有清道光年间唱多种声腔的三合、三庆等名班,之后又有瑞华、老仁和、上升、卡斌、锦华等班。

从1882年开始,桂林各地相继出现宝华、群英、翠华、兰斌小社等桂剧科班,自此桂剧与祁剧逐渐分野,但桂剧与祁剧艺人时有相互搭班演出,相互聘师传授技艺。由于戏路接近、语音相似,祁、桂艺人长期同台、同剧演出,使桂剧声腔、演技深受影响,发展日臻成熟。

桂剧剧本的创作可追溯到1896年,唐景崧为“桂林春班”撰写《看棋亭杂剧》40出,成为桂剧第一批独有剧目。

第一个桂剧女科班福珍园创办于1912年,后来又培养了一大批女演员,尤其是和园甲、乙两个女科班对桂剧发展影响较大。之后男女科班达30多所,为桂剧培养了不少人才。

1902年,桂林建立起第一个戏院景福园,之后又相继建起和园、仪园戏院。从此,桂剧逐渐进入剧场作固定性的演出。

这些戏院竞争相去天津、上海等地聘请京剧演员来桂林演出,自此京剧不断流入,在剧目、表演、化妆、服饰、布景等方面,京剧艺术对桂剧的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

桂剧汲取祁剧、京剧、昆曲等剧种的声腔和表演艺术,唱做念舞俱重,尤以唱工细腻、做工传神见长。桂剧的声腔音乐属皮黄系统的板腔体,以弹腔为主体,兼有高腔、昆腔、吹腔及杂腔小调等。

弹腔,分南路“二黄”和北路“西皮”两大系,其反调形式“阴皮”和“背弓”又都自成体系。北路高亢雄壮,南路委婉低沉;阴皮略带凄婉悱恻,背弓则长于表现悲壮凄惨的情绪。

高腔,源于弋阳腔,是一种由曲牌缀合组成的曲牌体,曲调高亢、悲壮,其演唱特点是仅用锣鼓伴奏和人声帮腔,不用管弦乐器。

昆腔,即昆曲,曲调委婉低回,格律比较严格。吹腔,即安春调或安庆调,男女不同腔,男腔端庄、潇洒,女腔流利、活泼;用笛子伴奏,以唱为主,唱念结合,曲调诙谐、轻快,多插入弹腔使用。

桂剧用桂林方言演唱,声调优美,抑扬有致。表演质朴细腻,唱腔委婉动人、清澈明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桂剧在表演上侧重做工,即便武戏也多是文做,注重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

桂剧的伴奏乐队分为文场、武场。前者使用二弦、月琴、三弦、胡琴以及曲笛、梆笛、唢呐、唧呐等,兼配部分中、低音乐器;后者使用脆鼓、战鼓、大堂鼓、小堂鼓、扎板、摇子、大锣、大钹、小锣、小钹、云锣、星子、碰铃等。这些乐器在音色上各有特色,是桂剧各声腔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桂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生行又分生、末、外、小、武;旦行中又分旦、占、贴、夫;净行则分为净、副净、末净;丑得只分丑和小丑。另有一些跑龙套的下手,统称为“杂”。各行当在表演上风格各异。

桂剧的主要剧目有《梁红玉》、《打金枝》、《断桥》、《西厢记》、《春香传》、《拾玉镯》、《穆桂英》、《太白傲考》、《打棍出箱》等。

[旁注]

官话 指某地方的主语,是汉语中分布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一支。我国官话大致分为华北官话、中原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华北官话、西北官话分别通行于北方的东部和西部,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分别通行于南方除吴、徽、赣、湘、粤、闽、客家等方言区以外广大地区的西部和东部。

吹腔 戏曲腔调,徽剧主要声腔之一,明末清初徽调的早期声腔昆腔、弋阳腔受西秦腔影响,在枞阳石牌一带形成新的腔调,故名“枞阳腔”、“石牌腔”及“安庆梆子”、“芦花梆子”。

月琴 起源于汉武帝时汉族发明的阮。月琴音箱呈满圆形,琴脖短小。琴颈和音箱边框用红木、紫檀木制,边框用六块规格一致的木板胶接而成。面板和背板桐木制。箱内置两道音梁,支两个音柱。四轴,四弦,每两弦同音,五度定弦。琴颈和面板上设八或九个品位。

[阅读链接]

扎根于民间的桂剧,融合广西特有的风土民情和人文特点,逐步形成了细腻婉约、灵秀生动、刚柔并济、富有乡土气息的风格特色和贴近生活的质朴简约之美。

同时,仫佬族剧与桂剧是一对孪生姊妹,都是由湖南的祁阳剧嬗变而来的。可以认为桂剧直接来源于祁剧,而祁剧也是粤剧其中一个来源,从这一个意义来说仫佬族剧和桂剧这“一对孪生姊妹”就是“同宗系分支”的历史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