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坐唱发展起来的壮剧

广西壮剧,是在丰富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和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壮族戏曲剧种。壮剧自清代中期已有演出,流行于广西的西部和云南文山的富宁、广南一带。

由于流行地区和语言、音乐唱腔、表演等的不同,壮剧分为北路壮剧、南路壮剧两类,也有将师公戏算在内分为三类。

北路壮剧最早为“板凳剧”,起源于民歌、唱诗和曲艺,原是壮族民间说唱的一种坐唱形式。劳动之余,由二三人坐在板凳上唱故事。

1765年,广西田林县组织龙城班搭台演出《农家宝铁》,即具有了北路壮剧的雏形。当时称“土戏”,流行于右江流域,使用壮族北部方言。

嘉庆至道光年间,北路壮剧得到发展,咸丰至光绪末年达到全盛,平均每100人中就有一名业余演员,堪称全国之最。

北路壮剧上演剧目有300多个,多数为本民族创编剧目,有歌颂美满姻缘的,有颂扬民族英雄的等,内容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形式经历了八音班、八音坐唱、板凳戏、门口戏、地方戏、搭台戏等阶段。

北路壮剧音乐风格古朴,经过十代艺师的不断改革发展,有36声腔。“正调”唱腔是北路壮剧的主要唱腔,由旧州山歌发展而成,调式稳固明朗,旋律恬静优美,素来男女通用,具有浓郁的田园风味。

北路壮剧行当较齐全,主要有生、旦、武、丑四大行当。生角有小生、中生、文生、穷生、公子、老生;旦角有小旦、正旦、花旦、摇旦、彩旦;武角有武生、小武、老武;丑角有大丑、小丑等。

北路壮剧成功地运用本民族的谚语、俚语、格言,修辞上以比喻为主,对仗工整,词汇丰富,语言生动,押韵自然,脍炙人口,在戏剧语言艺术方面独树一帜。

南路壮剧,主要流行于使用壮语南部方言的靖西、德保、那坡、天等、大新、田东、田阳一带。在它的创建和形成最初阶段包含德保马隘土戏、靖西果老土戏和靖西足院土戏。

壮族先民信仰巫,以假面具来扮诸神从而形成一种跳神活动。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其《异俗》一诗中有“家多事越巫”句。“越”指的就是古时岭南一带少数民族,也包括壮族,这说明古代壮族先民就有巫的活动。

巫跳神时唱的一种特殊的曲调俗称“末伦”。末伦是壮语的汉字记音,是壮族民间的一种说唱形式。壮语末即巫。伦即叙述,含论之意,是叙说故事的巫调。

巫调有坐巫、生巫、叙事巫三种。巫调多为叹苦情、思离别、诉衷怀。后来民间艺人又运用这些巫调来说唱故事,才形成了末伦。

巫调并非巫婆专用,一般男女甚至老人小孩都可以唱,并且以叙事为主,唱说个人身世遭遇,甚至后来发展为歌颂英雄传奇人物故事。

靖西、德保地方人民把两种唱腔加以创造成为末伦调,后来发展成南路壮剧的最早唱腔。

南路壮剧的创建和形成最初阶段,包含德保马隘土戏、靖西果老土戏和靖西足院土戏。

德保马隘土戏创始人黄现炯于清道光年间运用壮语南部方言,同时又继承壮族民间小调“斗鸡调”,并吸收邕剧之长而形成马隘土戏。

靖西足院土戏创始人韦公现于清光绪年间运用壮语南部方言,在继承壮族提线木偶戏唱腔“平板”、“叹调”等的基础上创建了足院土戏。

靖西果老土戏也是在继承壮语南部方言和壮族木偶唱腔基础上形成的。

由于这几路土戏是在同一语言、同一地域中产生形成,它所继承的都是符合壮族人民的心理素质,因而得到壮族人民的接受。经多年互相交流,逐步融合发展成为南路壮剧。

当时的班社组织,一般由村寨中有热心演剧事业或德高望重的寨老募招成员,经费由寨上各家各户集资筹办。初建起来的班社如有聘请师傅传艺,其吃喝费用由班社担负,本寨师傅传艺一般不收酬劳。

