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神秘色彩的师公戏

广西师公戏在壮族地方叫“壮师”或“调师”。演出时,装师公的人戴假面具,边跳边舞,以表现请神驱鬼,祈福消灾或丰收酬神的宗教内容。

因为师公在祭神驱鬼时常喃喃歌舞,它没有道白,一唱到底,故又叫壮族诗剧。

师公戏主要流传于河池、宜山、来宾、贵县、上林、武鸣、邕宁一带。是从“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在清同治年间就开始具有了戏剧雏形。

广西壮族人民聚居的地区,除了信奉道、佛两教之外,还普遍盛行一种称作“梅山教”的原始宗教,尊奉唐道相、葛定志、周护正为始祖,系多神信仰,是当地巫教、道教与古代傩礼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教派。

壮族人民的传统习俗,天旱求雨、丰收酬神、驱鬼逐疫或料理丧事,需请“梅山教”师公主持盛大的祭祀仪式。这种仪式的称谓各地不一,有“打醮”、“做斋”、“古筛”、“调芒庙”、“调筛”、“唱师”等称呼。

师公在祭祀仪式中,除进行念咒、卜卦、请神、驱鬼等巫术活动外,主要是戴面具跳神,并演唱各位神的传说故事。师公所表演的各种跳神舞蹈,群众称之为“师公舞”。

“师公舞”源于何时,一说源于周代,其唱本中确有“周朝唱师传下来”、“三元三圣号真君,周兴幽厉作谏臣,辞职参师为正教,究竟五行秘密文”等唱词;一说源于黄帝时代,说黄帝就是运用梅山教密文战胜蚩尤的;又传唐、葛、周为皇帝母亲击鼓舞蹈,驱邪治病,皇帝封其为三元,遂“三元教”广为流传;又一说源于汉代,诸葛亮南征十洞蛮王时,有梅山教徒随征,后流落于十万大山传教,由此出现师公。

以上种种,均属口头传说,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师公舞”起源甚古。与岭南古代巫舞、傩舞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傩舞,作为一种驱鬼逐疫的古礼与民间习俗,早在周代已盛行于宫廷和中原地区的北方农村。

古代傩礼是驱鬼逐疫,时间在除夕前一日和老人丧葬时,方相氏戴面具扮傩,服装是玄衣朱裳,道具是戈、盾和大鼗,这些恰恰与师公在“打醮”、“做斋”仪式中的祭祀内容、服饰道具都有相同之处。

仪式最后,师公穿红袍、戴面具、执赶鬼杖或剑器到各家各户赶鬼的场面,则与方相氏索室驱疫如出一辙。

在宋代已闻名京师的“桂林傩舞”与壮族“师公舞”有更多的共同之处。除了酬神祭祖、驱鬼逐疫的祭祀内容和戴面具跳神的表演形式基本雷同外,都者均属梅山教系统,都有三十六神、七十二相之说,在打击乐伴奏中,均以蜂鼓作为主要乐器,而且都说是由五乐师傅所制。这就说明壮族“师公舞”与傩舞的关系也很密切。

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师公戏吸收了傩舞的表演形式,至唐、宋后,由于道、佛二教相继传入广西,又触到了道教的影响,师公艺人为了招徕观众,还大量吸取了民间的传统文艺、体育形式,逐步演变成为一种半宗教性、半文艺性的独特的表演形式了。

广西的师公戏主要流布于广西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尤以河池、柳州、南宁、钦州、百色、玉林等地区为活跃。广西师公戏依民族、语言、音乐唱腔和流行区域有不同的分类。

就民族而言,分为汉族、壮族、苗族、瑶族师公戏以及毛南族师公戏和仫佬族师公戏等。以语言而分,则主要有平话、壮话、苗话、瑶话、毛南族话和仫佬族话师公戏之别。

平话师公戏是用平话来演唱的。据说,讲平话的广西人祖先原籍是山东青州益都县白马苑,后跟随宋代狄青的“平南军”留在广西。也有一些人认为“平话”并非平南军的专用语言,仅仅是一种汉族的“平民话”,简称“平话”。

广西的平话大体可以分为“桂南平话”和“桂北平话”两个区域。

桂南平话主要使用于宾阳、邕宁、横县、贵港、上林、马山等县和南宁市郊区以及左、右江流域的一些集镇和部分村庄中。

桂北平话则主要使用于桂林市郊区和临桂、灵川、永福、龙胜、富川、钟山、贺县、融安、融水、罗城、柳江、柳城等地的集镇和村庄中。

这些平话,大同小异,主要是语音有些差别而已,加上人口的流动性加大,即便是原来讲平话的地方,已有许多人不再使用平话。

平话师公戏源于清朝,演出时头戴木制面具,玄衣牛襄,以“武教”的刀剑和杯碟为道具;行当有生、旦、净、丑四大类,以丑角为主。

而壮话师公戏是广西师公戏最主要的表演形式。初时师公表演时穿红衣戴木制面具,后用纸画脸谱代替,最后才去掉面具,开始代妆表演。

壮话师公戏又叫“做斋”,以壮族民歌音乐和曲牌为基础,伴奏的也沿用小型锣、鼓、钹和木鱼等打击乐器。壮话师公戏采取叙事与歌体,极少对白,载歌载舞,以唱为主,无固定表演形式。

壮族师公戏广泛地吸收壮族流传的民间故事、传说以丰富演出内容。在戏中有唱词、唱腔和舞蹈,初具了戏剧的雏形。

起初,师公在表演时戴上假面具,以作神的形象为人间驱鬼逐疫。随着演出剧目的增多,师公戏遂演变成一个剧种壮师剧,它与壮戏一道,成了壮族艺术的并蒂莲。

[旁注]

梅山教 产生于古梅山,他们信奉的男神叫张五郎,是梅山祖师,相传他是狩猎能手。他长着一双反脚,倒立行走,飞禽走兽是他的传令兵;他们信奉的女神叫白氏仙娘,她是家禽家畜的总管神灵。在生产和分配方面,他们过的是一种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

蜂鼓 因鼓身其形似蜂而得名,是壮族、瑶族和毛南族混合击膜鸣乐器。又以横置腹前演奏而有横鼓之称。壮族还称岳鼓。瑶语称勐啯、如叨。毛南族称长鼓。此外,还有腰鼓、瓦鼓、黄泥鼓之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

毛南族 我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毛南族自称“阿难”,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称谓表明他们是岭西的土著民族。虽然毛南族人口较少,但他们却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闻名于世。

木鱼 打击乐器,是外形酷似鱼头形状的一种木制品,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但是有记载的历史却比较晚。这种特殊的器物,并非只在寺庙中才能够见到。早在明清时期,木鱼就已经用于宫廷音乐、昆曲以及民间音乐的演奏。

[阅读链接]

竹马舞与师公戏密切相关,竹马舞指用竹子编成马的形象,外糊红白纸,表演者戴着纸马边舞边唱。武宣县的竹马舞,以禄新、思灵乡流传最盛。

据老艺人说,相传远古时候有兄弟三人,老大法名三清、老二法名三宝、老三法名三元,后人称他们为三师。他们兄弟三人专做师公、道公为业,其法术高超,善驱魔赶鬼、迎神纳福、消灾除病。

他们三人自创本家派系后,便广招门徒,授予各种法术、唱腔舞蹈,就这样代代相传下来。

竹马舞,一般是在丧事或人病了请去为死者、病人超度亡灵,迎神驱魔、消灾除病。后来,演变发展到从师公舞中脱颖而出的师公戏后,竹马舞便成了师公戏的附属品,每演师公戏前必先跳一段竹马舞,然后才演唱师公戏的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