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形成和成熟时期

1978 年 12 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结束了党内“左”倾错误指导思想,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一系列新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同时,从这次会议开始,邓小平已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既是党中央领导集体政治判断、战略决策上的核心,也是理论创造上的核心。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伟大实践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和集中全党的集体智慧,进行指导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开创性的理论创造,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他的经济发展思想。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和成熟的时期。我们之所以选择党的十三大作为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形成和成熟的最后标志,是因为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在1987 年完整地表述的从本世纪 80 年代到下世纪中叶,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 323 页。

段我国现代化三步发展战略思想,正式作为全党的战略任务肯定下来,同时, 围绕三步走的战略思想,他的一系列经济发展思想也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逐步提出,而到 1987 年达到完全成熟。因此,我们认为,以 1987 年党的十三大为标志,邓小平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经济发展思想。主要表现在:

  1. 确立发展生产力和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我国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移。在这个转折过程中,邓小平起了重大作用。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就提出: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就是从现在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这种有利条件,实现毛泽东同志提出、周恩来同志宣布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又反复强调:“我们从80 年代的第一年开始,就必须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意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①邓小平认真总结了我国过去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教训,指出:“多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②使我国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没有得到多大提高,这是个十分沉痛的教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也引发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他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基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①因此,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始终把四个现代化建设,努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我国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和政治路线,并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压倒一切的标准。

  1. 确定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任务完成后,如何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中心任务便突出地摆到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 1979 年 3 月,就明确提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他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的两个重要特点,即底子薄及人口多、耕地少进行了分析。党的十二大,邓小平更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科学命题和基本方向。1984 年 10 月,他在向马尔代夫总统加尧姆介,绍我国经验时强调:“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② 1987 年 8 月,他还特别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③

  1. 制定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有人认为最早促使邓小平考虑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是 1979 年 12 月

①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241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41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63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94—95 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52 页。

6 日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谈话。其实,早在 1979 年 10 月邓小平在中共省、市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座谈会上就讲到过:“前一时期我讲了一个意见,等到人均达到 1000 美元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可能比较好过了⋯⋯现在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大概不到三百美元,要提高两三倍不容易。我们还是要艰苦奋斗。”①可见,在此以前,邓小平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早已有所考虑,因此,他在与大平首相谈话中提出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水平

(比如人均收入 1000 美元)“也不是随意说的”。1982 年党的十二大确认了邓小平到本世纪末分两步走实现“翻两番”的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1984 年 10 月,邓小平又提出与党的十二大含义不同的包含后来提出的“三步走” 基本内容的新的“两步曲”:“第一步是实现翻两番,需要二十年,还有第二步,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恐怕是要五十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②1987 年 4 月 30 日,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完整的“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③1987 年 10 月,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了我国经济战略目标,这是根据邓小平的发展战略目标思想对我国 70 年发展战略目标的完整表述。这说明邓小平已完成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设计,是邓小平现代化建设战略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

  1. 确定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为了实现我国的四个现代化,邓小平较早地把注意力集中于科学教育事业。1975 年他在复出后着手全面整顿时就提出“科学技术叫生产力”,“要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1977 年,他再次复出后明知科学、教育难搞,但还是自告奋勇来抓,因为,他坚信“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1978 年 3 月,他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重申“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井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更是反复强调“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在我国发展经济重点问题上, 邓小平在 1982 年 5 月会见利比亚国家元首多伊时的谈话中还谈到:要“重视发展农业”,工业方面,“我国国家大、人口多,没有一点大的骨干工业是不行的”。1982 年 9 月,他完整地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一是农业, 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①10 月他又说:“我们整个经济发展的战略,能源、交通是重点,农业也是重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②邓小平关于我国产业部门协调发展与重点发展相结合的主张是颇具战略眼光的。

  1. 强调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为了发展我国经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方

①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194—195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79 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26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9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7 页。

针政策,主要是改革和开放政策,这是邓小平亲自倡导和制定的重大政策。邓小平曾经指出:“目标确定了,从何处着手呢?就要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即改革开放。他反复强调,我国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③

邓小平的改革思想最早可追溯到 1975 年他提出的全面整顿的主张。1978

年 10 月,他在中国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改革这个概念。

同年 12 月,他列举了我国经济管理工作中的种种弊端后,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978—1982 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在农村,“首先解决农村问题”,搞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搞多种经营,提倡科学种田,农民有经营自主权,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遭遇了重重阻力。对此,邓小平对农业改革多次明确表示肯定和支持,1984 年 10 月,他称“这几年的农村的改革,是一种带革命意义的改革”。在农村改革大好形势的推动下,1984 年我国城市改革在经过试点的基础上开始全面展开,这意味着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1984 年 10 月10 日,邓小平在会见联邦德国总理科尔的谈话中说:“1978 年开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几天我们要开十二届三中全会,这将是一次很有特色的全会, 第一次三中全会重点在农村改革,这一次三中全会则要转移到城市,包括工业、商业和其他行业的改革,可以说是全面的改革。”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邓小平“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思想指导下,在实践中取得巨大成效。邓小平说:“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政治体制的相应改革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早在 1980 年邓小平就提出过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但当时未具体化。1986 年,邓小平再次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他指出:“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形势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反复强调“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是不可能的”。③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对我国对外开放的策略和步骤做了精心部署。1980 年,根据邓小平的建议,国务院决定首先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 年,邓小平亲自考察深圳、珠海、厦门特区,看到一片繁荣的景象很受鼓舞,在他的建议下,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 14 个港口工业城市,此后,沿海经济开放区不断扩大。1987 年 2 月, 邓小平指出:中国执行开放政策是正确的,得到了很大好处。如果说有什么不足之处,就是开放得还不够。我们要继续开放,更加开放。

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明确指出:“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就是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进一步解放仍然受到束缚的生产力,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 这是对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高度概括。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37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38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64 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17 页。

  1. 明确我国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早在 1979 年,邓小平就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社会主义观念,这个思想在当时并未成为全党的共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深入开展,在邓小平的积极推动下,1984 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内容上看,当时所说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邓小平对此评价很高,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党的十二大报告也肯定“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作出的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并确定我国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1. 制定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大政策

早在 1978 年 12 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就提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这样就会产生“示范力量”,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他认为“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在新时期,邓小平不仅多次重复和肯定了这个政策,而且通过制定和实施农村和城市体制改革、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以及从沿海开始逐步推进的对外开放等一系列政策,使这一“大政策” 得到贯彻和表现,打破了以往平均主义的做法,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在空间上的波浪式向前发展。

  1. 阐明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多次强调:“我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国际上的和平环境,另一个是国内团结的政治局面。”①

就国内条件来说,鉴于历史教训,我国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早在 1975 年,邓小平在全面整顿过程中面对“文革”的混乱局面, 为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就引用毛泽东“以安定团结为好”的指示,提出“要团结起来,安定起来”,1973 年 12 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重申“安定团结十分重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不仅多次强调指出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对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可能搞建设,更不可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而且阐述了实现政治稳定的途径,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现行政策不变,排除“左” 的和右的方面的干扰,一切导致中国混乱甚至动乱的因素都要排除。

就国际条件而言,面对 80 年代以来国际出现的和平与发展的潮流,邓小平认为,这对中国的发展是有利的,中国建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以便聚精会神地搞建设”,“没有和平环境,搞什么建设!”因此,我国的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以上是本阶段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它表明,邓小平经济思想已基本定型,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丰富,日趋成熟。在这个基础上, 1987 年 10 月,党的十三大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与经验,系统地阐述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10 页。

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初步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途径、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理论,实际上是对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极好总结,标志着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和成熟,并成了全党的共识。