南北路壮剧演出活动时间。一般在农闲时节、歌好时令,尤其是春节期间最为盛行,村村寨寨搭台唱戏,比较活跃或名声较高的班社,不但在本村寨演出,一般在大年初三开始受邀到外寨演出。甚至跨省到贵州、云南边界地区演出,直至三月春耕大忙才回来。

南路壮剧源于当地民间歌舞,既受靖西提线木偶戏的影响,最初为唱做分开的“双簧式”演唱形式,后逐渐丰富发展而为戏曲形式。唱时常用“呀哈嗨”衬腔,故又叫“呀嗨戏”。

南路壮剧伴奏乐器以清胡、厚胡、小三弦为主。主要唱腔有平板、叹调、采花、喜调、快喜调、高腔、哭调、寒调、诗调等。

南路壮剧在行腔时,还采用“一人唱众人和”的帮腔形式,演员在台上演唱,乐队在后台助唱。帮腔多用在起板首句和唱段收尾的衬词、拖腔,末句为重句全帮。这种帮腔手法,无论在制造舞台气氛、烘托剧情环境,还是对人物内心感情的揭示、渲染等方面,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南路壮剧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行当大略分为生、旦、净、丑四行,花脸分大小花脸,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

南路壮剧剧目繁多,代表剧目有《解臼》、《双状元》、《双花配》、《宝葫芦》、《侬智高》、《捞虾舞》和《百鸟衣》等。

壮剧的伴奏,主要乐器是马骨胡,用马腿骨做琴筒,金属弦,比京胡细而长,音乐清脆、明亮。配器是土胡、葫芦胡和二胡、三弦、箫筒或笛子,有时吹奏木叶作为辅助,打击乐队一般为四人建制,乐器有板鼓、木鱼、座鼓、蜂鼓、小鼓、大顶钹、星锣、高边锣等打击乐器。其中以蜂鼓最有特色,音色沉厚,音响如瓮瓮声。

壮剧的伴奏音乐,采用多声部的手法,各种乐器定弦不同,在旋律上形成多种的和声关系,演奏起来饶有情趣。

[旁注]

右江 壮族地区江河名。因与江河形成一左一右而得名;又因左右江流域是壮族最集中的聚居区,史籍常以“左右江”或“左右江溪峒”、“左右江羁縻州”代表壮族或壮族先民地区。

俚语 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地域性强,较生活化。

提线木偶戏 古称“悬丝傀儡”,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戏剧形式,从上空提线操纵或借缚在控制器上的细线而操纵的木偶形体,在简单的提线木偶中,腿、手、肩和耳以及脊骨底部各缚绳一根。某些提线木偶几乎能模仿人和动物的所有动作。

板鼓 打击乐器。又名单皮、班鼓。唐代清乐中使用的“节鼓”可能是其前身,是我国戏曲乐队中的指挥乐器,因常与拍板由一人兼奏而得名。

[阅读链接]

壮族人迷壮戏,因为不但剧情是壮族人熟悉的,而且唱词、道白也是壮族的方言土语,听来特感亲切。此外,那慢板中的咏叹调,中板中的喜调、采花调、高调,快板中的高腔、快喜调、快采花,散板中的哭调、寒调、诗调、扫板等,无不来自壮族人所熟悉的民歌曲调,令人喜爱。

主要唱腔的唱词都保持了壮族民歌的特有韵律结构:押腰脚韵形式。所谓“腰脚韵”,即上一句的末一个字与下一五字句的第二或第三字,七字句的第五字互相押韵。

这样的押韵,唱起来使人觉得简中有繁,同中有变,婉转起伏,连绵不断,听而不厌,韵味无穷。这在我国戏曲中是独具一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