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

观众观赏演出的场所。中国原有“茶园”、“戏楼”或“戏园”等名称,现通称剧场。古代和现在的剧场至少有两个部分构成:一是进行演出的地方,即舞台;二是观看演出的地方,即观众席。最早的剧场建筑出现于古希腊。最早的古罗马剧场建成于公元前55年。进入19世纪后,剧场向大型发展,舞台照明改用煤气灯光源。1876年德国的贝若特节日剧院为现代剧场建筑的开端。它取消了传统的小包厢格局,观众席改为扇型平面,改善了观众的视听条件。现代化剧场的标志之一是电力能源的利用。进入20世纪以来,剧场的建筑设计是沿着不同道路发展的,其中部分剧场以镜框式舞台为基本形式,改进其功能和形式,有些专业的话剧剧场则向非镜框式舞台的方向进行探索。因此,一批适应新演出形式的试验性剧场应运而生,以不同平台、踏步组合而成的开放性舞台代替了镜框式舞台。到50年代初,世界上仍以镜框舞台的剧场为最多,另一部分是完全新型的,以德国的德绍剧院开始的“品”字形舞台平面格局为许多剧场所接受。与此同时许多剧场的设备都利用了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非镜框式舞台主要有五类:一、兼有镜框式与伸出式舞台特点的剧场;二、不设景区的伸出式舞台,其布局接近古代希腊剧场;三、中心式舞台;四、终端式舞台,将舞台按照课堂的方法建造于剧场的终端,它沿着观众席两旁的墙壁向前延伸,使演员更为接近观众;五、可变式舞台。随着实验性戏剧的大量出现,能适应演出形式的多变性舞台也应运而生。60年代以来,西方新建的剧场中多附设了一个或几个实验性小剧场,也有的将剧场、音乐厅等建筑组成为多功能的文化中心,使剧场走向了多元化与多样化的道路。

中国的剧场历史可上溯汉唐时代。汉代的百戏上演有“看棚”,隋唐则有戏场、“乐棚”。宋代城市中设瓦舍、勾栏,其建筑结构虽简陋,但已将舞台部分与观众席共同置于剧场建筑的室内,舞台后面有演员上下的门道,台口三面向观众敞开,后来成为宋、元、明、清各朝代中国戏曲剧场的基本格局。现存清代的宫廷剧场以北京故宫宁寿宫中畅音阁的三层楼大戏台为代表,府邸剧场则以扬州何园的水上戏台和北京恭王府戏台为典型。营业性民间剧场最早源自茶园、酒楼中附设的舞台,一般都有三面敞开式的舞台,观众席中往往设单层楼座,可以北京的查楼(广和楼)为代表。1909年上海的新舞台首次应用西方的镜框式舞台、转台、天桥等舞台结构,并运用了绘画性背景,但同时又保留了突出的台唇以配合戏剧表演的需要。1949年后,剧场建筑逐渐改善,各地新建剧场都扩大了舞台及后台的空间,完善了舞台技术及音响、视线、防火等设备。1985年全国已有剧场、俱乐部等可供演出的场所6684种,其中多数仍为镜框式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